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动脉导管未闭,可在心前区听到一个缩鸣声,经过一段时间,杂音会自然消失。
2、学龄期及幼儿期部分小儿心脏还可听到一些轻度生理杂音,但并无不适。因此,家长不要为宝宝心脏的杂音恐慌。
3、当小儿患某些疾病的时候会出现心脏有杂音的现象,如:肺炎或急性传染病、中重度贫血,这是因为血液成分及流速的改变也可出现一过性杂音。
4、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症状,要考虑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
(1)母亲要回忆怀孕头2个月是否有感冒史、酗酒、吸烟、服用有害胎儿的药物及接触有害健康的工作环境。
因为心脏的发育始于受孕后第2周,8周后长成,因此,孕期前2个月的保健直接影响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有病史者要特别警惕孩子是否患有先心病。
(2)注意宝宝生后有无喂养困难、体重长得不快及发育缓慢等问题。
(3)注意宝宝口唇、鼻周、指趾有无发青。会走的宝宝走短程后是否要蹲下片刻,医学上称之为“蹲踞”现象。
(4)活动后,宝宝有没有心跳、气短的感觉,平日是否易患感冒。
(5)家长还要观察宝宝胸部有无隆起。
当然以上体征并非每个先心患儿都会出现。所以,如果宝宝有什么异常,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心脏杂音是指心脏正常心音之外的声音。如果杂音很响,就意味着心脏存在某种疾病。医学上将心脏杂音分为6级,Ⅰ-Ⅱ级心脏杂音较轻微,Ⅳ-Ⅴ级为较响的心脏杂音。当心脏杂音出现在心脏收缩期的时候,称为收缩期杂音而出现在心脏舒张期时叫做舒张期杂音。
护理心脏病患儿,首先是保证患儿体息好.对于有心力衰竭(心跳快,呼吸急促,肝脏肿大,浮肿等表现),心脏扩大及疾病处于急性期的患儿应绝对卧床体息.患儿的日常生活如洗脸,吃饭,大小便,均应由大人照顾.卧床时间的长短,应依疾病的种类及轻重面不同,一切都要按照医嘱进行.一般患儿要卧床休息到心脏大小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控制之后2~4周.患儿康复之后,要防止过度限制其活动和不必要地延长休息时间,因为这会造成患儿(特别是年长儿)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并且会妨碍体力的恢复,对健康不利.
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端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
心脏跳动发出的音调叫心音。一般能听到两个心音,第一个“咚“是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叫第一心音第二个“嗒“是心脏舒张时产生的,叫第二心音。有时还可以听到第三心音。心脏一共有四个心音,第四个心音是不容易听到的。
心音的产生是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瓣膜开关和血流通过所发出的声音。当瓣膜有病、开关失灵或血流通过太快时,就可以使音调改变,声音可以拉长,调子可以变样,这就是“心杂音”。凡是可以通过影响心脏瓣膜改变的心脏病,都可以产生心杂音。如后天的风湿性心脏病,先天的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或闭锁不全。另外,如果心脏有异常的通道或孔洞,血流从此经过时,也可以产生杂音,像先天性心脏病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鲁氏四联症等。
建议您带宝宝医院就诊检查心脏彩超确诊,确诊是否心脏瓣膜功能异常或房室间隔缺损等心脏病。
医学上又把小儿时期的心脏杂音分为生理性杂音(又称无害性杂音或良性杂音)和病理性杂音。
生理性杂音在小儿时期较常见,医学资料表明健康小儿有23%-60%在胸骨左缘或心尖部可听到这种杂音,从新生儿、婴幼儿直至学龄儿心脏可有Ⅰ-Ⅱ级收缩期轻微的杂音,其性质较柔和如吹风样“夫一夫”音,有的呈乐音样。这种杂音的产生与小儿代谢旺盛,心肌收缩有力及血液循环较快有关,一般到12-13岁时就会消失,孩子无任何不适,活动也不受影响。经医生及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都缺乏心脏病的证据。这种生理性杂音多在偶然情况下,如进行体格检查时或有其他疾病时发现,因此有生理性杂音并不是得了心脏病,不需要治疗。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