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卜乐 CPO生理健康网
与头颅外伤有关的头痛Gopla称之为头颅外伤性头痛。
参考资料:
颅脑外伤后为什么会发生头痛?
颅脑外伤是指头颅和脑受到暴力撞击后所遭受的外伤。
一般说损伤包括三个方面:
(1) 颅骨和脑组织的直接损伤,如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等等。
(2) 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如颅内血肿、脑水肿、急性颅内压增高等。
(3) 临近组织器官的损害,如颈椎、颈髓、颈部肌肉的损伤。头痛是颅脑外伤患者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同其他原因所致头痛一样,颅脑外伤引起的头痛同样是由于头部及其附近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引起。
这些伤害性刺激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颅内痛觉敏感结构受压、受激惹。颅内敏感结构包括:颅内较大的动脉、静脉、静脉窦、硬脑膜以及某些颅神经,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等。
(2)颅外组织如头皮、头皮血管、神经、颅骨骨膜受损。
(3)颈项部肌肉所走行的神经及头面部五官的受损。
上述组织在物理的或化学的伤害性刺激作用下,释放出钾离子(K+)、氢离子(H+)、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PGI2,PGE2)、白介素、白三烯、乙酰胆碱和P物质等致痛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由于痛觉感受器是一种表面仅有一层细胞浆包裹的游离神经末梢,可以与组织液进行直接接触,容易接受上述致痛的化学物质,产生痛觉信号。通过头面部痛觉的传导通路,经三叉丘系、丘脑后侧核、内囊传入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皮质感觉中枢的1/3处,产生痛觉。当然,痛觉的调整与整合还需要脑干中的一些核群、丘脑、隔区、海马、扣带回的参与。
头皮损伤后出现头痛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由于头皮中富含丰富的痛觉感受器,当头皮软组织受到外力作用引起损伤时,多损及分布于头皮上的血管、神经,引起血管神经的直接受损及继发性损害。例如血管继发性痉挛,血管收缩扩张功能障碍,神经的断裂,局部皮肤的损坏,局部的水肿,炎症的刺激等等,上述因素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这种头痛呈剧烈的刺痛和灼痛性质,持续时间很长,如不处理可持续一天到数天。定位相对明确,以受伤部位最明显,受伤部位及其周围区域有明显的压痛,相应的局部皮肤也有潮红、水肿等炎性反应。头痛有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往往伴有烦躁、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当剧烈头痛让患者难以忍受,出现坐卧不安,甚至挣扎、叫喊时,我们可以给予镇痛治疗。措施包括非吗啡类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吗啡类镇痛药物如杜冷丁、安依痛;镇静催眠剂如苯巴比妥、氯丙嗪;抗焦虑药物如安定;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等。随着伤口的愈合,头皮损伤所造成的头痛会逐渐缓解以致消失。头皮血管丰富,皮肤及皮下组织致密,裂伤后不易自行止血,常常因为出血严重而发生休克。且头皮皮下组织内有导静脉与颅骨板障静脉和颅内静脉窦相通,头皮损伤后一旦发生感染容易向深部蔓延而引起脑膜炎、颅骨骨髓炎、硬脑膜外脓肿、脑脓肿等并发症。所以相对来说,头皮伤口的处理比头痛的处理更为重要,是不容忽视的。头皮损伤的处理原则是清创、止血、包扎,必要时植皮。
颅骨骨折时发生头痛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一般来说,正常成人颅骨能够承受280公斤的静体重量,超过这一重量时可造成骨折。骨折时有骨膜破损,在骨膜表面分布的是多型痛觉感受器,对机械、温度、化学物质等多种刺激都能起反应,分布在骨膜处负责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导痛觉冲动的纤维是AS纤维和C类纤维,以C类纤维占多数,AS纤维只占少数。C类纤维是所有纤维中最细的无髓的纤维,传导速度较慢,一般仅为1~2m/s,多传导灼痛和钝痛。AS类纤维是一种有髓纤维,传导速度为15~30m/s。一般认为刺痛是由AS类纤维传导。所以当颅骨骨折时,患者可以开始感受到剧烈的刺痛,而后逐渐转变为定位比较模糊的钝痛,当然会同时合并骨折局部的头皮肿胀和压痛。另外,颅神经和血管都从颅底骨孔通过,当神经和血管受损时,头痛会更剧烈。
在处理颅骨骨折时首先要明确诊断患者有无骨折及颅骨骨折的类型。在当今现代化诊断仪器普遍应用的情况下,对颅骨骨折的诊断是不难的。通过拍X片或CT扫描可使颅骨骨折的确诊率达95%~100%。
颅骨骨折要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复位或手术取出骨折片,注意防止出现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对颅骨骨折所引起的头痛的治疗要遵循以下原则:
(1)寻找正确的药物。
(2)控制疼痛及病人的焦虑、抑郁等精神改变,纠正病人的失眠。
(3)避免药物成瘾及对药物产生依赖性。患者应该遵照医嘱,充分配合,不可擅自服药。
