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京妈说」,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不少新手爸妈发现:好像小婴儿都喜欢趴着,尤其睡觉,趴着睡就很踏实,而且能睡很长时间;有时候宝宝哭闹的时候趴着也就不哭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满月宝宝哭闹趴着就不哭怎么回事?1. 先来说说“为什么小宝宝总喜欢趴着”?
① 趴着的动作,类似在妈妈子宫里的状态,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如果让宝宝趴着,并且蜷缩着身体趴,胸部贴着床单,双手抓着被褥或是蜷放在身体下面,这样可以让宝宝找到在妈妈子宫里的“感觉”,让宝宝觉得踏实又舒服。
② 趴着时看到的角度更广,能满足宝宝更多的“探索欲”
满月后,宝宝的视力发育逐渐增加,能看到前方40-60厘米的物体了,“追视现象”逐渐出现。
这时候宝宝已经不满足于“躺着看天花板”了,而是想主动探索更多周围的世界,除了喜欢被家长抱着到处走到处看,也喜欢自己趴着看周围的事物。
因而家长也可以适当多让宝宝练习趴,满足宝宝需求的同时,还能促进宝宝的脑发育和视力发育。
③ 有助促进宝宝的颈部发育
刚出生的宝宝,颈部力量弱,颈部的生理弯曲也还没形成,如果经常让宝宝趴着,有助增强宝宝的颈部力量,为形成“颈部生理弯曲”做准备。
④ 有助缓解肠痉挛
满月左右的宝宝,很多宝宝会出现“肠痉挛”,也就是肚子吸入的空气较多,让宝宝感觉不舒服,甚至哭闹不安,而“趴着”的动作可以帮助宝宝挤压出一部分肚子里的空气,让宝宝感觉舒服些,那宝宝自然也就会停止哭闹。
2. 满月宝宝哭闹趴着就不哭怎么回事?
前面分析了几种宝宝喜欢趴着的原因,那当宝宝哭闹时,趴着就不哭了,可能是是这几种,您可以自己对照这排查:
让宝宝“感觉到了安全感”,心里觉得踏实,自然就不哭了; 满足了宝宝探索的欲望,利用周围不一样的事物成功吸引了宝宝的注意力,也就不可了; 宝宝有肠痉挛,趴着的姿势帮助宝宝排气,让宝宝感觉舒服了,所以就停止哭闹了。作为新手妈妈,育儿的经验还不多,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除了多学习些育儿知识外,自己也要多观察多琢磨,看宝宝到底是那种情况,方便日后更好的应对,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京妈提醒:让宝宝趴时,这些注意事项要提前了解虽然趴着对宝宝的好处很多,但是家长也要让宝宝“正确的趴”,下面这些注意事项就是需要提前了解的。
1. 睡着后,不建议给宝宝采用“趴着睡”的睡姿
可能不少家长尝试过,趴着睡时宝宝睡得更踏实,不容易醒来,但是这是很危险的睡姿,因为小月龄的宝宝不会自己挪动、翻动,万一被被褥、衣服或其他床上用品堵住了口鼻,就容易发生窒息,是特别危险的事情。
那有些家长说,当宝宝睡着后,我时时刻刻看着宝宝,虽然短时间可能,时间长了难免家长会去上个卫生间或是回复个手机信息等,还是会有发生危险的几率,因而要从根源上杜绝,尽量避免让宝宝趴睡。
2. 帮助宝宝练习趴,有这几点注意
① 帮宝宝练习趴着的动作,要选择宝宝状态好时的时候,宝宝的配合度也会更高;
② 帮助宝宝练习趴时,动作要尽量轻柔,避免伤到宝宝;
③ 宝宝练趴时必须有人看护,防止宝宝闷住口鼻,发生危险;
④ 吃完奶后至少半小时再趴,不要刚吃完奶就趴着,容易吐奶;
⑤ 宝宝的床铺不要铺的太软,有一定的硬度,对宝宝练习趴有帮助,另外床上也避免堆放衣服、软枕头、松散床单被子、毯子或毛绒玩具等;
⑥ 帮助宝宝趴着练习时,家长要注意和宝宝有语言、眼神方面的互动,多鼓励宝宝;
⑦ 每次锻炼宝宝趴的时间不宜过长,不然宝宝会烦躁,而且对宝宝颈椎发育也不好。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到您,祝宝宝健康成长!
