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1 按压檀中穴檀中穴部位:该穴位位于胸部以下,人体正中线上,与第四肋间相平,和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几乎重合。
操作手法:可用揉法也可用推法,效果相当,如果用揉法,则常用中指指端揉按50-100次,如果是用推法则以双手拇指指腹从该穴位向外推,力道适中,当所推部位有酸痛感时即可。
功效:该穴紧连胸部,是人体极为重要的穴位,按摩该部位,不仅能治疗胸口疼痛,还可治疗腹部疼痛、心悸、咳嗽等疾病。
2 推揉内关穴
内关穴部位:该穴位属于心包经络,在手臂内侧,虚握拳时,该手无名指、食指、中指对齐腕横纹,此时食指下点的地方就是内关穴。
操作手法:以拇指指尖按揉内关穴,左右两侧可交替进行,有酸痛感即可停止,该穴位在手上,推揉起来极为方便。
功效:推揉该穴位能通络止痛,防治胸痛、胃痛、心绞痛等症,治疗的范围之广,在其他穴位中极为少见。
3 揉按中脘穴
中脘穴部位:在胸骨结束处(沿着胸骨向下找),可见肋骨分叉,在吃出到肚脐中点,那边是中脘穴。
操作手法:一般分为点揉法和掌揉法,点揉时以双手中指、食指,四根手指并拢用力点至中脘穴,力度在身体承受范围内即可,一般可点揉10分钟作用;掌揉时,则以掌心按揉该穴位。
功效:胸口痛有可能是胃脘不适引起的,而中脘穴主管胃部,对于上腹部、胸部疼痛有缓解的作用。
4 推粱门穴
粱门穴部位:该穴位在上腹部,当脐中4寸,距前正中线2寸。
操作手法:双掌重叠,放于腹部,从右肋弓至左肋弓再至肚脐,而后返回,来回各2分钟作用。
功效:能缓解胃病等消化道疾病引起的胸口疼痛症状,配合中脘、足三里效果更佳。
心慌胸闷、喘不过气来通常是一些疾病的前期征兆,如冠心病、心脏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切不可忽视这些症状。那么当我们发现自己有以上症状时,可以先通过按摩以下几处穴位缓解不适,然后再就医会诊,通过药物治疗解除病痛。
按摩膻中穴。膻中穴位于我们胸前的正中线上,即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是人体穴位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穴位。膻中穴主治的是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气喘等症。每天睡觉前建议大家按摩一下膻中穴,可以排遣一下一整天心中的闷气,舒缓一下心情。膻中穴的按摩分为两种:揉膻中穴和推膻中穴。揉膻中穴是指用你的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按揉膻中穴,每次约揉50-100次;推膻中穴是指用你双手的大拇指指腹从膻中穴向外推,每次约推50-100次。
按摩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我们的手腕横纹约三手指宽、中央凹陷处。内关穴主治的是心绞痛、心律不齐等症。由于内关穴位于手腕处,我们平时可以利用走路或者闲暇时间按摩一下内关穴,特别方便。按摩内关穴时,应该用左手的指腹按摩右手内关穴,揉2-3分钟即可,然后交换左右手,用右手按摩左手的内关穴。按摩时需注意力道合适,千万不要用蛮力按摩,通常情况下以穴位酸胀为最佳按摩效果。
按摩神门穴。神门穴位于小拇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手腕横纹凹陷处。神门穴主治心绞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等症。按摩时应用一只手的拇指指腹按摩另一只手的神门穴,按摩2-3分钟即可。按摩时要注意一下力道,不要太重或太轻,平时没事做的时候也可以顺手按摩按摩神门穴,对心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以上三处穴位,平时有空时就可多揉揉,既可避免疾病,又可以增强身体素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