脑外伤后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
头痛是脑外伤后神经衰弱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有各种各样表现,多数为胀痛、钝痛、紧缩感或搏动性疼痛。有些病人可发生外伤后偏头痛,甚至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头痛部位多数为全头痛,少数局部疼痛,因思维、阅读、过劳、震动、特殊气味、污浊空气、人多嘈杂、精神因素而使头痛加重,头痛的同时大多伴有高级神经活动减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头痛通常在外伤后即已存在,至恢复期仍不能完全消失,迁延数月数年。少数病例可能在伤后相隔一段时间由于某种因素诱发而出现。
脑外伤后神经衰弱综合征的治疗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解除病人的精神负担,认清疾病是功能性的,可逆的,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合理安排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化,鼓励病人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适当投给镇静、安神、止痛类药物。
脑震荡所致的头痛有什么特点,如何治疗?
脑震荡是指头部受伤后立即发生的,经过较短时间可自行恢复的短暂的脑功能障碍,是损伤程度最轻的一种颅脑损伤。
临床有以下三个特征:
1 一过性意识障碍。
2 清醒后不能回忆受伤时的情形。
3 神经系统体检无阳性发现。
4 某些辅助检查有异常:脑电图检查可见波幅降低,节律性差,可出现广泛的波与波,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发现半数以上的患者所描记出来的图形波幅及潜伏期有改变。
脑震荡造成的头痛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多数人认为是由于受伤时脑在颅腔内的运动较为剧烈,脑膜和血管受到牵拉伸张所致。脑震荡患者清醒后,约半数以上的病人可出现头痛的症状,头痛的部位和性质多种多样,临床以额部的隐痛、压榨样疼痛为多见,休息后好转,劳累后加重,常伴有头昏、头晕、耳鸣、恶心、呕吐、乏力、视物模糊以及心悸、失眠、烦躁、怕吵闹、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力低下等症状。头痛一般可持续数日到数周,以后可逐渐消失,有的病人头痛症状消失较慢,要持续到数月至数年。
脑震荡引起慢性头痛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1)患者所受的外伤较重,脑内脑干等重要结构受损较明显,皮质及皮质下结构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
(2)病人的恐惧心理起作用。一部分病人对脑震荡认识不清,认为脑震荡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医治起来较困难,后遗症多,过度的思虑可能会造成慢性头痛。
头痛的症状仅仅是脑震荡患者的一个临床表现,所以脑震荡所引起的头痛的治疗原则也就是脑震荡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伤后在一定时间内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对于确诊为脑震荡的病人,要求住院治疗观察1~2周,以免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时来不及救治,延误治疗时机。观察内容包括病人意识状态的情况,有无恶心、呕吐等症状,瞳孔的变化,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等等。
(2)急性期要安静休息。患者需要卧床休息7~14天,避免喧哗吵闹。应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整洁、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的休息场所,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以防颅内压波动较大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3)使患者减少脑力劳动,尽量少思考问题,不要看电视,不要阅读长篇文章,闲暇时可以欣赏旋律优美平和的音乐,使思维得到放松。
(4)止痛治疗。一般头痛可选择阿斯匹林、颅痛定等止痛剂。对混有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的头痛可选用调节血管运动功能的药物,如尼莫地平、麦角胺、咖啡因、地巴唑等药物。对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者可以应用谷维素、胞二磷胆碱等协助治疗。
(5)心理治疗。使病人消除恐惧、焦虑的心理,有助于头痛的治愈。在对脑震荡患者做了详细检查,必要时进行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检查,在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后,就需要向病人做耐心的解释工作,说明脑震荡引起的头痛的恢复时间可有长短之分,但最终是可以治愈的,不会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患者需要减轻心理负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什么是脑挫裂伤,脑挫裂伤发生头痛的原因是什么?
