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腹泻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人们常称为拉肚子,主要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次数。并且粪便比较稀薄,水分增加,每天的排便量大概超过200克。或者体内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或者是黏液。常常会伴有排便非常急迫、失禁等症状,在临床上按照病症的轻重,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腹泻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大多为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导致。今天小编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腹泻会导致蛋白质大量流失,到底会带来什么危害?
一、腹泻会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般情况下,腹泻的发生会导致人体的能量供给不足,导致维生素,矿物质元素,蛋白质等缺乏。一旦缺乏维生素B,就会出现口角炎,多发性神经炎,如果缺少维生素a就会出现易脱发,皮肤干燥。腹泻的时间过长的话,会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
二、腹泻会引起贫血。
一旦发生腹泻会导致铁元素,叶酸,蛋白质,维生素B12缺乏,会引起患者的贫血。还会出现指甲,皮肤,口唇,眼睑等十分苍白,并且会出现十分的疲倦,头晕等症状。还会造成人体的酸碱平衡,严重的情况下,人体会心律失常,全身无力,甚至会出现一些呼吸肌麻痹等症状。
三、腹泻还能降低人的抵抗力。
一旦出现腹泻症状,体内的大量营养物质就会流失。人体的水分会流失得特别严重,甚至出现无小便的情况。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旦减少,那么毒素就会在体内越积越多,使机体发生中毒反应。腹泻还会导致人体大量的电解质,钠,钾,钙,镁等元素流失非常快,一旦流失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出现酸碱中毒,所以在平时的饮食习惯上,一定要多加注意,要注重饮食的卫生以及营养平衡,尽量避免腹泻的发生。
人体的体液内含有钾、纳、氯、钙、镁等多种电解质,这些电解质正常时在体液内的浓度需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腹泻时电解质会随着体液丢失而丢失。比如血钾浓度下降时,可出现乏力等症状。
首先要补充的就是水,最好是盐水,同时能补充水和纳、氯等,再吃点富含钾、镁的食物比如紫菜,香蕉等,注意饮食清淡,多休息。
扩展资料: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正常人每日大约有9L液体进入胃肠道,通过肠道对水分的吸收,最终粪便中水分仅约100~200ml。若进入结肠的液体量超过结肠的吸收能力或(和)结肠的吸收容量减少,就会导致粪便中水分排出量增加,便产生腹泻。临床上按病程长短,将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大多系感染引起。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发病原因更为复杂,可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所致。
腹泻的诊断关键是对原发疾病或病因的诊断,需从起病情况与病程、发病年龄、发病人群、腹泻次数与粪便性质、伴随症状和体征、常规化验特别是粪便检验中获得依据。
急性腹泻应根据病史、发病季节、伴随的全身症状等,首先鉴别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还是食物中毒、药物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泻。致病菌的明确有赖于粪便培养,一些寄生虫如贾第虫等需行肠黏膜活检。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腹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