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低于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低血糖的症状:如心慌、乏力、饥饿感、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恶心呕吐等;较严重时出现脑神经功能上的障碍表现,如剧烈头痛、眼前发黑、视物不清、言语模糊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有时全身肌肉抽动、甚至抽风,最后失去知觉发生昏迷,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现象是个非常常见的不良反应。正常人的血糖水平受到饮食、运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肝脏共同调节。而糖尿病患者也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加之本身调节血糖的功能受损,又需要服用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调节血糖,就更容易发生低血糖问题。
当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毫摩尔每升时,就会被认为低血糖了。轻度的低血糖会产生饥饿感、流汗、焦虑不安等,中到重度的低血糖会造成心悸、心动过速、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摔倒等严重后果。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预防低血糖。
引起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有:1、口服药物过量,特别是格列本脲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短效降糖药;2、胰岛素的过量注射;3、用药过程不检测血糖的变化;4、合并服用了其他药物,如失眠药可使降糖药作用增强;5、合并其他疾病,如合并肾病可使降糖药代谢减慢等。
防止低血糖要从预防抓起:
首先、要规范用药、测量血糖、了解降糖效果。降糖药和胰岛素的用法用量与饮食、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需要餐前服用、有些药需要餐中服药、有些需要餐后服用,一定要按规定服药,不能擅自减少或者增加药量。
其次、要定时、定点、定量的吃饭。要规定好每天进食的总量,以及每餐的总量,不要多吃,也不要少吃,吃的品种要多样化。如果血糖不稳定,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
最后、要合理地参加体育运动。一般要在用餐1小时后参加锻炼,运动也要有规律,规定好每次的运动量、运动时间和运动项目。最好每天都能参加,不要间断。不能空腹运动,这样容易造成低血糖。
严格控制高血糖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低血糖。在糖尿病病患治疗过程中,不正确的使用药物可以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增加;肝糖原生成减少出现低血糖现象。朋友们可千万别想当然的认为只有降糖类的药物才能导致血糖下降,许多药物如水杨酸类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磺胺甲恶唑、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喷他脒等均可增加机体的降糖作用,存在诱发低血糖的风险。因此在使用胰岛素和胰岛素促分泌剂进行治疗时尤其要注意是否同时服用了对血糖有影响的药物,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老年人和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氯环丙脲、格列本脲时非常容易发生严重、顽固和持续的低血糖;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可发生未察觉症状的低血糖。因此上述药物在使用时需从小剂量开始,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防止因低血糖症而诱发脑血管意外或心肌梗死。
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未及时地进餐,太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同样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同时,过度的运动,超负荷的运动量同样可以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尤为重要的是糖尿病认识教育。要充分的理解糖尿病可能出现的病症,才不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祝您健康。
一、药源性低血糖这种原因主要见于糖尿病治疗时,常因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如磺酰脲类等应用适量、使用后运动增添或饮食配合分歧理引起。胰岛素通过增长血糖的利用、减少血糖起源而下降血糖。其作用环节有增进肌肉、脂肪组织细胞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促进糖转变为脂肪。
二、特发性低血糖
因为你神经功效失调,然后体内的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常常发生在饭后的3~4小时之间,它叫特发性餐后低血糖。
三、胰岛素过多
胰岛素瘤、胰岛细胞癌、胰岛细胞增生、异位胰岛素分泌瘤、降糖药物。临床上内生或外用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症是最常见的。
四、反跳性低血糖
这是一种忽然停输高渗葡萄糖所引起的低血糖。其机制可能是输注高渗葡萄糖液,刺激胰岛素的大量分泌,其浓度可高出正常的4-6倍。若突然停输高渗葡萄糖液,由于胰岛素的持续作用而使血糖浓度迅速降落,从而出现低血。
五、酒精性低血糖
空腹的喝酒还有大量的酒后,会让我们的肝脏中有限的成分动用后,产生低血糖。
六、运动性低血糖
持续的激烈运动或活动以后,因为能量耗费大,葡萄糖氧化分解敏捷而量大,此时若未能及时弥补糖类食品,则可引起低血糖。
七、饥饿性低血糖
长时间饥饿或不能进食时,外源性血糖来源断绝,内源性的肝糖原储备有限,约为70-100克,10多小时即被耗尽,此时主要靠糖异生来维持血糖浓度。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当出现“供不应求”时即会导致低血糖。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影响学习、工作和劳动的效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