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最差的是浸泡法,把菌棒浸泡到水中,菌丝体会很多死亡,而且栽培袋的营养也会被水析出,所以这个不是好的办法。
再则有专门的补水器,香菇,等菌棒可以使用补水器进行补水。
平菇后期出菇袋缺水加水方法:
平菇后期菌袋缺水,可以使用注水器进行注水,这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补水。
出菇期的管理:
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每天在气温最低时打开菇房门窗和塑料膜1小时,然后盖好,这样可加大料面温差,促使子实体形成。还要根据湿度进行喷水,使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调至80%以上。
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体,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就扭结成很多灰白色小米粒状的菌蕾堆。这时可向空间喷雾,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切勿向料面上喷水,以免影响菌蕾发育,造成幼菇死亡。
同时要支起塑料薄膜,这样既通风又保湿,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5—18℃。菌蕾堆形成后生长迅速,2—3天菌柄延伸,顶端有灰黑色或褐色扁圆形的原始菌盖形成时,可向料面喷少量水,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温度保持在15℃左右。
扩展资料:
平菇有两种培植方法:覆土和袋口出菇。覆土栽培选用脸盆或者小桶。将菌棒去掉袋子,搞散放入盆里,用手压实,覆盖一层薄薄的土,遮住菌块即可。每天喷水一次,使表面潮湿。如果多个菌棒放在一起覆土,出菇更集中、给力。袋口出菇则是把菌棒上的盖子去掉,同时将袋口塑料袋与菌包齐平剪开,在袋口处每天喷水一次,静等出菇。
最好的放置环境是客厅、卫生间、厨房等太阳不会直晒,又不是全暗的环境下,无需遮盖。温度湿度合适,最多一周蘑菇就会开始冒出来。温度合适的情况下,平菇生长极快,一天之内就能发现平菇明显在长大中,最多长5天左右就可以吃了。
当平菇边沿开始翘起或者发黄即可采摘,太晚采摘长出的蘑菇会枯萎,影响食用口感。采的时候,记得要握住根部轻轻掰下来,整朵大小一起摘,这样有利于菌棒下一次顺利发出平菇,种得好,可以长四五茬。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在家种平菇 好玩又简单
在香菇的栽培过程中,给菌棒补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然而注水量的多少,注水时间的早晚,很多菇农往往是凭经验注水,导致问题频发。时机把握不好,就会影响香菇的产量和质量;注水过多,菇的产量低、品质差,甚至会直接把菌丝淹死,造成烂棒。今天给菇农朋友分享香菇科学注水的方法,希望能对菇农朋友生产高产、高品质的香菇能有所帮助。
一、第一潮出菇前注水催菇
当前,在香菇生产上,使用的标准菌棒大约是15×60㎝,接完种时候重量大概在4.5斤左右,它里面包含的干物质量包括木屑、麸皮等,重量大概占到了一半左右。菌棒在制作完成后,大概要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发菌,我们称之为菌棒的发菌期,菌棒在发菌期内,会造成大量的水分流失,当菌棒内的含水量低于45%,高于35%时就会导致菌棒爆出;如果菌棒过度失水,当含水量低于35%时,往往就会导致菌丝干枯死亡,而适宜香菇正常出菇的菌棒含水量是55%~60%。因此,在第一潮出菇前,菌棒内的含水量已经不能满足香菇的正常出菇,所以要在出菇前补水催菇。
在给香菇注水时,注水时机的选择很重要。而在实际的生产中,我们许多菇农在第一潮菇出菇前不注水或把握不好注水的时机。那么,判断注水时间的依据是什么?又该如何把握注水量?
