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常见病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去看病都会去看中医的,因为中医主要是内部的调理,但是不是学医的人对于中医的知识不太了解,下面我分享中医科常见病有哪些,一起来看下吧。
中医科常见病有哪些1
中医科常见病有哪些
中医科采用中药治疗各种冠心病、心律失常、脑梗塞、脑动脉硬化、顽固性头痛、急慢性肾炎、泌尿系结石、男科病、脾胃病、糖尿病以及心身疾病。运用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中风、偏瘫、风湿性关节炎、哮喘等疾病,开设针灸减肥门诊,为广大肥胖患者减轻痛苦。微电脑牵引仪治疗颈椎病、腰椎增生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中医都有哪些特点
1、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
2、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
3、疾病是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的,而证则是疾病过程中典型的反应状态。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是既辩病又辩证,并通过辩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
中医科常见病有哪些2中医妇科疾病有哪些
1、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血量、血色、经质等某一方面超过正常范围所出现的症候,表现为月经提前、月经延迟、月经过多或过少等。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和出血的改变为主,结合月经的颜色、质地及全身症状,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辨证治疗,有明显疗效。
2、痛经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中医怎样治疗妇科疾病
1、气虚汗出。症见怕风吹,气短神疲,食欲不好,方用加减玉屏风散,取生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防风6克,麦冬、五味子各12克,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再加适量水煮开30分钟,连续2次,合并滤液,均分3次饭后温服,连续服用5~7天。
2、气血两虚。汗出,伴有心悸不安,面色苍白,口唇淡白。取枣皮、炒白术、生黄芪各15克,红糖、当归身各30克。煎煮方法同上,待药汁稍温时,加入红糖溶化后服。每天1剂,温服,连服5~7天。
1.感冒、发烧中药的效果快,通常一两天就能改善不舒服的症状。
2.过敏性疾病
如过敏性气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等,中医可以让过敏症状获得较好的控制。
3.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调理
目前中医仍无法根治糖尿病和高血压,但可缓解慢性病患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以提高生活质量。
4.妇科问题
如月经失调、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巧克力囊肿或肌瘤等,中医可调理改善,但要配合西医追踪检查。
5.特发性脱发、斑秃
这类疾病一般病因不明,西医不易治疗。中医从气血不足、脏腑虚损、痰湿瘀热等角度出发辨证治疗,有一定疗效。
6.产后如乳房堵塞发炎
产后妇女常见乳腺不通、发炎,硬的像石头一样,或严重胀痛无法哺喂母乳,中医可用泌乳或通乳方法来改善,保持乳腺畅通、减轻疼痛。
7.复杂慢性疾病
如慢性肾炎、风湿病、中风后遗症、肿瘤等,西医可能会采取激素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通过辨证选方,喝汤药或扎针灸,效果不错,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也小,肿瘤患者配合内服中药还可以缓解化疗的毒副作用。
8.脾胃疾病
如慢性胃炎、腹胀便溏等,一般病程较长,机理比较复杂。中医认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药帮助调节脾胃升降,必要时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调节消化系统疾病。
9.失眠
绝大多数的失眠属于功能性紊乱。往往中医会从气血、阴阳等角度出发,加以辨证的治疗,经过调理后通常患者能够有很不错的改善效果。西医通常会给患者开镇静类的安眠药物,这些药物会形成依赖,只能短期服用。
10.其他亚健康状态
有些人平时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精力不足、头晕目眩、口臭、便秘、心情烦躁等症状,虽然精神上很不舒服,但是经西医化验、拍片检查却发现不了明显的器质性异常。这些也是中医擅长的领域,可以针对这些症状选药,做到提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