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又称“惊厥”,俗名“抽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证,可由多种原因及多种疾病引起,临床上出现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或意识不清症状者,均归属于惊风的范畴。一般以1~5岁婴幼儿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七岁以上则逐渐减少。发病时往往症情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常能威胁到小儿生命。
【方一】定风丹
【出处】《中国医学杂志》
【组成】生乳香10克,生没药10克,朱砂2克,全蜈蚣1条,全蝎3克,双钩藤10克。
【功用】定惊安神,熄风止痉。
【主治】小儿急惊风。
【方解】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朱砂安神定惊;全蝎、蜈蚣熄风止痉;钩藤镇肝熄风止痉。
【药理】乳香有镇痛、消炎、升高白细胞、促进伤口愈合、祛痰的作用;没药有抑菌、降脂作用;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全蝎、蜈蚣有明显抗癫痫、抗惊厥作用;钩藤有降压、镇静、抗栓、抗凝的作用。
【用法】共研为细末,每次冲服0.3克。亦可置其口中,乳汁送下。
【方二】定风散
【出处】《河南中医》
【组成】生石膏24克,天竺黄18克,胆南星12克,朱砂9克,蜈蚣20条。
【功用】清热泻火,豁痰开窍,定惊熄风。
【主治】小儿急惊风。
【方解】石膏清热泻火;天竺黄、胆南星化痰开窍,清热定惊;朱砂安神定惊;蜈蚣熄风止痉。
【药理】天竺黄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优于消炎痛;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全蝎、蜈蚣有明显抗癫痫、抗惊厥作用;胆南星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
【用法】研为细末,根据年龄酌量服用。定风散内朱砂,因含汞不宜煎煮,长期服用时,剂量宜小,以免蓄积汞中毒。
【方三】人参汤加味
【出处】《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组成】人参9克,干姜2克,白术6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山药6克,扁豆5克,薏米8克,天麻5克,钩藤6克,地龙5克。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平肝熄风。
【主治】小儿慢惊风。
【方解】用白术培脾土之虚,人参益中宫之气,干姜散胃中之寒,甘草缓三焦之急也。且干姜得白术,能除满而止吐;人参得甘草,能疗痛而止痢。方中炙甘草、干姜温中散寒;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薏米健脾益气,除湿止泻;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药理】人参汤(《伤寒论》理中丸)能促进黏膜细胞再生修复,促进醋酸型胃溃疡愈合。能降低胃液中游离盐酸浓度,减轻黏膜侵蚀和减少胃蛋白酶激活,对胃溃疡的发生起保护作用。对脾胃阳虚型低血压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血压作用。本方现代主要运用于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扩张、胃下垂、慢性结肠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证属中焦虚寒者,为本方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平肝熄风的功能提高了一定的药理依据。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麻翘石膏汤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麻黄6克,生石膏20克,连翘20克,金银花20克,大贝母20克。
【功用】解表清里泄热。
【主治】急惊风证见发热,怕冷,咳嗽,流涕,心痛抽风,白苔或黄苔,纹红紫,脉浮数。
【方解】麻黄解表邪,石膏清里热,大贝母泄降,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蜂蜜、白糖润肠缓下,以泻里热。并能补虚解热、强心等。综合起来,有解表清里,泄热之效。
【药理】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川贝含贝母碱、西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用法】一剂药煎两遍。合在一起,加白糖、蜂蜜各30克。一岁内小儿,分六次服;1~8岁,分五次服,3~6岁,分四次服,6~9岁,分三次服,9~12岁,分二次服。
【方五】麻翘石膏汤加服蝎蚕珀牛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蝎蚕珀牛散(蝎牛散):全蝎15克,僵蚕15克,琥珀5克,天麻15克,川贝母18克,牛黄1.2克,麝香0.6克,梅片0.6克,赤金16张。麻翘石膏汤见方四。
【功用】泄热豁痰,清热解毒,镇惊安神,平肝熄风,镇疼解痉,通络开窍。
【主治】急惊风证见后脑部剧疼,脊背和四肢酸痛。
【方解】方中以全蝎、僵蚕、天麻镇静解痉;以琥珀,赤金养心安神,平肝镇惊;以梅片、麝香、川贝母、牛黄泄热豁痰,通络开窍。
【药理】僵蚕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琥珀酸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天麻能使小鼠自发性活动明显减少,可抑制或缩短实验性癫痫的发作时间;牛黄有解热、镇静、抗惊厥、降压、抗炎、止血、降脂作用;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则抑制。
【用法】恶心呕吐,抽搐不安时,可刺少商,曲池,合谷。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0.3克;1~3岁;每服0.15~0.5克;3~6岁,每服0.3~0.6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0.6~1.2克。1日3次,开水送下。
【方六】麻翘石膏汤加服青蝉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青蝉散:大青叶30克,蝉蜕30克。麻翘石膏汤见方四。
【功用】清热化痰,定惊熄风。