脑挫裂伤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是指暴力打击头部所造成的颅内脑组织的器质性损伤。因为所受暴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部位各不相同,脑挫裂伤的程度就有轻重之分,脑实质受损伤的部位亦有所不同,相同的病理变化是都存在着脑组织的水肿、出血、软化、坏死。
头痛是脑挫裂伤患者的常见的临床症状,除头痛外,脑挫裂伤患者还有以下的表现:
(1)发生持续性昏迷,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大于0.5小时。
(2)有生命体征的改变:如发热,脉博呼吸的加快,血压正常或偏高,有时甚至合并休克。
(3)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受损的体征,如偏瘫、失语、偏身感觉减退、偏盲、肢体抽搐等。
脑挫裂伤时脑膜受损断裂,使分布于脑膜上的痛觉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就会引起头痛。这种头痛多呈隐痛性质,持续时间较长,随着脑膜的修复头痛会逐渐缓解。当脑挫裂伤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蛛网膜下腔中过多的红细胞及其破坏后形成的胆红素造成化学刺激引起头痛。这种头痛常常伴有颈项僵硬、恶心、呕吐,医生体检时常会发现脑膜刺激征,蛛网膜下腔出血容易继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威胁人生命的疾病,影响患者的健康。所以这种头痛是一个严重的警惕信号,需要引起医者和病者的高度重视。最后,严重的脑挫伤常常会引起明显的脑水肿,造成颅内压力曾高而引起头痛,头痛呈弥漫性钝痛,程度剧烈,往往伴有喷射性呕吐,任何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用力等,均可使头痛加重。这时必须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否则有发生脑疝导致死亡的危险。
硬膜外血肿引起的头痛的预后如何?
我们把暴力打击头部时引起颅内出血而逐渐形成的一定体积的位于硬膜外的血肿称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外血肿一般发生在着力点及其附近。当头部两侧骨折时,可能会伤及脑膜中动脉或脑膜中静脉,引起急性或慢性硬膜外血肿。当前额损伤或颅前窝骨折时,损伤筛前动脉及其分支—脑膜前动脉,可产生额前或额底部硬脑膜外血肿。当枕部骨折损伤横窦时,可发生颅内窝硬膜外血肿。另外,少数病例头部损伤后并无骨折,外力使颅骨与硬脑膜分开,以致硬脑膜表面的小血管撕裂,形成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外血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以15~30岁的青少年比较多见。硬脑膜外血肿所引起的头痛也多是由于血肿的形成造成颅内压力的增高,造成颅内痛觉敏感结构受到压迫、牵拉所致。病人在清醒期间往往感受到剧烈头痛,难以忍受,常常伴有恶心、呕吐、血压的升高或降低、心慌、胸闷等症状。硬脑膜外血肿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即开颅手术清除血肿,以解除脑组织受压的情况。硬脑膜外血肿的预后多属良好,只要及时诊断治疗,血肿得以彻底清除,患者可完全康复,头痛也能逐渐减轻,直至消失。患者不必过度焦虑担心,否则会增加精神负担,加重头痛症状,延缓病人康复的进程。
外伤所致的硬膜下积液为什么会引起头痛?
