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学校现状和学生心理生活实际,学生的心理问题一般可分为心理偏差、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
1、心理偏差是比较轻微而又极其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一个人的不良态度、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倾向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2、心理障碍是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它是心理偏差与心理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在诸多心理偏差的基础上累积起来,出现了心理要素的结构性失衡,即认知、情感、意志、欲望、需求等心理要素严重失调、失衡而形成的。
3、心理疾病是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受到了较严重的创伤,出现了诸多有违常理、常情、常规的言论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许多不可理喻的异态反应。
心理偏差危害
心理偏差是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存在的心理问题,它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为100%。人们经常讲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指的心理偏差在现实人群中的普遍存在性。学生中的心理偏差更是普遍存在。
有心理偏差的学生一般能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但心理偏差却是一切心理问题发生的起点和最原始的根源,是导致许多严重心理危机的潜在性原因,如不及时加以矫正和消除,往往使个体整体心理的某些方面受到损害,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协调性和匹配性。
认知偏差就是我认为的和你认为的不一样,有点差异性。这种差异因文化不同,个体不同而产生。
不合理信念,不合理主张,婉转说明就是以不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这里要思索的是,到底合不合理就看一个问题能否得到圆满解决。
其他人认为不合理,但圆满解决后这就变成了合理的。
总的来说,从概念开始就是不一样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