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饮食安排不合理或肠道有寄生虫,影响了宝宝身体对营养的吸收。
第
二,活动量过大,使身体消耗大量的能量,入不敷出也不容易长肉。
第
三,经常睡眠不足,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生长速度下降。
第
四,患有某些内分泌疾病,导致宝宝身体瘦弱。
家长仔细观察分析一下自己的宝宝属于那种情况,然后再根据原因进行调理。不过因为个体差异,有些宝宝每个阶段的生长速度是不一样的,可能这几个月没怎么长肉,但是下个月突然长了好多肉,只要总体平均水平正常就没有问题,这种情况下,父母要耐心观察一段时间,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宝宝的体重又上来了。但如果宝宝持续是瘦弱的状态,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善的话,建议带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内分泌或肠胃方面出了问题。
很多家长都反应,孩子咋只长身高不长肉,太瘦,一摸下去就一把骨头。孩子不长肉太瘦怎么办呢?这可急坏了我们的父母长辈们,变着法的做各种好吃的让孩子吃,孩子吃也吃了那么多,就是不长肉,不知道吃的东西去哪儿了。其实,只要孩子能吃能睡爱活动,没有必要太去介意胖瘦。
虽说孩子太胖了不好,但没长肉(体重没增加)同样令父母担心。不少父母说,我们变着花样给孩子搭配营养,为什么半年一年过去了,孩子还是瘦呢?
对于学龄前儿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体重不增长的情况,父母不用太着急。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并且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其自身身高和体重发育的特点。
说说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1.体格减缓,但保持稳步增长。发育相对
经过了婴儿期的快速生长后,学龄前期儿童的体格发育速度相对减慢,但仍然保持稳步增长。在身高和体重方面的性别差异很小,即同龄的男孩和女孩在身高、体重上相差不大。4~6岁的儿童,身高平均每年增长约5~8cm,体重平均年增加约2~4kg。
Tips:需要注意的是,学龄前儿童的头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生长指标。从1岁到2岁,头围平均增加5cm,但3~6岁儿童的头围增长减慢,平均每年增加小于1cm。到6岁时,大脑质量是出生时的3倍以上。所以,这个年龄段获取均衡的营养素对孩子智力发育非常关键。因此判断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不仅要看身高、体重的变化趋势是否正常,还应结合头围这些生长指标来综合判断。(推荐家长使用生长发育曲线来进行科学判断)。
2.牙齿的咀嚼能力和肠胃消化功能还未完善。
孩子一般在6岁左右进入换牙期,乳牙松动,吃东西时会感到一些疼痛,除了吃一些“软”的食物,牙齿的咀嚼能力需要适当通过一些耐咀嚼的食物来锻炼。而牙齿的咀嚼能力也会影响到食物进入肠胃的消化吸收,加上孩子的胃容量、肠道的消化功能与成人存在一定差距,容易消化不良,影响营养吸收。
Tips:孩子进入换牙期时,家长在饮食上应格外注意。选择易烧软的食材,加工时切小切细。切勿因食材的性状影响孩子的胃口。
3.精细动作、注意力等尚在发展中。
孩子的精细动作还在发展中,使用起餐具来不太灵活。这会导致孩子自己吃饭时间拖得很长。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本身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暂,如果又有边吃边玩或边看电视边吃饭的习惯,则会让孩子吃饭时注意力更加分散。如果不加以引导,将不利于孩子良好饮食和卫生习惯的培养。
Tips:为孩子提供一个愉快的进餐环境。愉快的进餐环境包括温馨的光线、可口的食物、适当的鼓励表扬等。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更容易专注进餐,消化吸收也会更好。吃饭时,建议父母将电视关闭,不要常看手机,这样既能观察孩子的吃饭习惯,也能与孩子多些交流。
4.孩子活泼好动,能量消耗大。
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活动范围增大,活动量增强。当孩子玩耍过度,能量消耗接近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时,脂肪不容易储存在体内,其实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精瘦”(不长肉)。
孩子这些生理上的特点,会影响到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如果家长给孩子的营养搭配合理,孩子运动量也足够,作息也规律,那即使孩子的体重比同龄孩子低,只要生长趋势正常,家长都不用担心。
Tips:对于特别消瘦的孩子,建议父母带孩子到医院看专科门诊,以排除某种或某些营养素缺乏、肠道寄生虫(蛔虫)、内分泌与遗传代谢等疾病因素的影响,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帮助孩子长得健壮起来。
孩子处在身体发育期间,消化能力强,活泼好动体力消耗大,这些都会影响孩子身体的胖瘦。所以说,只要孩子正常吃,正常睡,爱活动,瘦点没什么不好,身体过胖反而要注意。如果孩子是因为身体不适而引起饮食不良味口不佳,这时才需要去看医生,除此之外家长们不用过于操心。
“孩子挺能吃的,可怎么就是不长肉啊?”这也许是很多爸妈的困惑。其实,这是因为你没给孩子吃对。孩子吃得多并不代表吸收的好,要想宝宝长得好,关键不在于吃的多少,而在于这4个字:营养密度。
什么叫营养密度呢?
