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外耳常见病 1.耵聍栓塞 听力损失的常见病因是耳垢堵住耳道。耳垢的正常功能是“逮住”任何进入耳道的异物并将之排斥出耳道。大多数人只产生适量耳垢,以保护耳朵,当耵聍(即耳垢)积到一定程度并在耳内形成栓子,可导致耳道被彻底封死,声波无法传入,重者会产生轻度的单纯的传导性听力损失。耳垢堵塞的治疗通常是由医务人员把它取出来,有时则用滴耳剂将耳垢软化后取出。 2.外耳炎症 外耳或耳道感染、发炎或“霉烂”。“游泳耳”是外耳炎症的一个例子。外耳炎症的常见症状为耳部不适,疼痛或发痒,器械检查结果经常显示出感染区或耳道发炎状。外耳发炎通常不会引起耳聋,但红肿堵住耳道时会产生轻度传导性耳聋。外耳发炎的治疗是使用抗生素及抗生素滴耳剂,但要注意外耳炎症经常具有传染性,对外耳炎症病人治疗使用过的器械和耳镜需要彻底消毒,这一点尤其不可忽视。 3.先天性外耳闭锁 先天性外耳闭锁是指与生俱来的耳廓或耳道畸形,甚至根本没有耳廓及耳道。这类病人中通常内耳没有病变,因而耳聋多是传导性,不是感音神经性的,因为声音不能正常通过外耳及中耳。外耳畸形时,听小骨通常会受影响,对此前不见古人的治疗是用外科手术重造外耳、耳道或听小骨。 (二)中耳常见病 1.
鼓膜穿孔 鼓膜穿孔较为常见,通常由多种因素造成,如中耳炎、爆炸或声浪的冲击及机械性穿孔(即外伤),病人常感到耳内剧痛,有时耳朵会出血或流脓。鼓膜穿孔能导致轻度到中度传导性听力损失。在许多情况下,鼓膜小穿孔不经治疗可自愈,大的穿孔需做修补术。 2.中耳炎 中耳炎病因一般为炎症和中耳积液。中耳炎很常见,尤其在儿童中。基本原理为中耳腔耳咽管空气流通受阻,引流不畅所致。通常在人们吞咽或打哈欠时,耳咽管会自动开放,由于儿童的耳咽管呈水平状而不是向下,因此在吞咽或打哈欠时耳咽管有可能不能开放,成年人受引力的帮助会使耳咽管自然开放。 中耳炎通常的发展过程如下: ① 耳咽管受阻 ② 鼓膜两侧压力不均衡 ③ 中耳腔中形成真空 ④ 体液流入中耳腔 ⑤ 体液可能被病毒和细菌所感染 ⑥ 如不治疗,鼓膜会因中耳内受到感染物的积聚而穿孔 中耳炎患者常感觉到疼痛或耳内胀感,会出现轻度到中度的传导性聋,如任其发展不予治疗还会诱发别的威胁到生命的疾病。治疗中耳炎的常见方法是使用药物(抗生素)去除感染并帮助耳咽管张开,解除阻塞。如果药物不起作用,可由医生把压力平衡管插入鼓膜,帮助治疗中耳炎,并防治进一步感染。平衡管代替不起作用的耳咽管,在中耳起引流通气作用。 3.乳突炎 如中耳炎不及时治疗,它会继续蔓延到乳突。乳突是直接位于耳廓后的骨状隆起物,骨质不坚,内部结构呈海绵状,如细菌感染至乳突、就会引起乳突炎,如果不适当治疗感染将会进一步发展并引起严重后果。 乳突炎的常见治疗方法是使用抗菌素来杀死其感染的细菌,有时可用乳突切开术,此术式是把乳突切开以去除感染,对重病者需要做乳突的彻底切除并中耳听小骨及鼓膜一并切除。乳突切除术的后果常使耳道变 形,导致永久性的轻度到中度的传导性耳聋。 4.胆脂瘤 胆脂瘤是生长在鼓膜上部并侵入中耳腔的上皮囊肿,如不治疗可侵犯听小骨,此病状常与别的中耳病有关联(如中耳炎或乳突炎)。如耳膜穿孔未彻底愈合而残片脱落后形成囊肿,患者感觉疼痛并有分泌液,有的会引起耳聋,或中耳有异味。 此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其它中耳疾病相似,可用抗菌素及局部上药法,重症者需用手术治疗,如不恰当治疗,胆脂瘤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5.耳硬化症 耳硬化症是由听小骨的钙化和僵化造成,属遗传病。此类患者通常是女性多于男性,常发于青年期,早期症状为耳聋或耳鸣,耳硬化症能导致从轻度到重度的传导性耳聋。 (三)内耳常见病 感音神经性耳聋,也称神经性耳聋,是耳蜗及或听觉神经的永久性损坏。很多情况下,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起因不明,通常认为是由耳蜗损害长期积累所致,这种损害是终身不愈的。内耳的损害很少能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恢复到原有状态,大多数患者可以配戴助听器解决听力损失的问题,效果甚佳。 1.先天性∕遗传性耳聋 先天性耳聋指出生时就存在的。遗传性耳聋是由于染色体异常的原因,属于家族性遗传病,有时此类耳聋以患者成年乃至更晚些才出现,虽然遗传性耳聋不一在出生时就存在,但导致后来听力逐渐丧失的遗传基因是出生时便存在的,其结果是可影响到各个频率的轻度至重度的听力损失。 非遗传性的先天性耳聋又由多种因素造成,麻疹、德国麻疹、母亲怀孕的风疹均可导致儿童耳聋。此外,出生时低体重和早产也会造成儿童出生时的耳聋。 2.噪声性耳聋 噪音引起的耳聋是直接由于噪音污染所造成的,分两种情况: (1)长期处于强噪音中(如工厂、铸造场、铁路调车场),听力损失程度取决于噪音的强度和暴露于此的时间长短。 (2)一次性暴露于极强的脉冲噪音中(如爆竹、枪声、爆炸声等),如果声压和爆炸力足以破坏中耳系统,可能出现传导性听力损失。 噪音引起的耳聋通常最先影响高频,然后逐渐波及中低频,耳鸣的起因通常总是伴随由噪音引起的听力损失,使用保护装置(耳塞或耳罩)能防止听觉细胞的进一步损伤和发展,感音神经性耳聋一旦出现,药物和手术治疗往往是不奏效的,有可能导致耳蜗永久性损害。 3.美尼尔氏病 美尼尔氏病的综合症状为:眩晕、耳聋和耳鸣。美尼尔氏综合症引起的耳聋是一种时好时坏的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在病情进一步发展时也会影响高频听力,美尼尔氏综合症通常是由于内淋巴的增加造成的。因为内耳是负责听觉及平衡的,这两部分的感觉可能同时受到破坏,美尼尔氏综合症可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有时此病不治疗也可消失,但也可能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以至不得不作手术以破坏内耳结构。 4.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指与年龄相关的感觉神经性耳聋,虽然对听力的衰退是由于老年所至的问题还未定论,然而年龄和耳聋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耳聋到底是由于年岁的增长还是由于长期受噪音污染所致,或是由于药物及其他原因所致,目前尚为未知。