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里讲心智的发展,更多的是讲孩子的认知,包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社会认知、自我认知。了解孩子的心智发展规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另一方面,我们作为父母的可以有针对性地促进孩子心智发展。
出生~2岁 -- 认知发展
孩子出生时,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混元的,想起来很像世界的开端那些神话故事。他甚至还没有真正的自我感,他会通过大量反复出现的信息实现记忆,并且基于这些记忆开始有了对混元世界的认识。有个理论说,孩子不哭就抱、哭就放下。这种说法,我认为是严重高估了孩子最初的心智能力了。这个时候的宝宝,哭是自己内心感受的自然表达,他们还没有能力明白自己的表达。这时就开始训练孩子的“表达”,是非常错误的。
慢慢地,孩子会吃手吃脚了,把一切能放到嘴里的东西尝尝。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嘴来发出动作,并通过身体感知来得到反馈信息,然后开始有了最初的“自我”的感知。以前我们的一些传统,比如把孩子包得紧紧的,动不得,就是错误的,这妨碍了孩子的感知。
这段时期,感觉是他一切信息的来源,因为他们还没有出现想象这样的心智活动的能力。照顾他的人要尽量稳定,生活的物理空间也最好相应稳定,让孩子自由感知是非常重要的。
2岁~3岁 -- 人格发展
经过前两年对复杂世界的感知,到2岁左右,孩子开始认识世界了,明白客观世界是静态稳定的,对自己的感知和认识也有了一个基本和完整的了解。这时,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已经具备了,他们的愿望会空前膨胀,他们会开始坚韧不拔地尝试,试图做出改变世界的努力。于是就有了相应出现的各种自我中心的表现,也是我们通常说的“Terrible Two"、"Horrible Three"。
这个时候,孩子对自己的认识空前膨胀,同时对害怕和恐惧的情绪能力也相应发展,到了可以通过想象来让自己感觉到害怕的阶段了。因此他们既需要明确的界限,即什么是不可以的(告诉他们的“不可以”必须简单明确),同时又需要很大的探索空间,来保护他们达成目标的热情,这对将来孩子可以坚持不懈实现自己梦想是有帮助的。
同时,孩子也会越来越依恋妈妈。从心智发展来说,孩子是首先了解了妈妈不管在不在我眼前,她都是存在的。她才会哭闹,希望“在我想妈妈的时候,她应该立即出现在我身边”。这些希望如果不能实现,就会困扰自我中心期的孩子们。所以尽管我们看到孩子有哭闹行为,其实他们身上承受的疼痛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如果我们这个时候给孩子更多的理解,会更容易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心智。
3岁~6岁 -- 社会性发展
接下来几年,孩子会经历“去自我中心化”,也就是漫长而艰苦的社会适应性发展的过程。去自我中心化初始阶段,孩子与成人社会的矛盾会越来越尖锐,所以3岁到4岁,他们的抗争能力、探索能力都比较旺盛,对父母的“管教”需求也比较旺盛。
感觉记忆
3岁开始大约到6岁,孩子的认知更多是通过感觉来建构的。通常我们说的记忆有三种,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年幼孩子的感觉记忆,是我们成年人的8倍。这个大容量的感觉记忆,是孩子积累大量最宝贵智慧的基础,这就是认知的结构。比如那些发现世界规律的大师们,他们的“发现”,很多时候是对世界规律的认识,这些规律本身就是存在的。所以早期对自然世界的感知能力是能够帮助他们将这个世界的秘密(规律和结构)以图示的形式存在大脑中的。简单地说,很多大师的发现,都与学龄前对世界的感知有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我们要有保护孩子感觉的意识,要理解孩子这段时期会有很多事情想要尝试,去看、去听、去感觉。他们会去捡石头、捡树枝,有时候还要尝尝。这时,我们需要鼓励,稍微放宽一下自己的尺度更好。另一方面,在给孩子回应时,多从感觉着手,比如问孩子,你听到了,你看到了,你感觉到了。。。这样会帮助孩子将感觉信息化、心智化。
目标具体化
这个阶段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孩子的目标逐渐具体化,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愿望要实现,比如“我要吃棒棒糖”、“我要这个泰迪熊”等等。而且他们还不擅长语言,而是直接用行动“说”(比如,哭闹、动手等),所以他们的愿望很容易受阻受挫。作为父母,需要重视的是对孩子愿望的理解,这个努力将让孩子受益终身。因为解读孩子的愿望,一方面帮助孩子将愿望具体化、语言化,一方面是肯定孩子有愿望是好的。这样孩子将来会更容易明确自己的梦想,并进一步坚定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相反,如果小时候这种品质受挫,成年后他们一旦有梦想,自己内心就会出现很多否定的声音,让他们停滞不前。
比如当孩子哭闹说,一定要吃棒棒糖,不要直接说不可以,而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象一下,“啊,要是可以吃好多棒棒糖,这个感觉一定特别美。那我们把愿望记下来吧,等到周末我们去买棒棒糖。” 这样,既有了界限(不是每天可以吃棒棒糖),也让孩子的愿望得到肯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