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常见的并发症:1、关节或肌肉酸痛、乏力、低热等2、关节挛缩和功能障碍3、纤维性外周性神经病变4、有报道肺、食管、肝、脾、甲状腺和骨髓也可受累,如心包积液,阻塞为主的混合性通气障碍等。实验室检查:血液红细胞计数轻度减少,白细胞计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血沉增快,丙种球蛋白增高,IgG和/或IgM增高,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少数阳性。血清肌浆酶CPK和AST少数增高,24小时尿肌酸排出量少数可轻度升高。甲皱微循环检查显示管袢变短,畸形支增多,部位袢顶淤血,血流呈粒状,流速变慢,血粘度增高。
筋膜炎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无菌性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就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姿势所导致的。比如长时间的低头弯腰,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长期伏案工作以及趴着睡觉都会引起背部的筋膜以及肢体的筋膜反复地受到刺激,局部充血水肿,形成无菌性的炎症。
筋膜炎是指筋膜的病理性改变,可以发生在全身的各个部位,引起机体肌肉筋膜的各种不适表现,比如疼痛、肌肉紧张或无力、肌肉痉挛、皮肤麻木、运动障碍等。
筋膜炎主要表现为患处的疼痛、肌肉紧张或痉挛,可能出现皮肤麻木或运动障碍的表现,可发生于人体多个部位,以颈肩部、腰背部、足底常见。
1、颈肩肌筋膜炎:主要表现为颈部、肩部、背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麻木感、活动受限,并且可能向上肢及背部与肩胛之间放疼痛部位还可有按压痛。
2、腰背肌筋膜炎: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的酸胀、疼痛,尤其在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还可有肌肉僵硬或紧张,按压时有压痛,触摸时可能触摸到条索状或结节。
3、足底筋膜炎:主要表现为下床站立后或休息后再次走路时,出现足跟部的疼痛与不适症状,活动后可自行缓解,走路时间长或较剧烈活动后,疼痛会再次加重,甚至有针扎样疼痛感向脚前部发散,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平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要防止潮湿、寒冷、受凉,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地更换衣服或者擦干身体。第二、要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如弯腰过久或者伏案过低等。第三、要适度的活动。平时主要就是注意不要过度的活动和劳累,避免导致出现有肌肉的损伤,同时也注意避免身体受到外力的刺激,平时要做好肌肉的保护,避免碰伤或者是撞伤等情况的发生。尽量不要长时间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进行生活。如果出现有肌肉的酸痛,要尽早地进行局部的热敷和按摩,等进行调理,避免引起病情加重,导致出现筋膜炎。
一般做重体力劳动或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时,易引起身体疼痛。尤其是做家务或劳累后腰酸背痛及肩膀痛,感觉到全身都不舒服。休息几分钟后疼痛能缓解,但一段时间后疼痛又会反复,这种情况下需警惕筋膜炎。别看一层薄薄的筋膜,却在体内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包围内脏、肌肉和关节的结缔组织,广泛分布在各个组织器官中,有一定的弹力和张力。筋膜可起到润滑和缓冲作用,能维持正常活动稳定性,延缓病情发展和关节老化,那为什么会出现筋膜炎呢。
筋膜炎是如何发展的?
筋膜炎顾名思义是筋膜发生炎症,此类炎症并不是细菌导致的,这属于无菌性炎症,其主要症状是疼痛、酸胀和麻木,也有部分人会出现局部沉重和肌肉僵硬,严重时可出现运动受限以及软弱无力。若长时间低头或坐着等,颈部、肩膀和背部以及腰部筋膜会长期受到牵拉,久而久之引起筋膜撕裂,导致局部炎症,最终形成筋膜炎。筋膜反复受到牵拉会发生增生,然后逐渐生成结节样改变,只要稍微受到按压刺激就有疼痛感。身体过度疲劳以及受到寒冷刺激时,筋膜炎可急性发作或转化成慢性的,易引起反复慢性肌肉疼痛和酸软无力,甚至诱发关节疾病。
筋膜炎易导致哪几个部位疼痛?
1、肩颈关节
肩颈关节和肌肉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能向8个方向活动,可能会因为使力或用力不当而损伤筋膜。通常落枕跟肩颈肌筋膜炎息息相关,其主要症状是肩颈部和背部感觉到疼痛、僵硬和沉重;扭动肩膀和颈部时可感觉到肌肉痉挛和活动受到限制;若伴有感冒、咳嗽发烧以及感染等会使得疼痛感加剧。平时应慢慢地左右转头,可使得肩颈部肌肉得到放松,减轻对筋膜带来的牵拉,从而缓解其疼痛。
2、腰背部
虽然腰背肌和腰臀肌的筋膜并不是很灵活,不过力量较强,为脊椎和内脏提供支撑力,但易出现过度劳损,进而导致长期炎症。其主要症状是腰背部和两侧腰肌发生弥漫性钝痛、强烈压痛以及肌肉僵硬;早晨起床时疼痛比较明显;活动时或活动后疼痛会有所加重,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摸到皮下筋膜内有结节状物。
3、脚底
运动时足底筋膜能起到支撑作用,减轻地面带来的冲击力,能为关节减轻压力。若长期走路、跑步或穿鞋子不当,可反复对脚底筋膜刺激,引起筋膜轻微撕裂,进而导致足底筋膜炎。高弓足或扁平足的人足部压力分布异常,可增加患上足底筋膜炎的几率。其主要症状是脚后跟疼痛,特别是早晨下床时第一步有剧烈疼痛;若长时间走路或站着会加剧疼痛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