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A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带着6岁的儿子去上课外兴趣班。我儿子遇到了麻烦,当时老师正在帮助其他学生。他没有及时得到帮助。他向助教求助,但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于是忍不住发脾气,哭了起来。老师千方百计劝说无效,把我叫了进来。我一看到那一幕,就怒不可遏,又气又羞。我把孩子拉过来,在他背上重重地拍了一下。我忍不住骂他,“丢了真可惜。做不到就哭!”孩子哭得更厉害了,老师过来劝我。我觉得更丢脸了,课也没上完,就把孩子接回家了。
事后想来,我很后悔当时的所作所为。这有多伤我孩子的自尊心啊!其实在家里,他偶尔会发脾气,会哭。我可以耐心引导他,倾听他的诉求,给他时间冷静下来,和他一起想办法解决。但是那天的场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我问朋友A: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你熟悉那个场景吗?你当时的情绪感受从何而来?你们之前认识吗,包括训斥孩子?
朋友A说,她记得小时候如果在外面哭,妈妈会生气地打骂。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她觉得很丢脸很丢脸,她要回家哭!所以她从小就有一个信念:在别人面前哭是一种耻辱!那天的场景简直就是场景的重演,我却让这种伤害再次发生在儿子身上!
朋友的故事,不知道有没有你的影子?总之,我真的在里面感受到了类似的体验。A的朋友场景反复背后的深层原因,与她童年的育儿经历密切相关。
如何看待你过往的经历呢?美国人际关系神经生物学家丹尼尔·西格尔(DanielSiegel)在他的《由内而外的养育》一书中告诉我们:一个人如何反思自己的童年,成年后如何看待童年经历,可以很好地预测他的孩子能否健康成长。
如果你小时候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同样的情况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唤醒你记忆中强烈的无助、绝望、恐惧、被遗弃的感觉,让你难受。
所以,过去未解决的问题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个人生活和亲子关系。丹尼尔·西格尔(DanielSiegel)通过对人类大脑神经元的研究发现,真正促进神经元之间建立独特连接并塑造每个人独特大脑结构的,是我们的亲身经历。
过去的经历让大脑神经元做出反应,在大脑中创建新的连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大脑中的两个主要连接形成了两种记忆,即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是一种早期的非语言记忆,从出生起就存在,并且会在人的一生中一直活跃。内隐记忆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智模式”。通过建立心智模型,大脑可以对重复的经历做出反应。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很难做出理性的决定,更习惯于根据以往的经验行事。由于过去的创伤经历,在现在唤起的痛苦经历往往会让人感到迷茫和难以承受,导致父母将这种无助和烦躁归咎于孩子,从而对孩子造成伤害,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内心的诅咒,不让过去的经历继续影响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呢?
1。思考行为的深层原因。
说到育儿,有时候我们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并不是因为孩子的言行,而是因为我们自己小时候被养大的内心体验。
了解我们的经历,了解过去是如何影响现在的,我们就能和孩子建立起他们成长所需要的自然稳定的亲子关系。当你的孩子让你生气的时候,其实是孩子的行为激起了你的伤口,让你感到愤怒。
比如孩子吃了一颗糖,你就觉得担心,因为你觉得吃糖会让孩子蛀牙。可能小时候,你很想吃糖的时候,父母不让你吃,让你觉得难过,觉得不被爱,所以在你心里留下了“小孩子不能吃糖”的深刻印象。
让你的内隐记忆显形,回忆过去经历中“自动”的部分,对于加深你的自我理解,强化你与孩子的关系至关重要。
2。倾听你内心的声音。
当我们意识到孩子激怒我们的行为恰好是我们自己不被认可的行为时,我们能接受这部分的自己吗?你能诚实地对待你的成长经历,并把它们视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吗?
对你的旧伤说“你好”。如果你不去抗拒,不去强行消除它,让它留在那里,它就能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无法改变童年发生的事情,但改变我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是关键。把我们自己从过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生活。
3。做一个情感记录手册。
当你因为孩子情绪波动而生气的时候,要冷静下来,如实记录这种情绪和场景。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通常是孩子的几个固定行为引起了你的情绪波动。
我们要保持自我反思和自我认知,避免历史的重复,或者过度补偿童年缺失的部分,注意到这一点并牢记在心。
我们这一代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有个人成长中没有自己解决的问题,都会通过养孩子来体现。既然找到了问题的源头,就要做问题的终结者,避免问题的永久化。养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用爱来养育自己,这样才能获得自己人格的成长。也许这就是过去的经历带给我们人生的终极意义。在育儿中,你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