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膈及其内容:胸腺,左,右头臂静脉及上腔静脉,左,右膈神经,迷走神经,喉返神经,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食管,气管,胸导管及淋巴结
前纵隔:胸腺下部,部分纵膈前淋巴结及结缔组织
中纵膈:心包,心和大血管,奇静脉弓,膈神经,心包隔血管及淋巴结
纵隔的分区常用有三种:
1、九分法:前纵隔:位于气管、升主动脉及心脏的前缘,呈倒置的狭长的三角区域;中纵隔:相当于气管、主动脉弓、肺门和心脏的范围;后纵隔:食管前缘以后的区域;上纵隔:胸骨角至第四胸椎体下缘的水平线以上;下纵隔:第四前肋端至第八胸椎下缘的水平线以下;中纵隔:位于上下纵隔之间。
2、解剖学四分法:上纵隔:胸骨角至第四胸椎体下缘的水平线以上;以气管为界,分为前后纵隔;下纵隔:胸骨角至第四胸椎体下缘的水平线以下;以心包为界:心包前方为前纵隔;心包与气管处为中纵隔;心包后方为后纵隔(见图5)。
3、三分法:由Shields于1972年提出的最简单的分类方法。所有的纵隔分区都是上至胸廓入口,下至膈肌。前纵隔前界为胸骨内面,后界为心包前壁于与大血管;内脏纵隔区前方位前纵隔后界,后方位于椎体前方;后纵隔为椎旁纵隔区,由内脏纵隔区后方至肋椎角。
各分区包含组织:在上纵隔,最前面的器官为胸腺,分左右两叶,上端可伸入颈部,下端可扩展至前纵隔。胸腺后面为左无名静脉,自左向右斜行,和右无名静脉相连后,组为上腔静腔。上腔静脉的后方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枝。肺动脉在主动脉弓之下,分为左右肺动脉。
右肺动脉在升主动脉之后,而左肺动脉在降主动脉之前。气管在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的后方。主动脉弓横跨气管的前面,并在其左侧向下形成降主动脉。气管之后为食管。
在中纵隔有心脏,大血管,气管分叉,总支气管、淋巴及其附近的淋巴结、心包及心包两侧的膈神经。在后纵隔有支气管、食管、奇静脉、半奇静脉、交感神经干、降主动脉和胸导管。
扩展资料:
解剖学的医疗价值:
人体结构非常精巧,大多数器官都有大量的储备能力,即使受到损伤,仍能正常运行。例如, 肝脏要破坏2/3以上,才能出现严重损害,切除一个叶肺,只要其他肺功能正常,人也能存活。
有一些器官只要很小的损伤就能导致功能失常。如脑卒中时,损伤了少量的脑组织,患者就可能不能说话,肢体不能活动,也不能保持平衡。心脏病发作,损害心脏组织,可能只轻微损害心脏的泵血能力,也可能导致死亡。
疾病影响解剖,解剖的改变能引起疾病。组织异常增生,例如癌症,能够直接破坏正常组织或压迫正常组织,引起破坏。又如阻断组织的供血,可造成组织坏死(梗死)如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脑梗死)。
因为解剖学和疾病之间关系密切,检查身体内部结构的方法已经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赖手段。首次重大突破是X线的发现,使医生能看到身体内部结构,不需经外科手术就能检查内部器官。
另一个重要进展是计算机体层摄影(CT),这种技术是X线与计算机的结合。CT扫描产生身体内部结构详细的二维图像。
产生内部结构图像的其他方法还包括超声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其原理是利用原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和放射性核素成像技术,其方法是将有放射活性的化学物质注入体内进行检查。与外科手术相比,这些检查都是无创性的,而外科手术则是有创性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剖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