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与孩子和平共处
【故事】
表弟东东要在小鸿家短住一段时间。小鸿和东东一起玩,经常会起争执。
一天下午,妈妈在厨房里忙碌,听到客厅里外公大声地喊:“小鸿,怎么又抢东东玩具了?当哥哥的要让弟弟!”
“不让不让,是我的!”小鸿声音也不小。
妈妈赶紧从厨房里出来,走到小鸿面前,蹲下来,问小鸿: “小鸿,外公说你又抢东东的玩具了。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小鸿说:“是东东拿了我的小叉车,不肯还给我。为什么外公什么事都要我让着弟弟?”
妈妈:“你刚才不是答应借小叉车给他玩吗?为什么又要拿回来?”
小鸿:“因为他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
妈妈:“那你就那样抢过来,你觉得东东会有什么感觉?”(帮孩子考虑其他孩子的感受)
小鸿:“我才不在乎他生不生气呢,因为小叉车是我的。”
妈妈:“你抢小车的时候,东东做了什么?”(帮孩子思考行为的后果)
小鸿:“他推我!”
妈妈:“那你有什么感觉?”(帮孩子思考自己的感受)
小鸿:“生气。”
妈妈:“还有什么感觉?”
小鸿:“委屈!”
妈妈:“你生气,东东也生气,你能想一个你们俩都不生气的方式来拿回玩具吗?”(头脑风暴,鼓励孩子产生更多的方法)
小鸿:“告诉你,让你帮我要回来。”
妈妈:“这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小鸿:“我可以请他给我。”
妈妈:“那样的话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小鸿:“他会说不。”
妈妈:“他可能会说不。那你还能想到什么别的办法拿回玩具呢?”
小鸿:“我可以让他玩我的红色小赛车。”
妈妈:“很好,你已经想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试试看。不过如果他不同意交换,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吗?”(假如计划不顺利,还可以怎么做)
妈妈的话还没说完,小鸿已经走到东东的身边,对东东说:“我的小赛车给你玩好吗,叉车换我玩。”
东东的头转到一边,拒绝道:“不。”
小鸿想了想,又说:“那我开赛车,看,这是赛道,我的赛场跑几圈后,你可以帮我一起换轮胎吗?”
东东眼睛一下子发亮了,二话不说把叉车给了小鸿,两个小家伙迅速又玩到了一起,不一会儿就听到了他们的笑声和叫声。
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如何通过沟通协商来处理同伴间的争端和冲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课题。进入青少年期后,同伴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父母,因此在早期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有着现实而迫切的需要。
当孩子遇到与同伴争执时,如果可以自己解决,不妨让他们自己去“练练兵”,探索在人际世界中该如何相处。倘若发生了较大的冲突,孩子还不具备解决能力(如文中的例子),家长可以用下面几个步骤引导孩子学习掌握社会交往能力:
1.首先得了解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其实孩子之间的大小纠纷也不好处理。哭的孩子不一定吃亏,抢东西的孩子也未必一开始就无理。传统中国社会多通过“长幼有序”来要求孩子,“大的要让小的”这样的台词会经常出现在“维和”的家长嘴里,但这可能让低龄孩子产生“被特殊照顾”的优越感,也会让大的孩子感到“委屈”和“不公平”。文中的外公正是用“让弟弟”来要求小鸿,如果妈妈没有了解事情原委就附和外公的批评,小鸿可能会加深对成人群体“仲裁不公平”的感受,对东东也有更大的愤怒。
也有些家长会用“折衷”的方式来处理,让孩子各退一步(“哥哥要让给弟弟,弟弟也该尊重哥哥”)来解决问题,甚至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玩具归属(谁“抽中”,谁就可以先玩),前者容易陷入道德说教,缺乏解决问题之道;后者操作性虽强,却对公平协商无益——有些小朋友因此学会了不管有没有理先抢再说,抢不到还有“抽中”的机会。
2.帮助孩子体察别人的感受。
在遇到孩子们“争抢”玩具的时候,家长们通常会制止孩子的行为或要求道歉,“不要和弟弟抢”或“快和弟弟说对不起”,但很少借这个机会让孩子体察他人的感受。运用成人的权威或许能暂时制止孩子们的行为,或强迫孩子“言不由衷”地道歉。若孩子缺乏对他人内心感受的体察,无助于真正内在地提高亲社会行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