这种耳聋通常会有一个逐渐的过程,由于高频听力首先受到影响,有些老年人总抱怨别人说话含糊不清,或者说话虽然够响,却不理解他人之意,时间一长中频和低频也会受到影响。 5.药物毒性耳聋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一些药物的副作用可伤及耳蜗听觉神经系统,因为这类药物对耳可产生“毒性”,称为耳 毒性药物,包括普通的阿斯匹林(此药可引起暂时性耳聋和耳鸣)。抗菌素和抗肿瘤药,小剂量地使用此类药物不会影响听力,有时为了治疗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得不大剂量地使用耳毒性药物,导致了从轻度到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受影响的主要是高频区听力,这种耳聋通常属永久性的并可能伴有耳鸣,目前无有效疗法。 (四)蜗后病变 蜗后病变指“耳蜗以上的疾病”,通常指听神经或听觉中枢通道上的病变,其中听神经瘤既多见又危险。由于听觉中枢通道的大部分很靠近或者就在大脑之中,因此蜗后病变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或混合性耳聋、中柢性耳聋,并能危及生命的几种疾病之一。 蜗后病变包括:突发性耳聋、平衡感觉失调、单侧耳聋、语言理解困难、听神经瘤及耳鸣等。耳鸣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详细介绍。听觉通道上的肿瘤通常可通过外科手术来摘除。有些疾病其实不需要等到哪里不舒服了,或者哪里痛了才发现。从平常个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能看得出来。还有从身体的器官上也可以反应出一些疾病的症状。例如看耳朵,你知道耳朵能反应出哪些疾病吗?让我们一起从 相学与健康 中了解吧!
就耳部整体而言,正常人的耳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反应机体肾精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还见于素体阳气不足的人,这类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
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因为在这个阶段,机体阴液已经严重耗伤。
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形态变化望耳的另一个内容是观察形态变化。从耳朵了解内脏健康程度,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
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
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
若耳内流脓,伴有耳部红肿热痛,听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
定位诊断就耳的定位诊断而言,人体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而致牙齿、牙龈肿痛时,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在耳垂上点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正对耳孔开口处凹陷叫耳甲腔,这个地方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血液和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对捏即可。
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
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如今的耳诊与传统的耳诊相比,加入了精确定位的耳穴内容。诊法也不再局限于望诊、触诊,染色诊法、生物电测定法等方法正在蓬勃发展。当然,望耳只是中医“望诊”的一部分,判断机体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应当结合全身的其他表现。
耳朵进水怎么办?
由于水有一定的张力,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两段,又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屏障与鼓膜之间产生副压,维持着水屏障两边压力的平衡,使水不易自动流出。有时外耳道内有较大的耵聍阻塞,则水进入耳道后更易包裹于耵聍周围而不易流出。
耳内进水后会出现耳内闭闷,听力下降,头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们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有人甚至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导致耳部疾病。
耳内进水后应及时将水排出,最常见的方法是:
1、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廊;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在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由于游泳池或河水不干净,污水入耳后引起外耳道皮肤及鼓膜感染,或耳内进水后处理不当,如不洁挖耳等,常可引起以下几种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耵聍阻塞,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
如果耳内进水后出现以上症状,应暂时停止游泳,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