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1型糖尿病?国家对1型糖尿病人特殊照顾吗?

宝宝妈妈2023-08-01  37

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病友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病因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没有照顾

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参考资料:武警广西总队医院糖尿病治疗中心

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血糖长期处于一个很高的状态,从而引发的一种病症。现在医学上糖尿病的分类主要分为两种,第1种是一型糖尿病,第2种就是二型糖尿病。这两种糖尿病虽然症状都非常相似,但是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01.两种糖尿病的起因不同。

一型糖尿病的起因大多是由于遗传因素所导致的。所以患者的体内的胰腺细胞遭到破坏,导致他们体内的胰岛素严重缺乏。我们都知道,如果人体内的胰岛素严重不足时就会产生酮症酸中毒的症状,会直接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一型糖尿病必须及时对体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而二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错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所导致的。这些糖尿病患者都有高糖和高盐的饮食习惯,特别在糖分的摄入量这方面,二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它的食用量。

02.糖尿病患者的人群不同。

一型糖尿病患者的人群主要以青少年为主,但也不能排除少量的中老年一型糖尿病患者。因为一型糖尿病与二型糖尿病的病理完全不同,一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所导致的,所以这种类型的患者很早就确认了糖尿病的病症。而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而且它属于一种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其实不管是一型糖尿病还是二型糖尿病,他们都是无法根治的。虽然他们的属性不同,但是在本质上都属于胰岛素缺乏的病症。

03.治疗方法不同。

就目前的医学水平来看,一型糖尿病患者只能使用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法。而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像普通的二甲双胍、格列本脲都可以用来治疗二型糖尿病。建议这类的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初期的时候,不要先服用进口的降糖药,尽量先服用一些普通的降糖药。因为降糖药在本质上都属于化学药物,化学药物长期服用之后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抗药性。

绝大多数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多见于青少年,任何年龄皆可发病,肝炎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接触某些物质,如灭鼠药、牛奶等,都可能会诱发1型糖尿病。

一、主要病因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1型糖尿病的亲属发生糖尿病的机会显著高于一般人群,有一定的遗传性。对1型糖尿病的单卵双胞胎进行长期随访,发生糖尿病的双胞胎一致率为30%~50%。遗传学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是多基因、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诱发因素

1、某些病毒感染可能增加1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如肝炎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等。

2、接触某些物质,如灭鼠药、牛奶等,也可能会诱发1型糖尿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9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