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体质产生的机理是由于一身之气不足,故出现气短懒言,语音低怯,精神不振;气虚不能固护肌表故易出汗;气血不充则舌淡红、舌边有齿痕;气虚鼓动血行之力不足,则脉弱。气虚之人能量不足,心理活动低下,故性格偏内向,不喜冒险。气虚卫外失固,故不耐受风寒、暑、湿邪,易患感冒;气虚升举无力故多见内脏下垂,或病后迁延不愈。
气虚质人的调养原则是益气健脾,培补元气。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保持阴阳平衡。脾胃后天之本,故气虚质人尤其应调养好脾胃功能,以改善气虚状态。
(一)情志调摄
气虚体质者的情志调摄基本要点做好性格调养和肝脾功能的调养两个方面。
1、性格调养
气虚质者多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应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不可过度劳神,避免过度紧张,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
2、舒肝健脾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思则气结,过思伤脾,因此,气虚体质之人应保持一个好心情和平和的心态。肺主一身之气,悲则气消,悲忧伤肺,所以气虚质不宜过思过悲。休闲之中宜欣赏节奏比较明快的音乐,以振奋精神。春季之时春阳生发,气虚体质人在春天应注意维护好肝的疏泄功能,保持心情愉快,血脉调畅。可选择散步 旅游 、读书等方式,使阴阳调和,气机通畅。
(二)起居调养
“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气虚者易感受外邪,起居调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气虚质人应做到顺四时而适寒暑
尤其要避免虚邪贼风,注意增减衣被。气虚者卫阳不足,易于感受外邪。故应注意保暖,不要劳汗当风,防止外邪侵袭。此外,经常自行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健脾益气调整气虚状态。
2、气虚质人要做到起居有常
养成良好的起居作息规律,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脾为生气之源”,脾主四肢,故经常适度运动锻炼活动四肢,可帮助改善气虚质。过劳则气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过度体劳伤脾气和房劳伤肾气。
3、过汗则可耗气伤阴
气虚质人在夏季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以免出汗太过而气。
(三)饮食调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之气皆赖之以化生、充养,故气虚体质者食养原则是调理和顾护脾胃功能。健脾益气,才能达到改善体质的目的。
1、多食健脾益气的食物
常用的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有: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莜麦、荞麦、莲子肉、蜂蜜、扁豆、山药、大枣、红薯、大豆、豆腐、角、马铃薯、胡萝卜、香菇、菜花、牛肉、牛肚、鸡肉、鸡蛋、鹅肉、兔肉、鹌鹑、鹑蛋、青鱼、鲢鱼、鲫鱼、黄鱼和鲈鱼等。
2、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等较偏颇的食物
如大蒜、胡椒、辣椒、花椒、紫苏叶、薄荷、野菊及烟酒等。
3、不宜多食滋腻、难于消化的食物
如各种膏粱厚味之食物。
4、忌食破气耗气的食物
如山楂、佛手柑、槟榔、芜菁、柚子、芥菜等。
5、禁忌峻补和滥补
气虚体质者脾胃功能较弱,乱用补法,可产生“虚不受补”的现象。
(四)运动健身
气虚体质者不宜进行强体力运动,宜做到“形劳而不倦”,要掌握相适应的运动锻炼的原则、功法和方法。
1、遵循运动原则
因为气虚质人体能偏低,易因过劳而耗气,故不宜进行强体力运动,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大出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做长久憋气的动作,以免耗损元气,应采用低强度、高频度的运动方式,且不易出汗太多,以免耗气伤身。
2、选用合适功法
根据自己的体能,可选用一些轻慢的舒缓的、强度和负荷较小的运动项日,有助于人体力气的补充和增加人体的耐久力。如太极拳、太极剑、保健功等,气功可练“六字诀”中的“吹”字功,常练可以固肾气,壮筋骨,逐渐改善体质。
3、掌握锻炼方法
锻炼宜采用低强度、多次数的运动方式,适当地增加锻炼次数,而减少每次锻炼的总负荷量,控制好运动时间,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
(五)药饵保健
