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说话的能力可参考以下几点:
抽象思维培养
逻辑大致可以理解为对具体事物规律的抽象总结。人类大脑进化出逻辑推理功能,一个主流的理论是原始人类在追捕猎物过程中需要根据猎物足迹,习性和环境的各种规律分析出猎物所在位置。
因此逻辑性要强,抽象思维就要强。宏观地来说,一个人表达的逻辑性和受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接触到的知识越趋于抽象,对于逻辑和复杂概念的把握能力越强,说话表达的逻辑性就会越强。
2. 阅读,尤其是慢读
在教育程度因素固定的情况下,自己吸收学习相对高等和抽象的知识也是重要的提升办法。比如读小说和读哲学著作相比,小说不需要抽象思维,更多培养的是画面和情绪想象能力;而哲学著作就要求你运用抽象思维。虽然不那么好玩,但是是必要的提升方式。
遇到抽象思维较多的书,一定要慢慢读,精读,甚至时不时地回顾已读过的章节,重新整理自己的理解。有逻辑的阅读,是能够一边阅读,一边在大脑中整理出作者表达意思的大框架出来。
如果你读完一章忘记一章,最后对逻辑能力的提升也会有限。反过来如果读完了能够在即使忘记了细节表达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在逻辑上的理解把作者的核心意思阐述清楚,你的锻炼就到位了。
3. 写作
人的表达能力也是一个需要训练的过程。在自己表达能力有限,思维不够清晰的情况下,可以先从书面表达开始。书面表达可以给予你足够的时间思考,让你仔细琢磨用词和逻辑严密性。你的书面表达可以是有目的性的写作,比如读书笔记类的评论;或者是对问题的分析;也可以是一般性的对自己生活体验和见闻的总结。
我的经验,光是写作还不够,一个更加锻炼逻辑思维的环节其实是校对修改。大学时代每次论文写好之后都会再修订2-3次,每一次修订的过程,除了排除错别字和调整用词,很大一部分时间就花在了观察、分析自己的逻辑,以及完善和修改上面。
这样一个过程不光可以让你写出来的东西质量大大提升,还能帮助你培养起对自己逻辑思维能力的熟悉程度,发现自己逻辑上常见的问题和错误,进而完善提升。
4. 辩论
进阶的提升方式,如果有条件,可以试试看参加辩论比赛。我的经验里,这也是一个锻炼逻辑思维和逻辑表达的极好方式。一方面,赛前的准备工作就是一个梳理自己逻辑和组织语言的过程;另一方面,临场的时间压力也可以提升你的反应速度和信心。
如果没有辩论活动机会,也可以尝试在网上利用论坛等互动平台和他人辩论,不过请记得保持礼貌,尊重和理性。
5. 少说多听
说话有逻辑的人,不见得一定要时刻话都很多、反应很快。说话有逻辑和反应速度并没有必然联系,所以如果你自己是一个反应速度不太快的人,也不要因此觉得自己就没法有逻辑地表达。
我自己就是一个反应和逻辑思维都不是特别出色的人,为了避免自己表达有误,我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往往会先多听对方的观点和表达,培养自己边听边思考的能力,等对方观点表述完整,我胸有成竹的时候再进行回应。
另外善于聆听,也能够让你有很多机会去观察他人讲话的逻辑,并且去尝试模仿。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列出对方表达的主要意思,按顺序排列,甚至可以尝试在表述完之后把听到的东西总结陈述出来。
6. 拓宽关注的广度
说话缺少逻辑的人,往往注意力非常狭窄。听一段话,读一篇文章,经常只注意到某一句话,某一个词,并且在回应的时候也只是死抠这些细节。说话要有逻辑,你需要学会拓宽自己的注意力广度,在时间和逻辑的维度上都能够广泛专注前后所有的内容,而不只是此时此刻听到的内容。
比如一个人正在和你讲他单位的某个同事,你听到的主要都是对于这个同事的描述,比如当下你听到评论说这个同事比较小心眼,不太豁达。此时你不光需要关注这个描述,也需要看看过去的几分钟时间里,除了小心眼还有哪些描述出现,他们之间的关联是什么,接下来又有可能出现哪些描述,这是时间维度上的拓宽。
同时你也可以去关注小心眼这个描述是否是一个准确的描述,这个人用小心眼这个词是否是他的真实意思,是否有其他动机,这个描述可能对两人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这是逻辑维度上的拓宽。
7. 追求多角度思维
对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要满足于一个单一的解释。比如我所学的心理学这个学科,有发展、变态、社会、人格、行为、认知、生物、感知,神经等非常多的研究方向,所以任何一个单一的问题,都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理解角度。
如果你能养成习惯,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也都可以运用至少2个或以上的角度来分析,并且能够区分不同角度之间的优势与劣势,那么你就能够更好地认识事物多面性,世界多样化的本质,也能够避免自己因为单一逻辑带来偏颇和局限。
8. 最重要的:练习练习再练习
没有人天生就善于有逻辑地表达。善于不善于,看的主要是经验积累。一个很少说话的人即使很有逻辑,也未必能表达得很清楚。一个经常说话的人,就算没什么逻辑,听上去也相对比较顺畅流利。
所以总体来说,在上面几点都能实现的情况下,你只要多练习,多给自己创造机会表达,适应了表达时候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学会了在众人面前放松自信地说话,逻辑思维就能够很好地展现出来
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会说话、清晰流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认识、需求,把话说到别人心里去,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有人曾经这样说, 会说话是一种能力,它不仅仅代表的是沟通能力,更体现的是一种工作能力和综合能力。
如果一个人只是知道,说不出来或不能清晰准确流畅的表达,如同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俗话说,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俗话说, 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也能败事 。会说话的人,可以把话说的滴水不漏,照顾到所有人的感受,调动所有人的情绪,让人听了以后感到振奋、激动、暖心。我们可能都曾听过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听完让人不由得心潮澎湃。也有很多著名的演讲,深刻的影响着历史,改变了历史。但不会说话的人,可能好心办坏事,意思表达的错误、不清晰,让人产生误解,将把本该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把本该办成的事儿办不了。
但如何提高这种能力呢?