我们把头颅外伤后发生于硬脑膜下腔的积液称为外伤所致的硬膜下积液。它的发病率一般不高,硬膜下积液的具体形成原因至今仍不清楚,多数人同意下面的解释:即头部在遭受暴力的打击下,脑组织在颅腔内运动,使覆盖在脑实质表面的脑蛛网膜撕裂,撕裂口处的蛛网膜形成活瓣,脑脊液经过此活瓣进入硬脑膜下腔,由于活瓣的作用,脑脊液只能流进不能流出,经过一段时间后,硬脑膜下腔内就有大量液体的积聚,压迫额叶、顶叶或者叶的凸面,引起颅脑内压力的增高和占位效应,导致颅腔内的痛觉敏感结构受到压迫、牵拉而引起头痛。这种头痛呈持续性,程度轻重不一,多呈隐痛、钝痛或压榨痛,头痛的部位与硬膜下积液的部位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压迫的位置不同,除头痛外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其他临床症状亦不同,可以伴有肢体的无力、抽搐、麻木甚至瘫痪,患者可以有吞咽困难、饮水发呛、说话费力等症状,个别患者还可以发生智力下降甚至痴呆。由于现代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硬膜下积液能够很快确诊。例如CT扫描检查看到脑表面处有新月形低密度影即可确诊。硬膜下积液应该早日争取手术治疗,争取尽早去除积液,使脑组织复位,保持脑脊液循环通畅。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大多数可以完全康复,不会留下后遗症。当然,个别病人由于受伤较重而病情危急,在伤后几小时或几天内就出现因硬膜下积液而发生的压迫症状,引起脑疝而带来生命危险,若抢救不及时会发生死亡。
什么是外伤后低颅压综合症引起的头痛?
颅脑外伤后由于颅压过低使脑组织受到牵引以及动静脉扩张所致的头痛称为外伤后低颅压综合症引起的头痛。颅压的测定采用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的方法测定,若侧卧位时腰穿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的压力小于0.58kPa时,就符合了低颅压的诊断标准。
外伤造成低颅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外伤使脉络丛的功能受到抑制。脉络丛位于蛛网膜下腔各脑池、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中,主管脑脊液的生成与回收,脉络丛的功能低下,直接导致了脑脊液生成减少而致颅压降低。
(2)蛛网膜在外力的作用下破损,脑脊液从破损处流出,造成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的量的减少,难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动脉血压力过低。
颅内压力的产生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的联合作用:脑脊液产生的压力、脑组织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又包括两个方面——液体的静水压力以及血液流动时产生的压力也随之减少,造成低颅压。
头痛是外伤后低颅压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多出现在伤后1~2小时或伤后2~3天,大部分位于额部和枕部,有时波及舌头并向颈背部放射。头痛与体位有明确关系,坐位和站立时加重,平卧时减轻或消失。患者应保持水平卧位,大量饮水对缓解这种头痛有作用。再就是要有意识调整呼吸节律,使吸气时间延长,呼气时间短,因为这样可以使颅内压力增高。当然医生还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先用手术修补裂缝,静滴生理盐水促进脑脊液分泌等不同方法治疗外伤后低颅压综合症引起的头痛。
寰椎损伤造成头痛有什么特点,颈项部受伤时如何引起头痛?