【主治】小儿惊风抽搐,高热昏迷,头疼发冷等证。
【方解】青蝉散用大青叶,清热解毒;用蝉蜕,熄风镇惊,平肝解痉。
【药理】蝉蜕有抗惊厥、解热的作用。大青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亚甲型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
【用法】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3~0.6克;1~3岁,每服0.5~1克;3~6岁,每服0.6~1.2克;6~9岁,每服1~2克;9~13岁,每服1.5~3克。一日三次,开水送下。
【方七】银葛桂枝汤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大青叶20克,葛根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僵蚕10克,蝉蜕10克,生甘草3克,生姜10克。
【功用】清热解毒,熄风解痉,镇惊安神,解表散邪。
【主治】小儿急惊风证见昏迷不醒,头向后背,口张不开,脖项强直、硬,高热谵语,烦躁不安,发惊抽搐。
【方解】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清热解毒;葛根、桂枝发表解肌,祛风解痉;僵蚕、蝉蜕熄风解热;生姜解表和胃;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生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蝉蜕、葛根有明显解热、解痉作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大青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亚甲型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僵蚕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白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提高免疫力、镇痛、解痉的作用。
【用法】配合刺十宣,大椎。一剂药煎两遍,合在一起。1岁小儿,分6次服;1~3岁,分5次服;3~6岁,分4次服;6~9岁;分三次服,9~12岁,分2次服。
【方八】蚕蜈雄星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僵蚕6克,全蝎6克,蜈蚣6克,雄黄6克,胆南星6克,蝉蜕6克,天竺黄6克,麝香0.6克。
【功用】泄热豁痰,平肝镇痉,安神定惊。
【主治】急惊风证见一直高热不减,或是一阵一阵发高热,纳呆。
【方解】本方用僵蚕、全蝎、蜈蚣镇痉解毒;用雄黄、蝉蜕平肝安神;用南星、麝香、天竺黄泄热豁痰,开窍通络。
【药理】僵蚕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全蝎、蜈蚣有明显抗癫痫、抗惊厥作用;雄黄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00%的杀灭作用,也可杀灭大肠杆菌;天竺黄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优于消炎痛;胆南星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则抑制;蝉蜕有明显解痉作用。
【用法】可刺少商,大椎,十宣。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5克;3~6岁,每服0.5~1克;6~9岁,每服0.6~1.2克;9~12岁,每服0.7~1.5克。每4小时服1次,开水送下。
【方九】参麝樟脑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红丽参8克,樟脑3克,麝香0.9克。
【功用】益气固脱。
【主治】急惊风证见脉快无力,并且乱,大囟门膨胀,眼斜视,眼皮下垂,瞳孔散大,或左右瞳孔大小不等,口眼歪斜,腹泻等时。
【方解】红丽参、樟脑强壮健脑;麝香气味香窜可以芳香开窍。
【药理】三药可以强心兴奋,亢进脑中枢之机能,消除脑中枢之抑制状态。
【用法】可剌人中、印堂、合谷、隐白。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6克;3~6岁,每服0.4~0.9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1~2克。1日3次,开水冲服。
【方十】朱冰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朱砂0.5克,冰片0.9克,薄荷冰0.6克,生甘草3克。
【功用】醒脑通窍,安神镇静。
【主治】急惊风证见脉快无力,并且乱,大囟门膨胀,眼斜视,眼皮下垂,瞳孔散大,或左右瞳孔大小不等,口眼歪斜,腹泻等时(同方九)。
【方解】方中冰片,芳香去秽,通窍启闭;薄荷冰、朱砂镇心安神;生甘草补虚清火。
【药理】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冰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主要成分有耐缺氧作用;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具有镇痛止痒之功;甘草其所含甘草次酸、甘草锌能治疗急慢性炎症。
【用法】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6克;3~6岁,每服0.4~0.9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1~2克。1日3次,开水冲服。
【方十一】附星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白附子6克,天麻6克,天南星6克,防风6克,白芷6克。
【功用】通阳散寒,祛风辟秽,开窍涤痰,熄风导滞。
【主治】急惊风证见小儿昏迷,不省人事,口眼歪斜,手足抽动。
【方解】白附子辛温散寒,温发阳气;天麻,南星涤痰启闭,熄风除湿;防风,除风解热;用白芷辟秽开窍。
【药理】白附子有明显的镇静、抗惊厥及镇痛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作用;天麻能使小鼠自发性活动明显减少,可抑制或缩短实验性癫痫的发作时间;天南星具有祛痰、抗惊厥、镇静及镇痛作用;白芷有抗菌、抗真菌、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降血压的作用。
【用法】可刺人中,印堂。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6克;3~6岁,每服0.4~0.9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1~2克。一日三次,开水冲服。
