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优秀能力的孩子,才能真正实现父母所期望的“自由、快乐地成长”。作为年轻家长,孩子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发展应特别关注。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他各种能力不断获得发展的过程。在儿童早期成长阶段,各项基本能力发展得越好,相应地他的心智也会发展得越好。而且,儿童能力的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难度会逐渐增大,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创造相应的条件来帮助孩子及时锻炼、提高他的基本能力尤为重要。
一、认知能力
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开始接触、认知所处的客观世界。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父母应通过有意识的创设环境与条件来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更多、更积极有意义的认知活动有助于孩子大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紧密而丰富的连接,大脑神经细胞连接越好,孩子今后接收信息的效果就越好,处理及输出信息也会越快,也就是我们常人所说的更聪明。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完成相应的常识认知。
1-2岁的幼儿应该能认识常见的生活物品、三种基本颜色及形状;
3-4岁的幼儿应该建立对5以内数字的基本认知,能认知物体的轻重与长短,声音的强弱;在空间概念方面,能认知上下和前后,5-6岁的幼儿应该认知大部分的生活常识,空间概念方面能认知左右,自然常识认知方面能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以及四季的特征等等。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获得这些常识认知的能力,是需要家长通过大量的亲子互动游戏、引导孩子逐步积累来实现的。
常识的认知能力往往作为考察儿童智力是否正常发展的重要依据。如果一个3岁多的孩子还不能辨识基本颜色和形状,5岁的孩子还不能判断公鸡是否会游泳,6-7岁的孩子无法正确的分辨左右、认识四季,那基本可以判断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比较欠缺的,其影响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不足,对孩子获得独立学习或生活能力将造成很大障碍。
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父母最关心的一项能力,很多家长都把孩子能否正常表达语言视为孩子心智发展是否正常的主要依据。如果说认知能力是孩子大脑输入信息的能力,那么语言则是孩子大脑输出信息的能力体现。能够正常输入和输出信息,大脑的运转状况才会正常。因此,在孩子各个年龄阶段帮助其获得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责任。
通常来讲,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个大致的参照依据。9-12个月大的幼儿会有意识的叫妈妈、爸爸,能说两三种常见物品的名称;13-18个月大的幼儿具备简单语言的模仿能力,会表达家人常说的3-5个字的短语;19-24个月大的幼儿喜欢跟着成人学唱简单儿歌和童谣,而且主动性语言开始增多,比如“妈妈,这是什么?”25-30个月大的幼儿能使用简单的名词、动词、代词和形容词,会用语言表达说出各种常见生活物品名称,6个字左右的短句能清晰表达,会提多种问题;31-36个月的幼儿能口齿清楚的背诵多种儿歌童谣,能说8个字左右的短句,能积极回答问题和提问。4岁左右的幼儿已经开始具备较全面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和他人进行独立、完整的交流。
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滞后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儿童早期语言能力发展不足往往是因为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障碍。一个是生理因素。一些家长对幼儿的照顾过于精细,1岁多了还是一直喂养幼儿软食物,比如牛奶、稀粥,水果也是捣成糊状来喂孩子,导致孩子口腔肌肉长时间得不到应有的咀嚼锻炼,肌力不足,到了要说话的时候一开口就口水直流……另一个是心理因素。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往往会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言来表达。一些对孩子照顾过度的家长,很少去关注孩子心理需求转化出来的肢体和语言动作,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定时给孩子穿脱衣服、喂养食物,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也没有抓住机会激发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而是“心领神会”地主动提供帮助来满足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没有了语言表达的动力,语言能力发展自然就滞后了。
一些在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未尽到家庭教育责任的家长,在面临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时候往往会拿这样的借口来自我安慰:某某孩子三岁多才开口叫爸爸妈妈,某某孩子五岁多才会讲话,你看他现在不也是挺聪明的。不可否认,个别孩子早期语言发育迟缓后来能正常表达的情况,但我们遇到更多的情况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滞后带来的是智力发育迟缓、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后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