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跟我说:“宝宝这么小,大小便只是个粗活。孩子长大了,不会记得我的辛苦。还不如等他们大一点再陪陪他们,不值得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从国际知名医学期刊《儿童疾病档案》4月刊上找到了答案。
大约20%的婴儿在一岁前会有一些难以抚养的问题:过度哭闹、睡眠障碍、喂养问题等等。这些宝宝往往表现出焦虑不安,不能适应变化:比如半夜醒来后难以入睡,或者不能接受新的食物。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历过这些烦恼。
难养的婴儿vs.有越轨行为的孩子
虽然这些棘手的育儿问题可能只是暂时的,但有些孩子长大了,这些行为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婴儿表现出各种难以抚养的行为,将直接导致儿童时期的行为偏差。
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学者们收集了二十二篇文献,分析了1935个婴儿的数据,试图找出难养婴儿与行为偏差儿童之间的关系。
所谓难养的婴儿,包括哭闹、睡觉、吃饭:比如婴儿经常无缘无故地大哭,很难安抚,尤其是三个月以后;或者宝宝不容易入睡,六个月以上仍然整夜睡不着;还有拒食、呕吐、进食量少、吞咽困难等问题。
至于孩子长大后的行为偏差,有三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内化行为偏差,外化行为偏差。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定义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焦虑、抑郁、退缩等是内化的行为偏差;攻击、破坏、欺凌、暴怒等等都是外化的行为偏差。
研究表明,一岁前难以抚养的婴儿长大后与外化行为偏差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内化行为偏差有中到弱的相关性。困难养育行为是最重要的一种,与上述三种异常行为有关。睡眠障碍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关系更大。虽然过去的研究表明,三个月以内的婴儿哭闹与儿童行为偏差没有相关性;但这项研究表明,即使在三个月内,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何解读这种相关性?当然,基因本身也发挥了作用。然而,大多数专家认为,新生婴儿在这一年中与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宝宝习得的气质和理性认知的构建才是更重要的关键。这也可以解释一些孩子的行为偏差,从他们的家庭背景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比如单亲、隔代教养、照顾者本身的情绪不稳定等等。
所以,照顾宝宝不仅仅是大小便的问题,而是培养孩子未来行为模式的关键时期。如果宝宝出现了抚养困难的问题,不应该归咎于宝宝本身,而应该积极寻求帮助,找出症结所在,改善家长自身与宝宝的互动模式。
俗话说“三岁就长大了。”这项跨越20年的研究告诉我们,不仅如此,你还会在一岁时长大。身心健康的照顾者带出来的宝宝不仅有气质,还会沟通,未来身心发展稳定健康。谁敢说在家带娃是没出息的“粗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