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具有防止新生婴儿出血疾病、预防内出血及痔疮、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促进血液正常凝固等生理作用,故而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
维生素K又叫凝血维生素,属于维生素的一种,具有叶绿醌生物活性,其最早于1929年由丹麦化学家达姆从动物肝和麻子油中发现并提取。维生素K包括K1、K2、K3、K4等几种形式,其中K1、K2是天然存在的,属于脂溶性维生素。
而K3、K4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是水溶性的维生素。四种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都较稳定,能耐酸、耐热,正常烹调中只有很少损失,但对光敏感,也易被碱和紫外线分解。
临床意义
健康人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低而膳食中含量比较多,原发性维生素K缺乏不常见,临床上能见到的由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表现是继发性出血如伤口出血,大片皮下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等。胎盘转运维生素K量少,新生儿初生时体内储存量低及体内肠道的无菌状态阻碍了利用维生素K。
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新生儿吸乳量少以及婴儿未成熟的肝脏还不能合成正常数量的凝血因子等原因,使新生儿、小婴儿普遍存在低凝血酶原症。已知最常见的成人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多发生于摄入含维生素K低的膳食并服用抗生素的病人中。
维生素K不足可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和其它胃肠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口炎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小肠炎、短肠综合征、胆道梗阻、胰腺功能不全等,以上情况均需常规补充维生素K制剂。缺乏维生素K会减少机体中凝血酶原的合成,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
将导致凝血时间延长,出血不止,即便是轻微的创伤或挫伤也可能引起血管破裂。出现皮下出血以及肌肉、脑、胃肠道、腹腔、泌尿生殖系统等器官或组织的出血或尿血、贫血甚至死亡。如:新生儿出血疾病,如吐血、肠子、脐带及包皮部位出血。
成人不正常凝血,导致流鼻血、尿血、胃出血及瘀血等症状;低凝血酶原症,症状为血液凝固时间延长、皮下出血;小儿慢性肠炎;热带性下痢。
扩展资料:
吸收代谢
维生素K可从食物中获取,也可依靠肠道细菌合成和人工合成。其中,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其吸收需要胆汁、胰液,并与乳糜微粒相结合,由小肠吸收入淋巴系统,经淋巴系统运输。其吸收取决于胰腺和胆囊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约为摄取量的40-70%可被吸收。
其在人体内的半衰期比较短,约为17小时 。人或动物口服生理或药理剂量的维生素K1,20分钟后血浆中已出现维生素K1,2小时达到高峰。在48~72小时内,血浆浓度按指数下降至1~5ng/ml。在这段时间内,维生素K1从乳糜微粒转移至β脂蛋白中。
运输至肝内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相结合,并通过低密度脂蛋白(LDL)至各组织。肝为维生素K1的主要靶组织,注射维生素K1小时后,50%剂量在肝内 。口服维生素K2小时后,20%剂量在肝内,24小时降至最低值,而肾、心脏、皮肤及肌肉之量在24小时内增加到最高值而后下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生素K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