其实营养密度,就是指食品中以单位热量为基础所含重要营养素的浓度。简单理解,就是食物中可以让孩子吃饱有力气的能量,还能让孩子长身体的重要成分,例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孩子之所以吃了很多,但是不长身体,主要是因为孩子可能一直吃的都是低营养密度的食物。
举个例子:很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吃米汤、粥、稀饭、果汁、肉汤这样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认为这样的食物容易消化,看著孩子吃了一大碗,仿佛还吃撑了,当妈的就觉得很满足,但其实营养根本不足,长此以往,孩子的生长发育自然会受到影响。关于食物的营养密度,妈妈们一定要记住这个公式:固体的>液体的;完整的>分解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营养密度上:米饭>粥>米汤,同样的,肉>肉汤,水果>果汁。
在传统的认知里,肉汤是一种很有营养价值的食物,肉里的精华都融化到汤里了。但实际上,不管是肉汤,还是鸡汤,主体都是水,最多包含了一些脂肪、维生素、蛋白质等,真正的营养还是在肉中,肉中的蛋白质在15%~22%左右,而汤仅有1%~2%。至于果汁,很多宝妈都迷信鲜榨果汁是浓缩了水果的所有精华,但是水果“变成”果汁的过程,破坏了水果中的纤维素,果汁中含量最多的还是糖分,会容易造成孩子肥胖,并养成嗜甜的饮食习惯,增加患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所以,妈妈们只有正确搭配食物,才能让宝宝在有限的胃容量下获得更高的营养。给宝宝们搭配辅食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大金刚”一样都不能少。
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方式可以用传统米、面或者粗粮以及蔬菜来提供,蛋白质和脂肪主要来源于乳制品、猪肉、牛肉、羊肉、鱼肉、禽肉、虾肉、贝类等。还有一些不太营养的食物,只要我们用点小心机,营养密度也能一下子提升上去。例如妈妈们可以在煮粥时放点燕麦、红豆等粗粮,让白粥变成粗粮粥,这样营养密度就有了;还有如果宝宝爱吃面,可以在面中加入牛肉、胡萝卜和番茄,这样面的营养度不仅更高了,而且也锻炼了宝宝的咀嚼能力,简直是一举多得。总之千万不要给宝宝吃单一的食物。摄入的营养物质过于单一,也是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的。
还有就是很多家长都喜欢通过将自家宝宝跟别人家的宝宝比较,来判断自家宝宝长得好不好。其实,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育节奏,只要宝宝在自己的节奏内,就不算是问题。同时家长也要学会使用生长发育曲线,就能明明白白掌握宝宝的发育节奏,没有医学背景也能轻松看得懂宝宝的生长情况。具体方法是,上网搜索标准生长曲线图或是利用相关APP,红色就是女宝宝的,蓝色是男宝宝的,根据自家孩子画出相应的生长曲线图,将宝宝不同年龄时间点的测量值在生长曲线图上标记出来,然后连接成一条曲线,接著与生长曲线图中的参照曲线比较,如果曲线平行于参照曲线,是正常表现,如果曲线出现平直,增长幅度不足,甚至下降,则提示增长不良,家长们就要注意了。
营养密度就4个字,看起来很高深的样子,但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处处会用到。其实妈妈们只要平时在生活里多留意,多用心,把学习到的小窍门巧妙地融入日常的生活里,就可以给宝宝带来更好、更有营养的搭配,还怕孩子“吃得多却不长肉”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