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总人口数量的一半。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成,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然而,在中国古代就很少发现有近视眼的文人学子,为什么古代文人为何少有近视眼呢?
有人说,这是由于古人苦于没有解决的办法,害怕被别人发现受到嘲笑,所以他们自己也少敢于对外承认自己患了近视看不清东西。所以,他们就这样推断,中国古代很多的文化名人其实都是大近视,这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窥出一二。比如说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明证这两位老兄近视程度的重要证据:若非近视眼,明月光怎会看成地上霜?路都差点找不到?当然,这仅仅都是一些论证并不严密的笑话,是不能当真的。至于李白和陆游的眼睛是不是真的是近视,那是一个历史问题了。
近视眼的过程是这样。
长期看近处――感觉视疲劳――看到停不下来――混合性近视――真性近视眼。
而古时候能符合这种条件的一般都是读书人,而且是能稳定读好多年的那种。
以前士农工商的阶级顺序我就不说了,古时候的识字率也是低到吓人。
现代人用眼过度情况比古人要严重多了,所以近视眼在古代不是个太严重的事儿。
那如果得了近视眼咋办呢?在中医里管这毛病叫‘能近祛远’症。简而言之,这是病,得治,中医是有很
多明目的法子,各种药方和针灸什么的。但喝来喝去作用也不大,每天被扎啊扎的,都快给扎成筛子了。
(你听说谁喝中药把近视给喝好了吗?如果有,赶紧去申请诺贝尔医学奖。)说以说,古人如果得了近视
眼咋,那就真的就只能忍着。
从医学上来看真性近视是只能通过近视手术矫正.
幸好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近视手术来治疗近视,近视患者也从此迎来了曙光。
这个问题真的更像是小学听过的笑话,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难不成是因为没有见过古人戴眼镜?就算是古人,大家的身体构造也都是一样的,如果用眼不当,又怎么会不近视呢!
现代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伏案工作、查看电子设备,所以近视率很高,放眼望去没有眼镜的寥寥。而古代人教育程度低,往往没有特别多的机会来长时间近距离的使用眼睛,更没有电子设备对眼睛的损伤,所以首先近视率要现代人要低很多,其次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医并没有对近视的机理做出探索,由于缺少解剖学的基础,对于近视现象的解释往往归于精神层面,归结于精神不集中,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近视者的人数。
我们试想一下,作为一名苦读经书的科举应试者,在古代那样恶劣的照明条件下熬夜读书,又怎么可能不近视呢?除了读书人还有精细的手工业者,比如绣娘、裁缝、鞋匠、帽匠、雕工,或者从事大量文字工作的僧侣和官员,都可能因为用眼过度而近视,夜晚持续工作可以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如明代冯梦龙的《广笑府》中有一首嘲笑近视的打油诗:“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可见古人近视者的窘态与当代并无分别。
而真正的可佩戴眼镜直到 15 世纪才经海路传入中国,当时音译阿拉语“alunwainat”唤作“叆叇”。比如万历年间,田艺蘅在《留青日扎》中说“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日:‘此叆叇也。’”;又有张自烈在《正字通》里明确说明“叆叇即眼镜”。
明永历年间仇英绘《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兑换金珠的老者明显戴着一副老花镜
明末的杭州已经是中国的眼镜制作中心,已有专门讲制作镜片的《镜史》。雍正年轻时就近视,戴了康熙御赐的眼镜才视力清明,大大提高了批阅奏章的效率,乃命造办处配了 35 副各式眼镜随处安放,随用随拿。
不过眼镜在古代都是昂贵的奢侈品,都需得有些身份才用得起,普通人得了近视就只能忍着。所以看不到古代人戴眼镜就说古代人不近视岂不是有些荒唐?
古人为何少有近视眼呢?对于这种现象,有人总结出5个原因:
一、古时候大部分人不认字,也没多少人读得起书,书香门第毕竟是少数,所以因读书而损耗眼力者少。
二、古人书写用的是毛笔,比较长,眼睛距字的距离较远,写的字也相对大些,客观上起一定的预防近视作用。
三、古人读的是私塾,没有现在的黑板,不会产生看黑板困难。
四、古人的生活节奏慢,交通以骑马与步行为主,不用担心交通安全,所以患近视眼的危害就小。
五、古人没有眼镜,尽管看似不利,但客观上能防近视度数加深,所以近视的危害就很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