1、头潮菇注水时机的确定
判断注水时间我们是以“报信菇”为依据。所谓的“报信菇”又叫憋袋菇,指的是菌袋在脱袋前冒出的香菇。当菌棒上长出“报信菇”时,意味着菌丝已经成熟,也意味着开始第一潮菇的出菇。这时候我们就要对菌棒进行补水,让菌棒的含水量处在适宜香菇正常出菇的水平。
2、头潮菇注水量的确定
在注水时,我们要对菌棒进行两次称量。第一次称量是在注水之前,目的是确定注水量。
注水量=接完种时的菌棒重量-当前菌棒的重量。
例如:标准的菌棒在接完种的重量大约是4.5斤,而当前称量的重量为3.2斤,那么补水量就应该是4.5-3.2=1.3斤。第二次称量时间是在注水后进行,目的是为了确定是否达到了前面计算出的注水量的要求。经过精准的称量,就能够保证菌棒的含水量是否达到55%。
图(一):“报信菇”是菌丝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给菌棒进行补水催菇时间的重要依据
3、在给菌棒注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注水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注水时的温差要大。香菇属于变温结实,也就是说有了温差菌丝才能够生长发育成香菇。一般最适宜的温差为10~20℃,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温差指的是菌棒的温度与水的温度差。有经验的菇农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触,在上午注水和下午注水,出菇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下午注水的菌棒出菇情况整体上要强于早晨注水的出菇情况。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就是注水时的温度差在起作用。菌棒在经历了夜晚的低温后,在早晨进行注水,此时的菌棒温度并没有完全起来,也就和水的温差较小,因此,早晨注水的菌棒不但出菇晚,而且还不整齐;而在下午进行注水时,由于我们的香菇生产一般都是在棚室内进行的,有保温措施,到了下午,菌棒的温度是最高的,而井水的温度是恒温。此时,我们再用井水去刺激它,它们的温差一定能够超过10℃。
因此,在给菌棒进行注水时,注水时间最好选在下午进行。没有这个温差,给菌棒补水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头潮菇的菌丝是最旺盛的时候,只要它的水分不是非常低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一次性将水分补够。
二、头潮菇以后的注水催菇方法
在上一茬菇采收后,菌棒就进入后续的养菌期。大概经过15天左右的时间,菌丝再次发育成熟后,这时,就要再次给菌棒进行补水催菇,也就是说,在每潮菇出菇前都要给菌棒补水催菇。
1、头潮菇后每次出菇前注水时间的确定
头潮菇以后的每茬出菇前的注水时间,有一个关键词“看坑”。看坑指的是看上茬菇才说欧后的菌坑,这是我们判断转潮补水时机的重要依据。刚刚把蘑菇采摘以后,菌坑是白色的,经过一次简单的喷水以后偶,就会长出气生菌丝。当气生菌丝长满菌坑并倒伏后,颜色由白色变为深褐色,说明菌丝再次发育成熟。这时,就可以给菌丝补水催菇了。
菌丝转色前为白色,转色后为褐色(A:转色前的菌丝为白色 B:转色后的菌丝为褐色)
2、头潮菇后每次出菇前注水时间的确定
以后每茬出菇注水量还是要通过两次称量来实现。但此时菌棒内的干物质量和上次打的就有所不同,由于菌丝和香菇生长发育的消耗,这一时期菌棒的干物质量会有所下降,基本上是按照产菇量的30%去除干物质量。
注水量=菌棒接完种的重量-第一次称重的菌棒重量-产菇量×30%
举例说明:如果菌棒接完种的菌棒重量为4.5斤,称重量为3斤,产菇量为1斤。那么注水量=4.5-3-1×30%=1.2斤。
3、头潮菇后菌棒注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头潮菇采收后,每次的注水要注意一个关键词—45%。指的是菌棒当时的含水量45%是一个分界线。如果注水前菌棒的含水量接近大于等于45%,那我们就一次性注水,让菌棒的含水量达到55%~60%;如果菌棒的含水量小于45%的时候,就不能一次性注水,而是先补水后注水。第一次补水的时候,要将菌棒的含水量补充到45%,然后让菌丝进行3天以上的复壮修复以后再注水(温度低于20℃时,复壮时间为5~7天;温度在20~28℃时,复壮时间3~5天)。
另外一个要注意的关键词是10℃。当菌棒的含水量低于45%时,菌棒和水的温差要控制在10℃以内;如果含水量高于45%时,菌棒和水的温差要高于10℃。
以上就是在香菇栽培中注水方法的一些经验总结,在实际的生产中,重要的是菇农朋友在应用时要活学活用,除了这些因素外,还要看温度、看湿度、看重量、看气候条件,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后,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注水方案,进而生产出高产量、高品质的香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