【方十二】抱龙丸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抱龙丸(片玉心书方):胆南星15克,天竺黄3克,雄黄1.5克,辰砂3克,老琥珀0.9克,牛黄0.3克,麝香0.15克。
【功用】化痰开窍,清热醒神。
【主治】急惊风证见昏睡喘促,痰声漉漉,抽搐。
【方解】牛黄清热开窍;麝香开窍醒神,通经活络;朱砂清心镇静,安神解毒;琥珀镇惊安神;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雄黄祛痰。
【药理】牛黄有解热、镇静、抗惊厥、降压、抗炎、止血、降脂作用;琥珀酸具有中枢抑制作用;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则抑制;天竺黄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优于消炎痛;胆南星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雄黄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00%的杀灭作用,也可杀灭大肠杆菌;辰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用法】共为细粉,将生甘草用雪水熬膏,投入药粉为丸,如皂角子大,黄腊色。1~3岁,每服三分之一丸至二分之一丸;3~6岁,每服二分之一丸至一丸。一日服二次,开水送下。在潮时用灯心,竹叶汤或薄荷汤送下。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概述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之乌沉汤 4.1 方名4.2 组成4.3 制备方法4.4 功效主治4.5 乌沉汤的用法用量 5 《医林绳墨大全》卷九方之乌沉汤 5.1 方名5.2 组成5.3 功能主治5.4 乌沉汤的用法用量 6 《普济方》卷二二四引《澹寮方》之乌沉汤 6.1 方名6.2 组成6.3 制备方法6.4 功效主治6.5 乌沉汤的用法用量 7 《直指小儿》卷二方之乌沉汤 7.1 方名7.2 组成7.3 制备方法7.4 功效主治7.5 乌沉汤的用法用量 8 参考资料附:1 古籍中的乌沉汤 1 拼音wū chén tāng
2 英文参考Linderae and Aquilariae Resinati Decoc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乌沉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四首。
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之乌沉汤4.1 方名乌沉汤
4.2 组成
乌药一百两,沉香五十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半[1]。
天台乌100两,沉香50两,人参3两,甘草(爁)4两半。
4.3 制备方法上药为末[1]。
4.4 功效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之乌沉汤主治吐泻转筋,症癖疼痛,风水毒肿,冷风麻痹;中恶心腹痛,蛊毒疰忤,宿食不消;时行瘴疫,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俯仰不利,及妇人血气攻击,心腹撮痛[1]。
功在和一切气,除一切冷,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道,暖腰膝,去邪气。主治吐泻转筋,症癖疼痛,风水毒肿,冷风麻痹。又主中恶心腹痛,蛊毒疰忤鬼气,宿食不消,天行瘴疫,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俯仰不利,及妇人血气攻击,心腹撮痛,并宜服之。
4.5 乌沉汤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加生姜三片、盐少许,空腹食前沸汤点服[1]。
5 《医林绳墨大全》卷九方之乌沉汤5.1 方名乌沉汤
5.2 组成川芎1钱,当归1钱,白芍1钱,香附8分,乌药8分,甘草5分,陈皮5分。
5.3 功能主治《医林绳墨大全》卷九方之乌沉汤主治悲哀甚而致血崩者。
5.4 乌沉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6 《普济方》卷二二四引《澹寮方》之乌沉汤6.1 方名乌沉汤
6.2 组成人参1两,当归(大者,去芦)1两,白术(炒)1两,天台乌药半两,沉香半两,附子(煨,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皮)1两,肉桂(去皮)半两。
6.3 制备方法上药为末。
6.4 功效主治《普济方》卷二二四引《澹寮方》之乌沉汤功在生气血,补心肾。
6.5 乌沉汤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1个,水煎,空心服。
7 《直指小儿》卷二方之乌沉汤7.1 方名乌沉汤
7.2 组成天麻2钱,人参1钱,真川乌(生)1钱,全蝎(焙)1钱,南星(炮)1钱,木香1钱,沉香1钱,甘草(炒)半钱。
7.3 制备方法上锉散。
7.4 功效主治《直指小儿》卷二方之乌沉汤功在驱风助胃。主治小儿慢惊风。
7.5 乌沉汤的用法用量目录1 拼音2 概述3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方之天竺黄散 3.1 方一 3.1.1 组成3.1.2 制备方法3.1.3 功能主治3.1.4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 3.2 方二 3.2.1 组成3.2.2 制法3.2.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3.2.4 功能主治 4 《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方之天竺黄散 4.1 天竺黄散的别名4.2 组成4.3 制备方法4.4 功能主治4.5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 5 《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之天竺黄散 5.1 组成5.2 制备方法5.3 功能主治5.4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 6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天竺黄散 6.1 处方6.2 制法6.3 功能主治6.4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6.5 摘录 7 《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张氏家传》方之天竺黄散 7.1 处方7.2 制法7.3 功能主治7.4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7.5 摘录 8 《杨氏家藏方》卷十七方之天竺黄散 8.1 组成8.2 功能主治8.