气虚体质进行药饵保健的主要目的是健脾益气,增强自身免疫力,改善体质状态,提高抗病能力
1、常用中药
补气类有:人参、黄芪、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白术、茯苓、大枣等,忌用辛香耗气之品。适用于气虚不足,面色白,气短乏力,脾虚泄泻之人。山药、莲子、龙眼肉、大枣皆有益精养血、益胃健脾作用,还有很多中药都可配制药膳,可达到健脾益气的作用。对增强自身免疫力和身体基本素质很有帮助。
2、药饵方剂
可选择四君子丸、参苓白术丸、归脾丸等。
3、可选择适合气虚体质的药膳,如人参莲肉汤
人参15g,莲子15个,冰糖50g。做法:将上述材料一并置于碗内,隔水加热蒸1小时,温服。有益气养心安神之作用对气虚体质引起的心慌失眠均有改善之功效。
1、《中医 养生 学》刘占文主编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2、《中医未病学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王琦主编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
1 气虚都有哪些症状气虚之人,一般会出现少气懒言的情况,没有力气讲话,甚至出现有口气在胸口提不上来的情况;经常神疲乏力,无精打采的,容易出现头晕目眩,甚至心悸。面色晄白,没有光泽。
气虚之人,往往会感觉自己怕风,总是觉得体表怕被冷风吹到,而且,确实风吹草动过后,就会打喷嚏,甚至感冒。
吃饭以后,往往四肢无力,躺到沙发上就不想动弹,这是因为「脾主四肢」的缘故,饭后感到脘腹胀满,消化缓慢。
稍微一运动,就开始自汗,动辄气喘。身体开始出现赘肉,软软的,喝水都长肉,尤其是腹部,俗语说“胖人多气虚”就是形容这种状态。
气虚严重了,还会出现水肿,甚至内脏器官下坠的情况,比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直肠脱垂等等,还有的人会因为气虚而导致出血,比如女性的月经量超大等。
气虚的人,舌头会胖大,舌边会有齿痕,舌苔会满布,舌苔上面会有比较多的唾液。
2 为何我们会气虚
气虚之人,脾胃受伤引起的比较多,脾胃是正气的来源之一,我们要靠着饮食的精微物质活着呢,您这么胡乱一吃,脾胃受伤,这样正气的来源出了问题,这是气虚的最大原因。
现代人,胡吃乱吃的太多,据说去自助餐,都是扶着墙进去(据说是饿的),扶着墙出来的(据说是撑的),怎么能不把脾胃吃坏?
而现代人,缺乏运动锻炼也是气虚的原因之一,买菜,开车去,上楼,坐电梯,洗衣服,用洗衣机,自己则一旦有空,就堆坐在沙发里,气血运行无力,这样也会气虚。
同样,熬夜上网,加班工作,这种不休息的状态,也会消耗正气,导致气虚。
气虚之人,到了冬天,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断感冒——因为防御体表的营卫之气不足,所以冷风一吹,立刻感冒。这在中医,叫“卫外不固”,卫气是气的一种,是保护身体不受外邪侵袭的,如果气虚,则防御不足,冷风一吹,感冒则是自然的了。
有的孩子,稍微被风吹到,别人什么事情都没有,结果这个孩子就流清鼻涕,开始浑身发冷,打喷嚏了,这是气虚导致的肺卫不固,很容易出现感冒的情况。
此时,一定要想办法补气。而补气,涉及肺、脾、肾三个部分。其中,脾胃为关键。
3 到底该如何补气艾灸补气血,比十全大补汤还有效。艾灸本来就具有升发气血,推动气血的一个运行作用。
第1步:艾灸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气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第2步:艾灸养肝血补气虚。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
第3步:艾灸远寒邪。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冬季出门,务必戴好帽子、手套、围巾等,在家要忌食寒凉。老人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艾灸取穴:太渊穴、中脘穴、章门穴、足三里、太白穴
保健灸,每周3-4次,每次每穴30分钟,太渊穴、太白穴每次各10分钟。
4 气虚食疗方对于气虚之人,我建议用这样的食疗方:怀山药片100克、炒薏苡仁150克、芡实30克,研磨成粉末,每天两调羹,熬成糊糊喝。其次,我觉得人参是气虚之人的好补品。
气虚之人,平时稍微一动,就容易出汗,而冬天穿的又多又厚,则更容易出汗,而出汗以后,被冷风吹到,则又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寒感冒,所以,气虚之人,在冬季是个难过的季节,此时需要学会衣物的增减之道。在出汗的时候,一定要等到汗散了,才能出门。
总之,冬季,是气虚之人的一个难过的季节,我们现代人,有齿痕舌象的人太多了,气虚的太多了,大家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让自己的身体,摆脱气虚的状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