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酶iii偏低说明什么?
抗凝血酶3是一种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抗凝性蛋白,如果抗凝血酶3偏低可引起血液的抗凝作用减弱,严重的容易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变、妊娠症等。抗凝血酶3偏低一种是遗传造成的。
1、遗传性ATⅢ缺乏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病患病率约1/5000,发病多在10-25岁,患者常在手术后、创伤后、感染后、妊娠或产后发生静脉血栓,并可反复发生血栓。CRM-患者血浆中ATⅢ生物活与抗原性约为正常人50%左右。CRM+其ATⅢ结构与功能异常的类型较多,共同表现是对肝素的亲和力降低,从而对丝氨酸蛋白酶的灭活能力明显减弱。
2、ATⅢ合成降低,见于肝脏疾病、肝功能障碍、主要见于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晚期、常与疾病严重度相关,可伴发血栓形成。ATⅢ丢失增加:见于肾病综合症。
3、如果凝血酶活动度很低,那有可能在分娩时出血不容易止住。它的作用和血小板差不多,都是使血液凝固,从而止住出血的。不过偏高就会形成血栓。抗凝血酶3偏低严重的话对孕妇和胎儿都是有影响的。
抗凝血酶iii的作用原理: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ATⅢ是凝血酶及因子Ⅻα、Ⅺα、Ⅸα、Ⅹα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它与凝血酶通过精氨酸-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ATⅢ凝血酶复合物而使酶灭活,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肝素与ATⅢ所含的赖氨酸结合后引起ATⅢ构象改变,使ATⅢ所含的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丝氨酸残基结合。一旦肝素-ATⅢ凝血酶复合物形成,肝素就从复合物上解离,再次与另一分子ATⅢ结合而被反复利用。ATⅢ-凝血酶复合物则被网状内皮系统所消除。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用与肝素分子长度有关。分子越长则酶抑制作用越大。
抗凝血是什么意思?是病吗?
抗凝血,可抑制凝血酶作用的内源性或服用的物质,通常是指抗凝血酶Ⅲ。不是病。
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它血栓性疾病。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主要分为抗凝血剂和抗凝血酶。
正常人由于有完整的血液凝固系统和抗凝及纤溶系统,血液在血管内既不凝固也不出血,始终自由流动完成其功能,但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或抗凝及纤溶减弱时,则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抗凝血酶:
α-凝血酶是在血浆中发现的主要形式的抗凝血酶,它的四个糖基化位点一个低聚糖所占据。而居次要形式的β-凝血酶则保有一个未被占据的糖基化位点。
主要有:抗凝血酶三,肝素,蛋白质C,蛋白质S即组织因子·AT-三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球蛋白,通过与因子2、7、9、10、11、12、PK等形成1:1的共价复合物而灭活这些因子它是体内最强的一种物质。
抗凝血酶III的正常检查结果为230~350mg/L,你的结果为126,应该属于偏低的水平(请结合你医院的参考值),临床意义为:合成减少,如严重肝病等;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时,血液抗凝作用减弱,如DIC高凝期、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变、 妊娠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肾病综合征等。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