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8.4 制备方法 9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方之天竺黄散 9.1 组成9.2 功能主治9.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9.4 制备方法 10 《普济方》卷三七○方之天竺黄散 10.1 组成10.2 功能主治10.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10.4 制备方法10.5 附注 11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方之天竺黄散 11.1 组成11.2 制备方法11.3 功能主治11.4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 12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方之天竺黄散 12.1 组成12.2 功效主治12.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12.4 制备方法12.5 附注 13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方之天竺黄散 13.1 组成13.2 功效主治13.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13.4 制备方法 14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天竺黄散 14.1 组成14.2 功能主治14.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14.4 制备方法 15 《圣济总录》卷一七○方之天竺黄散 15.1 组成15.2 功能主治15.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15.4 制备方法 16 《圣济总录》卷一七一方之天竺黄散 16.1 组成16.2 功能主治16.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16.4 制备方法 17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方之天竺黄散 17.1 组成17.2 功能主治17.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17.4 制备方法 18 《圣济总录》卷七十方之天竺黄散 18.1 组成18.2 功能主治18.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18.4 制备方法 19 《幼幼新书》卷十九引丁时发方之天竺黄散 19.1 组成19.2 功能主治19.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19.4 制备方法 20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方之天竺黄散 20.1 组成20.2 功能主治20.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20.4 制备方法 21 《太平圣惠方》卷十方之天竺黄散 21.1 组成21.2 功能主治21.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21.4 制备方法 22 《太平圣惠方》卷六方之天竺黄散 22.1 组成22.2 功能主治22.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22.4 制备方法 23 《活幼心书》卷下方之天竺黄散 23.1 组成23.2 制备方法23.3 功能主治23.4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 24 《幼幼新书》卷十九引郑愈方之天竺黄散 24.1 组成24.2 功能主治24.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24.4 制备方法 25 《普济方》卷三七八方之天竺黄散 25.1 组成25.2 功能主治25.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25.4 制备方法 26 《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庄氏家传》方之天竺黄散 26.1 组成26.2 功能主治26.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26.4 制备方法 27 《普济方》卷三八五方之天竺黄散 27.1 组成27.2 功效主治27.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27.4 制备方法 28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方之天竺黄散 28.1 组成28.2 功效主治28.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28.4 制备方法 29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八方之天竺黄散 29.1 组成29.2 制备方法29.3 功能主治29.4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 30 参考资料附:1 古籍中的天竺黄散 1 拼音tiān zhú huáng sǎn
2 概述天竺黄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七首。
3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方之天竺黄散3.1 方一3.1.1 组成天竺黄半两,冰片一钱,牛黄、雄黄、朱砂、芦荟、炙蟾头、麝香、胡黄连、犀角、木香、钩藤、炙甘草各一分[1]。
