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症状可兼见于多种疾病,临床较为多见。
食少纳呆,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脾胃之气健旺,升降自如,则能纳能化;脾胃之气虚或气滞,则出现食少纳呆。食少纳呆有虚实之分。实者,邪气有余,干犯胃腑而致胃气不降,包括脾胃气滞、肝郁乘脾、痰湿困阻、食积胃肠、或因热盛,皆可导致脾胃气机不畅而致食少纳呆,临床表现一派邪气有余之象,去其有余之邪,则胃气复常,而饮食自能如常;虚者,正气不足。可以为脾胃自身之虚,如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中说,“不能食者,胃中元气虚也”;也可由其他脏腑之虚损而累及脾胃,如下焦肾阳不足,火不生土。脾胃虚弱又分两种情况,脾胃阳气虚弱与阴血亏少。大抵实证多见于新病,虚证多见于久病,亦有虚实挟杂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谓:“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则刚燥,胃喜柔润也。……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判,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脾气下陷固病,即不下陷,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
指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纳是纳食,运是运化。不想吃饭,恶心呕吐,胃口饱涨或者腹泻 便秘都是消化功能障碍表现。中医药调理消化功能确有特长,包括所谓HP(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肠炎等中医药要优胜于西药。纳差的意思是食欲不振,对食物没有胃口。
基本概念:
纳差,所谓“纳”指“胃纳”,“纳差”意指食量减少。在中医范畴中归属于脾胃病,由多种原因导致。如伤食引起,常表现为嗳吐酸腐之气;再如湿阻引起,常表现为胃脘胀闷、舌苔白腻;此外消化功能低下也可以引起纳差,中医称为脾胃虚弱,临床除见到纳食减少外,还伴有食后腹胀、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大便稀薄等症状。治疗根据引起纳差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
治疗原则:
1、感受寒邪治法:散寒温中,和胃进食。方剂: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浊犯胃治法:芳香化浊。方剂:神术散合藿香正气散加减。
3、饮食所伤治法:消食导滞。方剂:保和丸加味。
4、肝气犯胃治法:疏肝和胃。方剂:抑气散加味。
5、湿热内蕴治法:清化湿热,导滞理气。方剂:黄连平胃散合枳实导滞丸加减。
6、脾胃虚弱治法:健脾和胃。方剂:异功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7、胃阴不足治法:益胃养阴。方剂:益养胃汤加减。
8、肾阳虚衰治法:温补肾阳。方剂:金贵匮肾气丸加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