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父母大都会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如何夸奖孩子才能够让孩子在这样的表扬当中把自己好的行为形成一个固定的行为模式是很多家长所头疼的,尤其是如何才能够让我们的宝宝不在鼓励当中形成骄傲和要挟家长的手段也是很多年轻父母所欠缺的能力。
对于孩子的鼓励表扬其实是很需要技巧的。曾经有一位妈妈和我说,我经常夸奖孩子很听话,很乖,但好像孩子并不以为然。这是怎么回事?
一、对于年幼的孩子我们父母要注意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而不是表扬他的人格。
孩子很小的时候对于家庭当中的事务性工作很有参与意识,很多孩子会模仿大人去倒水、扫地、抹桌子,当然父母看到孩子这个稚嫩的行为更多的是觉得很欣慰、可爱,但往往我们会这样夸孩子:哎呀,宝贝真乖,真懂事。
但其实,在孩子幼小的内心当中,他只知道乖和懂事是爸爸妈妈所喜欢自己的一个东西,但是他为何被称为乖和懂事,孩子内心是比较混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可以给与孩子更为细致的表扬。比如:宝宝知道帮助妈妈擦桌子,看到妈妈很累知道帮妈妈干家务心疼妈妈,宝宝真的很乖,很棒。再比如,今天宝宝见到陌生人主动打招呼问候,家长给予表扬时着重细节的表扬:宝宝主动问候阿姨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爸爸妈妈为你骄傲。
让我们的宝宝知道自己被肯定的到底是什么细节,这样反复的强化才能够帮助宝宝固定一些我们所希望他们有的良好习惯。
二、表扬不一定要用物质作为鼓励手段
我们很多父母为了能够让宝宝的好行为能够成为一个固定习惯,喜欢用物质作为奖励。比如好好吃饭就可以吃冰淇淋、乖乖睡觉就给买小玩具、听话上幼儿园就有新衣服或者好吃的零食等等,甚至很多家长对年龄稍微大一点的有金钱概念的孩子用现金作为鼓励手段。
不是说这个手段不恰当,但如此容易让孩子摸到家长的行为规律,并且以我听话作为交换欲望需求满足的手段。如此一来,不买新衣服就不好好上幼儿园,不给动画片看就不好好吃饭,并且随着父母的妥协,这种要求还会升级。
在孩子的发育成长过程当中,其实有很多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成为父母奖励孩子的好方法。要善于发现和运用心理需求的满足点作为奖励手段。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其实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注、认同和游戏的陪伴。其次才是物质需求的满足。这时,我们可以把动画片变成:妈妈会给宝宝讲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宝宝也可以讲一个好听的故事给妈妈。把买好吃的东西变成:幼儿园放学爸爸会陪宝宝去小公园玩滑梯和秋千。把小玩具变成用家庭光荣榜、小红花来呈现每个人的成绩等等。
三、及时表扬、过期无效
曾经有一对年轻父母问我:柏老师,前几天我下午下班到家,孩子爸爸告诉我今天宝宝午睡前主动把自己乱七八糟堆放的玩具都放回盒子里。当时孩子爸爸觉得孩子很乖,但他着急哄孩子睡觉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我听了觉得孩子应该受到表扬就过去抱起孩子又亲又表扬,但孩子几乎没有什么反应,是不是孩子有受伤害的感觉呢?
对于宝宝的表扬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东西就是表扬的时间点。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对于自己的情感和需求的控制是几乎没有的,想要的东西都要即刻满足才能够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孩子在幼小的时候注意力是很容易转移,对很多事情的感受记忆是比较弱的。针对这样的特点,年轻的爸爸妈妈要注意,当我们的宝宝有一个值得表扬的行为的时候,要做到及时关注,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这样孩子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因为获得了良好的内心荣誉感而对这个行为有更深刻的记忆,才便于孩子为了更多的获得荣誉感而主动的复制这样的行为。如果过了很久才给予这个积极行为回应,宝宝内心需求的窗口已经关闭,对于自己那个行为自认为的兴奋点也已经错过,表扬的效果自然不佳。甚至还有可能因为当时没有获得表扬而产生委屈的感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