(1)关元穴: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
(2)截癌穴:位于然谷穴下方0.5寸,治各种癌症。
(3)鱼际穴:可防治肺癌。
(4)内关、膻中、阳陵泉、太冲穴,可防治乳腺癌。
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它对于癌症疼痛特别是肝癌胃癌有比较好的止痛效果。内关: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穴。仰掌,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合谷: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主治齿痛、手腕及臂部疼痛,口眼歪斜,感冒发热等症。它对于头面、颈、手臂等的癌症疼痛有较好的效果。
三阴交: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穴主治腹痛,肠鸣,腹胀等。
营养吸收不良、体重减轻是导致癌症快速恶化的主要原因,中医师建议癌友从开刀切除病灶开始,就应该开始利用食物或中药补身,帮助身体吸收营养,有更好的体力和抵抗力继续对抗病魔,不过中药调理需视个人病症而异,穴位 *** 则是较安全的作法,适用所有患者。
癌症患者常有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的困扰,中医师建议透过食补和穴位 *** 调理体质,促进食欲和营养吸收。
提升抗癌体力 食补开始于手术后
彰化基督教医院中医部主治医师陈嘉允表示,癌症患者通常在初次手术后,就会有体力衰弱、食欲不振的情况,而化疗则因药物会伤害肠胃功能,加重体力下降、营养吸收不良的情况,因此营养补充和食补不能等到化疗前,必须提前到开刀后就立即进行。
中医调理癌症患者的体质时需辩证论治。若是属于「气虚」患者,常会有疲累、说话会喘、讲话声音小且虚弱无力、爱躺不爱站、不爱运动、身体动能变差的情况,治疗以补气为原则,常用药材包括黄耆、西洋参、党参。若气虚合并肠胃吸收差,则可酌加白术健脾,帮助消化。
若是食欲差合并腹泻症状的癌症病友,即使食物下肚,也会因肠胃功能太差,无法吸收食物的营养,大便无法成形,出现腹泻症状,此时可以山药、薏仁、茯苓和山楂帮助健脾,促进营养吸收。其中,山楂的口感微酸,兼具开胃、促进食欲的作用。
若是胃癌或大肠癌经开刀的患者,容易因手术出现沾黏现象,肠胃吸收差而有食欲差合并便秘、胀气的症状,此时则需用药效较强的砂仁、枳壳或陈皮帮助「破气」,打通气结,促进肠胃蠕动和营养吸收。
癌友 *** 穴位 营养吸收没顾虑
除了中药和食物调理之外,陈嘉允中医师建议癌症患者没事就多 *** 以下穴位,也能促进气血循环,补气、顾肠胃,提高营养吸收率。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部位,第二掌骨中点,向食指骨侧按压酸胀处。
足三里穴:位于膝眼下3寸的凹沟处。
气海穴:属于补气要穴,位于肚脐下方约1.5寸处。
关元穴:属于补气要穴,位于肚脐下方约3寸处。
腹部五柱穴:
巨阙穴:位于肚脐正上方6寸处。
中脘穴:肚脐上方4寸。
下脘穴:肚脐上方2寸。
梁门穴:左右各一个。肚脐上方4寸,正中线旁开2寸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