天竺黄半两(细研),牛黄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朱砂1分(细研),芦荟1分(细研),蟾头1分(炙令焦黄),龙脑1钱(细研),麝香1分(细研),胡黄连1分,犀角屑1分,木香1分,钩藤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3.1.2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1]。
3.1.3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干疳,烦热盗汗,眼目赤涩,皮肤干燥,羸瘦不食[1]。
3.1.4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温水调下,1日3次[1]。
3.2 方二3.2.1 组成天竺黄、黄连、牙硝、栀子、葛根各半两,炙甘草、牛黄、款冬花、紫菀、犀角、土瓜根各一分[1]。
3.2.2 制法上药为细末[1]
3.2.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蜜水调下[1]。
3.2.4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疳,多渴,体热烦躁,少得睡卧[1]。
4 《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方之天竺黄散4.1 天竺黄散的别名牙消散
4.2 组成天竺黄、郁金、栀子、炒僵蚕(去丝嘴)、蝉蜕、甘草各等分[1]。
天竺黄半两,马牙消半两,铅霜半两。
4.3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1]。
4.4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惊风发热[1]。
4.5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一岁小儿每服半钱,热水或薄荷煎汤调下,不拘时服[1]。
每服半钱,以熟水调下,不拘时候。
5 《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之天竺黄散5.1 组成天竺黄、郁金(皂角水煮干)、茯苓(去皮)、麦门冬各半两,蝉蜕(去足)、全蝎、僵蚕名十四个,炙甘草一两,朱砂一分,冰片、麝香各适量[1]。
天竺黄半两,川郁金(用皂角水煮干)半两,茯苓(去皮)半两,麦门冬半两,蝉蜕(去足)14个,全蝎(去土)14个,白僵14个,甘草1两(炙),朱砂1分,龙脑、麝随意所入。
5.2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1]。
5.3 功能主治《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诸热[1]。
5.4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钱,用蜜熟水调下[1]。
6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天竺黄散6.1 处方天竺黄7.5克(细研)牛黄3.7克(细研)胡黄连7.5克 犀角屑7.5克 天麻15克 蝉蜕7.5克(微炒)
6.2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
6.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胎风惊热,手脚急强。
6.4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0.3~0.6克。二岁以上加药服之。
6.5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7 《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张氏家传》方之天竺黄散7.1 处方天竺黄 蝉蜕 白僵蚕 山桅子 甘草 郁金各等分。
7.2 制法捣罗为末。
7.3 功能主治《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张氏家传》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风热惊风。
7.4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克,白汤调下。三岁儿每服1.5克。
7.5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张氏家传》
8 《杨氏家藏方》卷十七方之天竺黄散8.1 组成天竺黄、蝉蜕(去土)、山栀子仁(微炒)、甘草(微炒)、郁金、白僵蚕(炒,去丝嘴)、龙齿各等分。
8.2 功能主治《杨氏家藏方》卷十七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心经蕴热,急惊搐搦,神志恍惚,睡卧不安。
8.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煎薄荷汤调下,不拘时候。
8.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9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方之天竺黄散9.1 组成天竺黄半两,(细研),黄连半两(去须,微炒),赤石脂1两,栀子仁半两,葛根半两(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牛黄1分(细研),樗树根皮半两(炙黄),龙骨半两,犀角屑1分,土瓜根1分。
9.2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痢,渴不止,身体壮热。
9.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熟蜜水调下,1日34次。
9.4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10 《普济方》卷三七○方之天竺黄散10.1 组成天竺黄(真者)2钱,天南星(炮)2钱,草乌(尖面者,炮)1分,马牙消2钱,丁香1钱(不见火),腻粉半钱,龙脑(真者)2钱,川郁金1钱,白僵蚕(去丝,炒)2钱,脑子半字,麝香半字。
10.2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七○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急惊风候,搐搦发作,常方疗治不堪者。
10.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许,煎金钱薄荷汤调下。才通即便涎下。次用益神丸、清心丸,兼参苓散与服。
10.4 制备方法上为末,和脑、麝。
10.5 附注凡儿所患惊风,前人用药截风定搐不住,热壮候存者,当用下却痰涎,已下热退,风搐既定;即与和平调顺胃气,安神定志,不可更下热药,其候再作,依前又搐搦,此方亦非常服,直下痰涎,妙不可述。痰既下,且惊风自然而息,分服太过,恐利动脏腑。
