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共记载了250个处方,其中用到甘草的就有120个处方。
之所以甘草用的如此之多,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
很多人心中有一个错误的认识,那就是所谓的中药无毒副作用。这个理念其实并不正确,因为中药中也有很多有毒的、药性很猛烈的中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中药根据药性毒性的大小,将中药分为有毒、有小毒、无毒几个等级。
比如说温补阳气的附子,虽然说临床上有很好的温阳作用,但是附子却是有大毒的中药,如果使用不当,就很有可能会引发中毒。所以临床使用时,不仅要长时间煎煮,还可以使用甘草来缓和药性。
还比如说,有的药物虽然没有明显的毒性,但是药性却比较峻猛,就是所谓的猛药。猛药治病虽然会起效较快,但是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说滋补的鹿茸,具有很强的温补阳气、补益精血的作用,但是却很容易引发上火的问题。
而使用甘草,就有助于缓和药性。
比如《伤寒杂病论》中治疗高热不退的白虎汤,使用了药性大寒的石膏、知母,虽然有很好的清热的作用,但是却可能会伤害身体,所以又配合了缓和药性的甘草、粳米,来顾护胃气。
在很多时候,一首处方中会混合使用寒性、热性的不同药物,想要让各种药物协调起效,共同齐心协力的发挥疗效,此时就要使用甘草来让各种药物调和起来。
也就是说,甘草的作用就像是军队里的政委、指导员一样,可以缓解一首处方中各种药物的矛盾,然后齐心协力的一致起效,治疗疾病。
比如调和营卫的名方桂枝汤,其中用桂枝、生姜来激发卫气、温补阳气;用芍药、大枣来滋补营阴,这样两个方向的药物,就需要炙甘草来将两者的药性进行调和,拧成一股绳来发挥药效,达到调和营卫的作用。
用甘草治疗关节拘急类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一个方子,叫做“芍药甘草汤”,治疗腿脚痉挛、疼痛,不敢屈曲的病症。
其中芍药可以养阴缓急,甘草可以缓解止痛。
用这个方子治疗头疼、胃痛等表现为绞痛、发紧疼痛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再比如《金匮要略》中的甘麦大枣汤,用大枣、小麦和甘草来缓急止痛,治疗“脏躁”。也就是类似抑郁症,总是想伤心哭泣,打哈欠、伸懒腰,心情压抑、烦躁不安等,多见于更年期的女性以及女性的产后抑郁症等。
甘草还有滋补的作用,只不过用于滋补的时候,要将甘草用蜂蜜进行炮制,制成炙甘草。
炙甘草的药性更加偏温补,对于脾胃虚弱,肺阴不足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可以缓解脾虚导致的腹痛、食欲不振、腹泻等。
比如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一个以炙甘草为主的方子:炙甘草汤,用炙甘草、大枣、人参、麦冬、诶叫、麻仁、桂枝、生姜、清酒等,补气养阴,温通经脉,用于治疗表现为“脉结代,心动悸”的心脏病,比如类似现代医学所称的冠心病、心肌炎、风心病等,表现表现为心慌、心律紊乱等病种。
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解药一样,甘草可以用于多种药物中毒的救治。
早在唐代名医孙思邈编撰的《千金方》中,就记载了,甘草可以解百药中毒,比如乌头、巴豆中毒等,都可以用甘草煎汤内服来救治。
在《伤寒杂病论》中,也记载了用甘草来解因为使用牛肉不当而中毒的方法。
后来,人们普遍的将甘草作为解药,治疗各种药物中毒。
生甘草,药性偏寒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有较好的作用。
治疗咽喉肿痛的扁桃体炎、咽喉炎等疾病的时候,通常用甘草配桔梗来进行治疗。桔梗也有利咽、祛痰等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甘草还具有很好的化痰止咳的作用,可以稀释痰液,治疗痰黏难以咳出等咳嗽病变。
现代有用甘草为主,配合阿片粉等制作而成的复方甘草片,具有很好的止咳化痰的作用。
只不过该药由于配有阿片粉,可能会令人上瘾,所以不能长期、大量的服用。
甘草根入药由来已久,在《神农本草经》中,甘草被列为120种“上经”药物之一,有坚筋骨、长肌肉、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等功效。尤其是甘草的解毒作用,在我国古代医药界和民间都备受青睐,认为它可治72种乳石毒,解1200种草木毒,被尊为“药中国老”。一些剧毒药物,如钩吻、相思子、乌头、砒霜等中毒,民间的解毒药方都少不了甘草。例如:相思子中毒,可用甘草15克、金银花15克、黄连6克、黄柏12克、防风15克,水煎后分两次服用,连服5剂左右,即可解毒。乌头中毒,用甘草15克、生姜15克、金银花18克,水煎服,12小时后完全恢复正常。钩吻中毒,可用甘草,水煎服。据说,古代在广东、广西一带,人们外出时总随身带着甘草根,以防饮食中毒。
甘草不仅解毒,而且被认为有调和众药的功效,因此广泛用在中医处方中,以减少不同药物之间的相克作用。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指出:“此草(指甘草)为众药之王,经方少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
甘草味甘,也是它历来受人欢迎的重要原因这一。俗话说:“良药苦口”,甘草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甜药,又被称为蜜草、甜草。据现代科学证明,甘草中所含的甘草甜素,是甘草的主要甜味物质,也是重要的解毒物质。
甘草不仅能解毒、调药,还具有润肺、润喉、止咳、健胃、降低胆固醇、镇痛、抗惊厥等多种疗效,既广泛用于复方,也往往单独入药,为目前医家和患者最常使用和最易接受的中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