颈项部外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重物猛击头部,高处跌落时头部着地,坐车时车体的颠振,运动锻炼时过度地活动颈项部以及长期的伏案工作等等都是造成颈部外伤的原因。颈项部外伤包括肌肉和韧带的拉伤,颈椎的脱位、半脱位、骨折,颈髓的出血和肿胀。外伤后枕部、颈项部疼痛主要与这一区域的神经受损有关。这一组神经包括颈神经根,颈丛及其分支。枕小神经由颈2~3发出,分布于枕外侧部乳突及耳壳后侧面的上部分皮肤。耳大神经由颈2~3分出,在枕小神经的下方出胸锁乳突肌后缘,达皮下后转而向上,分布于下部分耳廓前后侧、乳突及腮腺区皮肤。枕大神经由颈上部分出,通过颈1~2椎之间沿寰椎关节的后外侧出椎管,继之沿经头下余肌外缘并上穿过斜方肌及其腱膜到达皮下,最后分布于枕部和项部的皮肤。所以由于外伤使关节活动异常、颈肌损害等都会使上述神经遭受刺激或压迫,造成后枕部疼痛。这种头痛呈针刺样或刀割样,主要位于后枕部,可向顶部、前额放射,甚则波及到前额和眼眶区,疼痛与头位关系密切,某种头位可诱发或加重疼痛,而另一种头位使疼痛减轻。所以病人在进行各种体力活动时往往应十分谨慎小心,尽量保持头部不动或少动,头部的活动或咳嗽、喷嚏等都会加剧头痛。医生检查时可以发现颈肌紧张乃至强直失位,颈项部软组织肿胀,压痛明显,当颈椎骨折或脱位时,颈椎压痛、叩击痛明显,若骨髓受到损伤,还可以出现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甚则呼吸困难,大小便障碍等不同的情况。
寰椎是指第一颈椎,枢椎是指第二颈椎。由于存在着年龄、颈椎退变程度、受伤部位及外力大小、作用方向的不同,发生在寰枢椎的外伤性质也不同。其中,枢椎齿状突骨折,寰椎脱位或者寰枢椎脱位时往往合并严重的上颈髓损伤,诊断往往比较容易,但某些不伴有明显神经症状的单纯性寰枢椎损伤往往被忽视,造成严重的后果。寰枢关节扭伤或半脱位时由于关节囊或韧带撕裂、出血及肿胀,使枕大神经根受压,从而出现剧烈的颈部、后头部局限性或弥漫性疼痛,头颈部活动受限,颈肌痉挛,产生强迫体位,局部出现轻度肿胀或压痛,尤其是枕大、枕小神经出口处更为明显。颈椎X线正侧位摄片检查多无改变,改用张口位或可能范围内的过屈、过伸摄片,有时可以显示寰枢椎半脱位。另外当患者从高处跌落头顶触地或者在站立时高处重物坠落击中头顶时,有可能会发生寰椎前、后弓骨折,这种骨折往往无明显的神经根痛症状,仅仅表现为持续性枕后疼痛、颈部僵硬和活动受限,颈椎侧位片时一般无骨折发现,张口位颈椎摄片时可发现左、右寰枢侧块有外方移位(2~4毫米),而枢椎齿状突居中。在前后位颈椎CT时,偶尔可看见侧块内缘有小的撕脱骨折碎片。本病的治疗可采用头、颈、胸石膏固定,颈托固定和自身悬吊牵引。
颅脑外伤后遗症如何发生头痛?
颅脑外伤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在临床医生所说的度过恢复期后,仍暂时或长久地留有某些症状,我们把这些症状称为颅脑外伤后遗症,或称为颅脑外伤后综合症。一般分为器质性颅脑外伤综合症(神经型)和功能性颅脑外伤综合症(精神性)两种。通常将颅内存在着某些病理变化的称为器质性颅脑外伤后遗症,这些器质性病理变化主要包括:颅内未清除的血肿、神经纤维的裂伤、脑缺血、脑室塌陷、静脉窦及静脉内血栓形成、颅骨缺损、头皮、脑膜、脑组织粘连、颈部肌肉、筋膜、椎体、神经丛、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的损伤、损伤处疤痕组织的形成、颅内外动脉的栓塞、扩张和炎症等等。这类患者大都是急性损伤时损伤程度比较严重者;头痛是主要的临床症状,因为上述病理变化均能导致头痛,头痛的性质随着脑内残留损伤的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可呈发作性,也可呈持续性,可为剧烈的针刺样压榨样头痛,也可为隐痛、闷痛;体检患者时可发现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脑电图、X线摄片、CT扫描、脑脊液检查等化验室检查常有异常发现。而功能性颅脑外伤后遗症患者伤情多轻微,有的甚至在症状发生后才想起原有一次当时未加注意的头颈部外伤史;患者多为青壮年,自感所受痛苦颇多,包括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眼花、心慌、胸闷等等;但经过各种检查却都不能发现器质性病变。
颅脑外伤后遗症所致头痛的治疗仍然是镇痛为主的对症治疗,精神性颅脑外伤后遗症的患者容易见到成效,但容易复发,器质性颅脑外伤后遗症的治疗效果则差得多。
颅脑外伤后头痛的护理如何?
