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使得孩子们满心期待的寒假变成只能待在家里“宅家”的居家隔离假期。落空的游玩计划、无处安放的那颗好动的心、日积月累的无处释放的动力都会让幼儿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应。我们要敏感的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及时的、有针对性的为幼儿筑起心理防护堤坝。
当幼儿出现这些情绪和行为时,我们就要提高警觉了。
__1.情绪控制能力变差
情绪起伏变化大,无缘无故发脾气、大哭大闹。欲求不满时容易大哭大闹等。
__2.焦虑
长时间的待在家里,无法外出玩耍活动,幼儿内在的能量无法尽情释放,由此表现出焦虑、烦躁的情绪。当幼儿的情绪无法被家人理解时,或家人表现出焦虑、烦躁情绪时,会加重幼儿的焦虑情绪。
过量的疫情信息使得幼儿情绪紧张,幼儿会出现不断提问家长来打消自己的焦虑。
__3.社交能力变化
与家人的相处模式发生变化。比如:幼儿对长辈缺乏尊重、与兄弟姐妹之间容易发生争抢、冲突等。
接待他人时的表现反差明显。比如:原本热情开朗的孩子变得不愿接待他人,有抵触客人到访的行为或躲在父母身边,不愿离开父母的行为等。
当我们意识到幼儿的心理需要我们细心防护时,我们能做什么呢?
1.大人要保持情绪的稳定
父母的情绪会对孩子的情绪产生影响,父母稳定的情绪,是孩子的情绪稳定的最有力帮助。父母首先不要过度焦虑和紧张,深呼吸,调整好,平复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营造安全、和谐的家庭氛围,保障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2.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尽管是放假在家,但也要保持与平时上学时一致的规律作息。规律的作息是稳定生活的保证,也是稳定孩子心理的重要方式。
3.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孩子的情绪出现变化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和产生原因,从而让孩子能够觉察、识别、接纳自己的情绪。当孩子识别、接纳的情绪越多,就越可以逐步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才能更进一步的与他人沟通,才能想办法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
倾听是一种有效的支持孩子表达情绪方式。家长首先耐心倾听孩子的表达,不要打断,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我正在听”的表示,如点点头、温柔的注视或抚摸、跟孩子表达“然后呢”、“嗯”之类的回应等。在孩子说完之后再逐步引导孩子识别、接纳自己的情绪。
4.避免信息过载
在分享信息或者回答孩子关于疫情的疑问时,要用孩子可以听得懂的方式来讲解必要的信息。在描述和解释相关的知识和现象时要注意传递积极乐观的信念,告知孩子我们已经为防疫所做的努力,并对此充满信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