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可谓琳琅满目,
药物多达几十种之多,现把这些药物归类介绍如下。 第一类 是血管扩张药(如潘生丁等)。过去认为只要药物能使脑血管扩张,便可以使血液从堵塞的血管中多流些过去。近年来却发现,扩张血管药非但做不到这一点,还会使病变部位的血液反流到健康的脑组织里去(此称为脑内盗血综合征 ),所以已不主张用此类药。第二类是改善微循环、扩充血容量的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目前此类药用得较多,但是有心脏病的病人应慎用,否则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第三类是溶解血栓的药物(如尿激酶等)。应用此类药如果能达到溶解栓子的目的是最为理想的,可是全身静脉用药时往往需要大剂量,有时会造成出血的危险性。现在多向病人推荐使用介入治疗,就是通过导管把药物直接注入梗死的部位来溶解栓子,但采取此治疗方法的前后都要做一次脑血管造影,这本身就又有一定的危险性,何况介入治疗要求病人在得病后6小时内进行,有时往往已错过时机。 第四类是抗凝治疗(如肝素等)。这类药物能防止血液凝固,但使用时要每天查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条件较差的医院无法进行。此外抗凝治疗也有出血的危险性。 第五类是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等)。这类药物可以防止钙离子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起到轻微扩张脑血管,保护脑细胞,增加脑细胞利用氧和葡萄糖等作用。 第六类是防止血小板凝聚的药(如阿司匹林等)。血小板的凝聚往往是脑血栓形成的开端,如果能有效地阻断血小板的凝聚,也许能防止血桂进一步形成。目前这类药物在世界上应用得十分广泛,但与其说是作为治疗药物还不如说是作为预防药物更为恰当,因为脑卒中的急性期使用这类药物效果并不理想。 第七类是中药。中药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淤,现在在国内应用极其广泛,不仅有口服药,还有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药,使用很方便。现在有些病人和家属认为中药安宫牛黄丸是脑卒中的“特效药”,但从安宫牛黄丸的成分来分析,药物具有退热、镇惊和开窍作用,对意识不清、高热和抽风的脑卒中有效,而对其他类型就不一定有效,所以还不能笼统地称其为“特效药”,应当根据脑卒中的辨证施治原则来用药。 从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来看,这七类里还不包括没有入类的。可见药品之多。但从另一方面也可看出,缺血性脑卒中还没有真正含义上的特效药,很难说有某一类药物对所有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都有良效,因此医药部门都在大力开展研究,希望能开发出疗效更好的药物。(1)降压药,对脑血管病人降压药的使用原则之一是平稳、缓慢降压,过快过度降压常导致脑缺血症状加重。(2)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而小剂量使用则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它是最便宜又有效的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如果我国所有高危人群都合理使用阿司匹林,每年可减少100万人死亡。但目前的情况是我国阿司匹林的使用率非常低,如脑卒中和冠心病人长期服用者不到15%,而且所用剂量普遍偏低。最佳维持剂量是每天100毫克,我国门诊病人约3/4每日用量不到75毫克。(3)其他抗血小板药,如氯吡格雷、抵克力的等,调脂药,华法令等抗凝药,活血化瘀类中药等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过程中,尽管通过溶栓、介入等治疗可以疏通大血管,但并不能改善
微血管的损伤,导致血液无法顺利运送到缺血的脑组织,患者的症状也得不到改善。
保护微血管,除了应注意合理膳食、适当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外,还应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有效药物。作为临床常用的心脑血管病防治药物,通心络胶囊能够通过三种作用来保护微血管。一是降低血脂,防止微血管的内皮损伤;二是增强微血管内皮细胞抗缺血能力和抗冲击能力,使其能在大血管疏通之后仍然维持正常的血流通路,供给心脑营养;三是促进心脑梗塞区域的微血管新生,也就是为梗塞区的心脑组织建立新的血液通路,输送营养,从而加速有效减小脑梗面积,让脑梗患者更快地恢复,防止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