颅脑外伤后头痛是指由于外伤所致的颅脑病变,如血肿、骨折、脑挫伤、脑疝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而导致的头痛,少数见于血管神经性头痛。
颅脑外伤后头痛的症状多以早晨及晚间出现较多,部位多在额部及颞部,也可位于枕下,向前放射至眼眶部,可随颅内压的增高而加重,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及呕吐。
颅脑外伤后头痛的护理主要归纳如下:
(1)向患者简要介绍病情,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头痛剧烈时可送就近医院就诊。
(2)病人一般应留院观察,密切注意病人的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的变化,必要时可做颅内压监测,根据监测中所获得压力信息指导治疗。
(3)卧床休息,保持环境的清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探视,以免造成不良刺激。注意防护,以免因头痛发生坠床或意外损伤。
(4)观察头痛的性质及程度,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警惕脑疝的发生,必要时应用镇静药。
头痛是一个很常见的症状,每个人在一生中,可能都有过头痛的体验。[头痛分类]
头痛作为一种临床症状,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以下这种分类方法是依据头痛的部位、病因和性质来分类的。
(1)头部病变引起的头痛。进一步还可以分为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和颅外疾病引起的头痛。
(2)全身疾病引起的头痛。
(3)心源性头痛。
在部位分类的基础上,再加病因和性质,细分如下:
头部疾病引起的头痛:(1)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①颅内感染引起的头痛,②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头痛,③颅内占位病变引起的头痛,④颅脑损伤引起的头痛,⑤偏头痛及其他血管性头痛,⑥癫痫性头痛,⑦低颅压性头痛;(2)颅外疾病引起的头痛:①头皮及颅疾病引起的头痛,②各种神经病引起的头痛,③眼疾性头痛,④鼻疾性头痛,⑤耳源性头痛,⑥口腔源性头痛,⑦肌紧张性头痛,⑧动脉炎引起的头痛。
全身疾病引起的头痛:(1)一般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头痛;(2)中毒性疾病引起的头痛;(3)其他系统各种疾病引起的头痛。
心源性头痛。
按照1988年国际头痛的分类标准,头痛的分类如下:
(1)偏头痛。
(2)紧张性头痛。
(3)丛集性头痛和慢性发作性偏侧头痛。
①丛集性头痛:周期不定的丛集性头痛;发作性丛集性头痛;慢性丛集性头痛。
②慢性发作性偏头痛。
③不符合上述标准的丛集性头痛。
(4)与结构性疾患无关的杂类头痛。
①原发性搏(跳)动性头痛。
②外面压迫性头痛。
③冷刺激性头痛:从外面施加的冷刺激;摄入的冷刺激。
④良性咳嗽引起的头痛。
⑤良性用力引起的头痛。
⑥与性活动有关的头痛:钝性痛;爆发性(突然严重)头痛;体位性疼痛(注:指性交后低颅压引起的头痛)。
(5)与头颅外伤有关的头痛。
①急性头颅外伤后头痛:明显的头颅外伤和(或)有肯定的体征;轻度头颅外伤,无肯定的体征。
②慢性头颅外伤后头痛:明显的头颅外伤和(或)肯定的体征;轻度头颅外伤,无肯定的体征。
(6)与血管疾患有关的头痛。
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性脑血管病。
②颅内血肿: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
③蛛网膜下腔出血。
④未破裂的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囊内动脉瘤。
⑤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其他系统性血管炎;原发性颅内动脉炎。