京妈说:医学专业、营养师妈妈,分享专业实用又接地气的孕产育儿知识,帮助您靠谱孕育,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
没有比人类婴儿更可爱的生物了。
但是对于经常要照顾婴儿的人而言,有时候婴儿也是一个“怪兽”,它们会非常无理取闹地哭闹,无论怎么哄都没有办法安抚。但对于大多数婴儿而言,只要将它们抱在怀里,过不了多久它们就会慢慢安静下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婴儿在抱起来后就不哭了呢?
婴儿
关于婴儿抱起来后,网上有很多种解释,有育儿专家说婴儿在妈妈肚子里时经常听着妈妈的心跳,所以只要把他们放在胸口,再次听到妈妈的心跳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依旧在子宫里,于是会逐渐平息哭声。
但实际上,婴儿之所以抱起来后哭声就会停止,在进化论中也有一种解释。
人类很早之前就开始了直立行走,据了解早在人类还在树上生活时,就会通过短暂地直立行走摘取树上高处的水果。等到环境发生变化,森林逐渐消失时,原本生活在树上的人类只好离开树木,到草原上生活。
草原上没有遮挡物,而且人类的奔跑速度并不快,一旦被天敌发现,它们就很容易被对方捕食,比如:恐猫就经常捕食地猿,而地猿也是人科家族的一员。
为了瞭望,人类远古祖先开始以直立行走的方式生存,而直立行走又给了它们一个意外之喜,那就是直立行走非常节约能量,这可以让它们行走的更远,有利于它们寻找到食物,甚至可以捡拾动物的腐肉为食。
千万不要小瞧动物的腐肉,要知道腐肉中不仅含有大量蛋白质,而且获取腐肉几乎不用耗费任何能量,相当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腐肉中富含的蛋白质使得它们获取的能量变多了,而变多的能量又被用于发展脑容量,就这样人类的脑容量不断膨大了起来。
然而,直立行走带来的弊端开始显现,由于直立行走时需要将重心放在两脚之间,否则人类就会像大猩猩一样一走一晃。而这又使得人类的盆骨变得较窄,而且非常崎岖,增加了女性生育后代时的困难。不断变大的脑容量又使得婴儿在出生时容易遭遇难产。
在这种两难的环境下,人类演化出了一种应对机制,那就是让婴儿提前出生,也就是说所有的人类都是早产儿。
由于人类婴儿刚出生时发育并不完全,尤其是脑容量较小,所以人类婴儿在刚出生后不具备任何生存能力,它们的一切行为都需要依赖父母。因此在这个时候,他们会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为什么抱起婴儿后,婴儿就不哭了?
既然婴儿会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那为什么抱起来后婴儿就不哭了呢?
首先,当婴儿哭的时候,细心的父母都会检查婴儿为什么哭,是饿了还是尿了、拉了等,只有当确认什么问题都没有出现,但婴儿依旧会哭时,父母才会将它们抱起来走走。
其次,婴儿之所以抱起来后就不哭了,其实是源于我们基因里潜藏的过往。我们知道,远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并不安全,人类在过去存在着许多天敌,再加上人类没有固定的住所,经常会迁徙到别处去。
而在迁徙的过程中,如果婴儿发出哭声,则很有可能会吸引天敌的注意,将父母以及孩子一起吞食。在这种淘汰的生存选择之下,在移动时发出哭声的孩子都会遭到残酷的淘汰,只有在移动时表现的比较乖的婴儿,才有可能生存下来。
这种情况并不只有人类会出现,动物也会如此,比如:当猫妈妈移动小猫时,小猫也会表现地非常乖巧。当满地乱爬的小狗宝宝被狗妈妈叼住时,它们也不会挣扎。
经过几十万年的自然选择,人类的基因里已经形成了这种记忆,所以婴儿在移动时很少会发出响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