市面上有很多教授技巧和方法的书,但仅仅看书是不够的,必须要加以练习。讲话本来就是一个实践的能力,话不仅包含内容,还包括了语音和语调、语速等综合而成。正如我们不能看一本教游泳的书而学会游泳,我们必须在游泳池里不停地实践练习才能学会。
说的多了,讲的多了,自然讲话水平又提高了。曾经有人说,一般脸皮厚的人,说话水平容易提高,因为他不怕出错,可以多练习。而脸皮薄的人,总担心说的不好,所以就练习的也较少,提高的也就比较慢。所以要提高能力,首先要把练皮练厚了。
练习的方法有很多,当然找一群人听你讲话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训练,可以边说边录音,回放出来自己听听,看看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然后不断的调整,通过多学多练,说话能力一定会得到快速的提高。
胆量是种十分重要的心理现象。要训练好自己说话的胆量,说话者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一点来说,就是要求说话者不能盲目自信,亦不能妄自菲薄,要能够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一个人要是想不断地树立自己说话的信心、增强自己说话的说服力,真正做到不盲目自信亦不妄自菲薄,就应做到认真检查和评价自己的说话能力,这是不可缺少的。
生活之中,如同哑巴一般不能用口说话的人毕竟是屈指可数的,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是对谈话的事一窍不通。然而,一般人也并非很会说话、很擅长驾驭语言的人,虽然大家或多或少有一些长处,懂得某些谈话的常识和方法,可是很难说有多少人曾经科学地分析、研究过这些。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在某些场合或多或少都有不敢说话的毛病。
对那些平日里不敢说话的人,其实随时随地都有训练他们胆量的机会。有一位专门做语言探索研究的学者,曾提出了下面20个问题,来帮助分析人们的说话能力:
1.我是不是口齿不清;
2.我的声调是不是动听;
3.我是不是看见别人就觉得无话可说;
4.我是不是在某些人面前就有许多话说,而在某些人面前就连一句话也说不出呢;
5.我是不是碰到别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时,就只有再三重复已说过的话呢;
6.我是不是乐意和他人发生争执;
7.我是不是经常被人认为很“固执”;
8.我是不是经常忘记别人的姓名;
9.我是不是经常用些不大雅的俗语;
10.我是不是经常地看到自己的话让人产生了情绪;
11.我是不是能用不同的方式来对不同对象谈论同一个问题;
12.我是不是难以找到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谈话题材;
13.我是不是经常说让别人禁忌的话;
14.我是不是在说话时不注意尊老敬贤;
15.我是不是没有留意自己跟人谈话的态度;
16.我是不是根据对方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态度;
17.我是不是无法引起别人的发言;
18.我是不是不能让谈话顺利进行而不中断;
19.我是不是可以很自然地改变谈话的主题;
20.我是不是不知道在哪里结束我的谈话;
这位学者还说,如果你真的有诚心解决自己不敢说话或是说话胆小的问题,不妨按下面的方法坚持练习三个月,你说话的胆量就可以得到惊人的提高。
找一个笔记本逐条地记下上面的每一个问题,并把自己过去的作为如实记录下来,比如,把你自己在什么人面前不敢说话的原因找到,之后记下来,然后仔细想一想,写出自己与别人说话时的情形,在确定自己觉得应该最先需要改进的是哪项。
如果说话者按照这个办法做下去,一边看笔记本里记的20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一边把自己的经验写在笔记本上,这么一来,就能功到自然成了。
总而言之,认真分析和正确评价自己的讲话能力,有利于说话者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迅速地增强自己的说话信心,提高自己的语言魅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