⑥颈动脉或椎动脉痛:颈动脉或椎动脉阻断;(原发性)颈动脉痛;动脉内膜切除后头痛。
⑦静脉血栓形成。
⑧动脉性高血压:对外源性物质的急性反应;嗜铬细胞瘤;恶性高血压;先兆子痫和子痫。
⑨与其他血管性疾患有关的头痛。
(7)与非血管性颅内疾患有关的头痛。
①高颅压:良性颅内压增高;高颅压性脑积水。
②低颅压:腰穿后头痛;脑脊液瘘头痛。
③颅内感染。
④颅内结节病和其他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
⑤与椎管(鞘内)注射有关的头痛:直接作用;化学性脑炎。
⑥颅内新生物。
⑦与其他颅内疾患有关的头痛。
(8)与某些物质或某些物质戒断有关的头痛。
①突然应用或暴露于某些物质引起的头痛:硝酸盐、亚硝酸盐引起的头痛;谷氨酸钠引起的头痛;一氧化碳引起的头痛;饮酒引起的头痛;⑤其他物质引起的头痛。
②慢性(长期)应用或暴露于某种物质引起的头痛:麦角胺引起的头痛;用止痛剂引起的头痛;其他物质。
③某些物质戒断引起的头痛(短期应用):戒酒引起的头痛(宿醉);戒断其他物质引起的头痛。
④某些物质戒断引起的头痛(慢性或长期应用):麦角胺戒断引起的头痛;咖啡因戒断引起的头痛;戒断麻醉剂引起的头痛;戒断其他物质引起的头痛。
⑤与某些物质有关引起的头痛但机理不明:避孕丸或雌激素;其他物质。
(9)与非头部感染有关的头痛。
①病毒感染:局灶性非头部病毒感染;系统性病毒感染。
②细菌性感染:局灶性非头部;系统性(脓毒血症)。
③其他感染引起的头痛。
(10)与代谢性疾病有关的头痛。
①缺氧:高纬度缺氧;缺氧性头痛;缺睡引起的头痛。
②高二氧化碳(高碳酸血症)。
③混合性缺氧与高碳酸血症。
④低血糖。
⑤透析。
⑥其他代谢异常引起的头痛。
(11)与头颅、颈部、眼、鼻、副鼻窦、牙齿、口腔或其他面部或头颅结构有关的头痛。
①头颅。
②颈部:颈椎棘突;咽后部肌腱炎。
③眼:急性青光眼;屈光不正;隐斜或斜视。眼源性头痛
④耳。耳源性头痛
⑤鼻与副鼻窦:急性副鼻窦性头痛;其他鼻或副鼻窦疾病。鼻源性头痛
⑥牙齿、下颌和有关结构。
⑦颞颌关节疾病。
(12)颅神经痛、神经干痛或传入性痛。
①颅神经源性持续性(与抽搐样痛相反)的疼痛:颅神经和第2或第3颈神经根受压或扭曲;颅神经脱髓鞘-颅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颅神经梗塞-糖尿病性神经炎;颅神经炎症(带状疱疹,慢性疱疹后神经痛);Tolosa-Hunt综合征;颈-舌综合征;其他原因引起的颅神经源性持续性痛。
②三叉神经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性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根神经节受压,中枢性病变)。
③舌咽神经痛: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症状性舌咽神经痛。
④中间神经痛。
⑤喉上神经痛。
⑥枕神经痛。
⑦三叉神经以外的中枢性原因引起的头和面部疼痛:痛性感觉缺失;丘脑性疼痛。
(13)不能分类的头痛。
头颅内外的病变,全身疾病,甚至环境的影响,都可以令人头痛。还有大量的病人是属于功能性头痛。
头痛的病因如此之多,以致常常一时难以确切地诊断头痛的原因,所以有“病人头痛,医生也头痛”之说。
治病必求其本,对于头痛必须弄清其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好的疗效。其实,根据头痛的部位、性质、伴随的症状及演变的情况,一般是能够弄清头痛病因的。
首先谈谈颅内的病变。不论属于哪一种性质,引起头痛的原因,大多因为病变在颅内占据了一定的体积,而颅腔内的容量是固定的,因此,对颅内组织产生了挤压,或对血管、硬脑膜产生了刺激或牵拉,因而产生头痛。有头部外伤史的诊断当然不会有困难。脑血管意外,即中风病人,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以及有半身不遂的症状。由肿瘤、脓肿或寄生虫病引起的,则多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如呕吐、复视、视力下降、步态不稳、口眼歪斜,甚至抽搐、瘫痪等。即使初期症状不明显,但总是随病变的发展而逐渐加重。
