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虚挟风证见目珠偏斜伴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唇舌淡白,脉细弱。治则:养血祛风,舒筋活络。方药:四物汤加味(经验方)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生地15克,白附子15克,僵蚕10克,木瓜12克,干地龙10克,鸡血藤15克。
(2)风痰互结证见突然出现目珠偏斜,兼有复视眩晕,恶心欲呕,部分病人可有头痛发热,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弦。治则:祛风化痰、舒筋通络。方药:正容汤加减(经验方)羌活10克,防风6克,白附子10克,秦艽10克,僵蚕12克,制半夏12克,木瓜15克,胆星6克,丹参15克,全虫6克,钩藤10克,生姜3片,黄酒一杯为引。加减:头痛加川芎、菊花,脾虚加黄芪、白术,消化不良加鸡内金、砂仁。
(3)瘀血阻络证见目珠偏斜伴局部麻木疼痛,或针剌样偏头痛,日久不愈,舌质紫暗,脉弦涩。治则:桃红四物汤加减(经验方)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丝瓜络15克,牛膝15克,土元10克,干地龙15克,郁金10克,香附10克。
综上所述,就是斜视的中医治疗方法,小孩们都会怕中药的苦,基本上中医只有成年朋友们会选择。而且斜视的中医治疗在治疗上应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病因致病的不同表现进行分型治疗,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1)银翘解毒片
其成分为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常用于麦粒肿、结膜炎、角膜炎的早期治疗。
(2)防风通圣丸
由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组成。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外寒内热,表理俱实的眼病,如麦粒肿、结膜炎等。
(3)牛黄解毒片
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制成。
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火毒炽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如结膜炎、麦粒肿。
(4)板蓝根冲剂
主要成分为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作用。用于病毒所致的眼病。
(5)黄连上清丸
其成分为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连翘、石膏、荆芥穗、防风、川芎、白芷、薄荷、菊花、蔓荆子、旋覆花、桔梗、甘草。具有清热泻火,散风通便的作用。常用于麦粒肿、急性结膜炎,兼有大便燥结者。
(6)补中益气丸
由黄芪、党参、甘草、当归、白术、升麻、柴胡、陈皮组成。
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的眼病。如上睑下垂、视疲劳等。
(7)六味地黄丸
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用于肾阴亏虚,虚火上炎的眼病。如干眼病、白内障、眼底病的后期。
(8)杞菊地黄丸
其成分为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能滋阴补肾,养肝明目。用于角膜炎后期、干眼病、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眼底病后期、视疲劳等肝肾阴亏的眼病。
(9)知柏地黄丸
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
具有滋阴降火的功能。用于瞳神干缺、角膜炎后期、青光眼等阴虚火旺的眼病。
(10)石斛夜光丸
其成分为石斛、人参、山药、茯苓、甘草、肉苁蓉、枸杞子、菟丝子、地黄、熟地黄、五味子、天冬、麦冬、苦杏仁、防风、川芎、枳壳、黄连、牛膝、菊花、白蒺藜、青葙子、决明子、水牛角、羚羊角。有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的作用。用于肝肾不足,精血内亏,阴虚火旺之眼病。如青光眼、白内障等。
(11)金匮肾气丸
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当归、附子、肉桂、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炭、鹿角胶组成。具有温肾壮阳,填精补血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底病。
(12)参三七片
由参三七制成。活血化瘀,止血止痛。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眼部出血。
(13)复方丹参片
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部出血后期、视网膜水肿渗出等眼病。
(14)八宝眼药
为眼科专用成药。由珍珠、麝香、熊胆、海螵蛸、硼砂、朱砂、冰片、炉甘石、地黄粉组成。清热祛风,燥湿止痒,退翳明目。用于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目痒、翼状胬肉等外眼病。
斗睛为病名。见吴克潜《病源辞典》。又名通睛(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指眼珠呆滞,不能活动者。
通睛(crosseye conitant esotropia)为病证名。出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又名斗鸡眼、斗睛(见吴克潜《病源辞典》)。属目偏视。是指以双眼同时注视时,目珠偏于内侧为主要表现的眼病。多见于小儿。
目偏视相当于西医的斜视。如目珠转动灵活者,常伴有近视或远视,视力极差等症状,相当于西医的共转性斜视。
详见百科词条:斗睛 [ 最后修订于2018/12/29 11:12:09 共89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