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即将把孩子送入幼儿园的家长来说,从“家”到“幼儿园”的距离,每迈出一步都充满很多不安。
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怎么办?孩子腼腆,不能和其他孩子很好相处怎么办?孩子遇到困难,不懂得向别人寻求帮助怎么办?6月2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太原市育红幼儿园的潘宏音老师,请她为大家梳理宝宝入园前要做哪些准备。
心理准备
家长多和孩子说说幼儿园的趣事,让他们对幼儿园产生美好的向往,激发想要上幼儿园的愿望。
可以借助绘本,让孩子了解幼儿园生活。比如绘本故事《幼儿园的一天》《我爱幼儿园》《魔法亲亲》《阿文的小毯子》《汤姆上幼儿园》《小魔怪要上学》《大卫上学去》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积极的心理暗示更加有益。千万别说“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之类的话,这可能会让孩子潜意识反感幼儿园,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在和孩子谈论幼儿园生活时,注意提问技巧,尽量以开放性问题为主,不要设置负面暗示。比如:“今天在幼儿园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发现了哪些新玩具?”“发生了什么样的趣事?”
创造交往的机会,多与身边的小朋友交流互动。平时应鼓励孩子走出家门,接触外面的世界。鼓励孩子和身边的同伴,特别是已入园的孩子交往。
能力准备
帮助孩子调整生活作息。入园后,孩子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家里和幼儿园生活节奏的迥异。提前在家进行“实战演习”,能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比如,在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后,和孩子一起把一日作息表设计成生动、有趣且易于孩子理解的图画形式贴在家里,这样一来,既能帮助孩子培养时间观念,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午休的习惯,既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又是孩子下午活动的重要保证。
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自理,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帮助他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比如:在幼儿园里,孩子都是用小水杯喝水的,建议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保持一致,尽量用水杯喝水,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双手协调能力;进餐时,可以让孩子坐在餐桌旁,多鼓励孩子自己吃饭,不挑食、不厌食;教孩子辨认衣服的正反面,让孩子学会脱衣服和鞋子。独立如厕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它关乎孩子自尊心的建立,能够独立如厕的孩子,入园后会更从容,过渡期更短。所以,平时尽量在提醒孩子该上厕所、帮他穿脱裤子时,让孩子学着自己来,这是他长大的第一步。
引导孩子大胆表达需求。当孩子来到新的环境,或许会不习惯、不适应,因此,教会孩子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多和孩子讨论幼儿园里的场景,教他学会表达自己需求和意愿,让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地表达出来。比如,想上厕所时要说“老师,我要小便”,身体不适时要说“老师,我不舒服”等。
生活准备
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一个可爱的小包,放置幼儿园的备用衣裤。别看只是一个小书包,却代表着一种仪式感。一方面小书包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象征。背上小书包会让孩子知道“自己要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生活充满期待。另一方面,小书包是孩子初入社会的“专属物品”,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喜悦的同时,初步培养孩子们照看自己“专属物品”的责任感。另外,再为孩子们准备可爱的名字贴,和书包一样,会让孩子有一种“仪式感”与“专属感”。同时,在幼儿园里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名字贴”,如:书包上、衣服上、被褥上等等,有了这些,更便于孩子和老师的辨认。同时,“面料柔软、适当宽松、方便穿脱、便于自理、穿着舒适、卫生安全”的衣服更是必不可少的,便于孩子在园的一日活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