其次谈谈颅外的病变。它引起头痛的机会远比颅内的为多。如青光眼或眼屈光不正(未经纠正的远视、近视、散光等),多会引起前额部眼周围的持续性胀痛。副鼻窦炎常引起前额部持续性胀痛,并有早晨重、傍晚轻的特点。鼻咽癌常有一侧前额痛,并有流血性鼻涕。中耳炎可引起颞部、枕部的持续性胀痛,并常伴有耳内流脓等症状。三叉神经痛或枕神经痛的特点,是突然发生的抽搐性疼痛,痛的部位在面部、颞部或枕部。颈椎病可引起枕后的持续性胀痛,并可放射到上臂部,头颈的转动常有不便,或转动时疼痛加重。血管性头痛,因颅外软组织内血管的舒张收缩失常所致,常发生于一侧颞部,呈搏动性头痛,发热、过度劳累等可以诱发。还有长时间低头,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工作,可引起颈部、枕后部呈持续性吊紧样疼痛,称为紧张性头痛。
有相当多的头痛病人查无原因,但感到头部发胀、沉重、束紧等。而且大多有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这是属于神经衰弱病人的功能性头痛。
此外,重度贫血、尿毒症的病人及吸烟过多的人也会感到头痛,长期生活在混浊的空气中或高噪声的环境中的人,也常会感到头痛。
头痛的病人不应随便服用止痛片,而应该就诊检查,待查清病因后对症下药。当然,大多数没有重要器质性疾病的头痛者,是可以服用止痛片的,但应该听从医生指导。
常听人说,头痛不是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经历过头痛。头痛常常由于过度劳累、紧张、受凉、睡眠少等原因引起。经过休息、充足的睡眠即会消失,不大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某些疾病引起的头痛,是一种读号,经过休息也不能恢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头痛的原因很多。颅内病变和感染,眼、耳、鼻等五官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都可以引起头痛。
(一) 头痛的诊断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头痛,只有通过对头痛的性质、发作时间、伴随症状的分析以及详细的检查才能做出结论。下面分析几种常见的引起头痛的疾病。
(1) 剧烈头痛伴呕吐,说明颅内压升高,常见于脑出血、脑肿瘤、脑膜炎。
(2) 阵发性偏头痛,每次发作数分钟,面部电击样剧痛,说话、饮食或洗脸可诱发,见于三叉神经痛。
(3) 头痛表现为后枕部痛、跳动感,多见于高血压病,当血压正常时头痛消失。
(4) 剧烈头痛,伴眼眶痛,视力锐减,呕吐,多为急性青光眼。
(5) 头痛伴鼻塞流脓涕,上午轻下午重,可能为鼻窦炎。
(6) 头痛伴眩晕,可能为颈椎病、小脑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二) 头痛的处理
(1) 注意观察和体会头痛发作的性质、时间、伴随症状,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2) 头痛发作时,减少活动,安静休息。必要时应用小量镇静安眠药。
(3) 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血压高者,应尽快按脑出血等疾病急救。
(4) 怀疑是急性青光眼引起的头痛,不要盲目服止痛药止痛,应及时去眼科看病,挽救视力,否则很快会引起失明。
(5) 服用止痛药,如去痛片、颅通定、安痛定等药,只能供临时止痛用。服止痛药过量会掩盖病情。另外,止痛药引起的过敏性皮疹也是常见的。
(6) 针对病因治疗,如高血压引起头痛,通过降血压可使头痛好转。屈光不正引起头痛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使头痛消失。由脑血管痉挛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头痛,可以用扩张血管的办法止痛。
完整版请看这里:http://www.zgxl.net/sljk/ybjb/tjb/toutong.ht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