11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方之天竺黄散11.1 组成天竺黄1两(细研),黄连1两(去须),茯神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川芒消1两,犀角屑1两,栝楼根1两,川升麻1两。
11.2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11.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方之天竺黄散主治热渴。
11.4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煎淡竹叶汤调下。
12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方之天竺黄散12.1 组成天竺黄、蝉蜕、白僵蚕(炒)、山栀子仁、甘草(炙)、郁金各等分。
12.2 功效主治《圣济总录》卷一六八方之天竺黄散功在退惊涎。主治小儿风热惊风。小儿伤寒。
12.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熟水调下;3岁儿可半钱,未晬儿1字。
12.4 制备方法上为散。
12.5 附注《普济方》本方用法:上为末,每服半钱,金银薄荷煎汤下。
13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方之天竺黄散13.1 组成天竺黄1分,大黄(湿纸裹,煨)半两,丹砂(研)半钱,马牙消(研)1分,郁金3分(1分生,1分炮,1分用水1碗煮尽1半,取生焙干)。
13.2 功效主治《圣济总录》卷一六九方之天竺黄散功在凉心脏。主治小儿一切惊热。
13.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薄荷自然汁入蜜,熟水调下,临卧服;如大人著热,每服1钱匕,新汲水调下。
13.4 制备方法上为散。
14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天竺黄散14.1 组成天竺黄1两(细研),甘草1两(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腻粉1分,马牙消1两,蒲黄半两,藿香1分。
14.2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惊热烦闷。
14.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热水调下,不拘时候。
14.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5 《圣济总录》卷一七○方之天竺黄散15.1 组成天竺黄1分,人参1分,胡黄连1分,使君子(炮)1分,半夏3枚(生姜汁浸,炒),藿香半分,丹砂(研)半钱,麝香(研)半钱,蝎梢(炒)1分,甘草(炙)1分。
15.2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七○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慢惊风,久不愈。
15.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字,冷蜜汤调下;熟水亦得。
15.4 制备方法上10味,将8味捣为细散,入丹砂、麝香研匀。
16 《圣济总录》卷一七一方之天竺黄散16.1 组成天竺黄(研)半两,牛黄(研)半两,知母(锉,焙)半两,钩藤(锉)半两,芍药半两,犀角(镑,微炒)半两,升麻半两,龙胆(去土)半两,柴胡(去苗,锉)半两,防风(去叉,锉)半两,人参半两,桔梗(炒)1两,大黄(锉,炒令香)1两,山栀子仁1两,玄参1两,雄蚕蛾(炒)3分,白茯苓(去黑皮,锉)3分,蜣螂(去足,微炙)3分,龙骨(别捣,研如粉)3分,槟榔1枚(纸裹,煻火内煨过,锉)。
16.2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七一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风痫,筋脉抽掣,夜卧惊悸,皮肤壮热。
16.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用米饮调下;如角弓等风,用竹沥调下,连夜34服。
16.4 制备方法上为散。
17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方之天竺黄散17.1 组成天竺黄1两,知母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人参(去芦头)1两,犀角屑1两,黄耆(锉)1两,白茯苓1两,马兜铃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生干地黄1两,鹿角胶(捣碎,微炒令黄燥)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17.2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方之天竺黄散主治虚劳,心肺烦热吐血。
17.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7.4 制备方法上为粗散。
18 《圣济总录》卷七十方之天竺黄散18.1 组成天竺黄1分,芎1分,防己半两。
18.2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七十方之天竺黄散主治鼻衄不止,肺损吐血。
18.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新汲水调下;肺损吐血,用药2钱匕,生面1钱匕,水调下,并食后服。
18.4 制备方法上为散。
19 《幼幼新书》卷十九引丁时发方之天竺黄散19.1 组成天竺黄1分,甘草(炙)1分,朱砂(研)1分,雄黄(研)1分,白附子1分,全蝎1分,轻粉1分,郁金(皂角水煮,焙)1分,牙硝半两,脑麝各少许。
19.2 功能主治《幼幼新书》卷十九引丁时发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上焦热,烦躁。
19.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薄荷汤调下;蜜丸亦得。
19.4 制备方法上为末。
20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方之天竺黄散20.1 组成天竺黄1分(细研),钩藤1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芍药1分,人参1两(去芦头),牛黄半分(细研)。
20.2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受惊温壮,不吃乳。
20.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蜜水调下,不拘时候。
20.4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
21 《太平圣惠方》卷十方之天竺黄散21.1 组成天竺黄半两,川升麻半两,子芩半两,茯神半两,犀角屑半两,赤芍药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铅霜(研)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干),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栀子仁1分,黄连1分(去须)。
21.2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十方之天竺黄散主治伤寒斑疮已出,心脏尚有余热,发歇烦躁。
21.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煎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21.4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22 《太平圣惠方》卷六方之天竺黄散22.1 组成天竺黄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侧柏叶(微炙)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鹿角屑半两,黄耆(锉)半两,赤茯苓半两,马兜铃半两,鹿角胶1两(捣细,炒令黄燥)。
22.2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六方之天竺黄散主治肺脏壅热,吐血,心膈烦闷。
22.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暖生地黄汁调下,不拘时候。
22.4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23 《活幼心书》卷下方之天竺黄散23.1 组成天竺黄半两,郁金(无,以山栀仁代)半两,茯神(去皮)半两,甘草半两,硼砂2钱半,牙消2钱半,白芷2钱半,川芎2钱半,僵蚕(去丝)2钱半,枳壳(麸炒)2钱半,朱砂(水飞)2钱,麝香1字,蝉壳15个(洗,去泥土嘴足)。
23.2 制备方法上除硼砂、牙消、朱砂、麝香4味乳钵细杵,余9味焙干,为末,同入乳钵内再杵匀。
23.3 功能主治《活幼心书》卷下方之天竺黄散主治上焦风热,口鼻生疮,两目赤肿,咽膈不利,痰涎壅滞,气不通畅,惊搐烦闷,神思昏迷。
23.4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钱,温薄荷汤或麦门冬汤调服,不拘时候。
24 《幼幼新书》卷十九引郑愈方之天竺黄散24.1 组成天竺黄2钱,郁金2钱,甘草(炙)3钱,朱砂少许(别研),麝香少许(别研),山栀子仁10个,干葛1分,全蝎(炙)1分,马牙消1分,僵蚕(炒)7个,蝉蜕37个(洗,去尾头足)。
24.2 功能主治《幼幼新书》卷十九引郑愈方之天竺黄散主治惊风潮热,身体温壮,兼治夜啼。
24.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字,薄荷蜜水调下;夜啼不止,灯心汤下。
24.4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朱砂,麝香和匀,再匀。
25 《普济方》卷三七八方之天竺黄散25.1 组成天竺黄1两(研),牡蛎粉半两,白芍药半两,犀角屑半两,白附子半两,天麻半两,干蝎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
25.2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七八方之天竺黄散主治惊痫啼叫。
25.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7分,加生姜、薄荷各少许,煎至4分,去滓温服。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5.4 制备方法上为末。
26 《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庄氏家传》方之天竺黄散26.1 组成天竺黄1两,人参1两,甘草(微炙)1两,郁金(湿纸裹,煨)2两,白药子2两(大皂角3挺,捶碎,浸3宿,焙干)。
26.2 功能主治《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庄氏家传》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风热。
26.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或半钱,用温蜜水调下。
26.4 制备方法上为末。
27 《普济方》卷三八五方之天竺黄散27.1 组成瓜根、甘草、郁金、天竺黄、连翘、防风、牙消(别研)各等分。
27.2 功效主治《普济方》卷三八五方之天竺黄散功在退潮热,理惊。主治小儿惊风、潮热,唇红面赤,烦躁焦啼。
27.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潮热,灯心、茅根煎汤下;急惊,竹叶汤下。
27.4 制备方法上为末。
28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方之天竺黄散28.1 组成天竺黄7分,大黄3分,蝉蜕3分,白僵蚕2分,川羌活5分,全蝎(去毒)5分,甘草5分。
28.2 功效主治《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方之天竺黄散功在凉膈,退潮热。
28.3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麦门冬煎汤调下。
28.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29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八方之天竺黄散29.1 组成天竺黄2钱,腊茶2钱,甘草(炙)2钱,全蝎(生薄荷叶裹,煨炙)7个,绿豆(半生半熟,炒)40粒,荆芥穗5分,雄黄(水飞)5分,枯矾5分。
29.2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29.3 功能主治《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八方之天竺黄散主治小儿天钓,目睛钓上,四肢瘈疭。
29.4 天竺黄散的用法用量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