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儿童除有上述表现外,还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儿,在血压升高的同时,有发烧,浮肿,血尿,少尿,蛋白尿等。嗜铬细胞瘤的病儿除血压升高外,还有心悸,心律失常,多汗,手足厥冷等症状。肾动脉狭窄、多囊肾等在婴幼儿期即可引起高血压,患儿常表现发烧,咳喘,浮肿,苍白,乏力等,最终出现心衰,常被误诊为心脏病。
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尚不统一,通常认为高于该年龄组血压百分位数值,或高于平均值加二个标准差。如新生儿大于12.0/8.0kPa(90/60mmHg),婴幼儿大于13.3/8.0kPa(100/60mm
Hg),学龄前儿童大于14.7/9.33kPa(110/70mmHg),学龄期儿童大于14.7/10.7kPa(110/
80mmHg),并经多次证实,即可诊断。
为了早期发现血压升高,应从儿童开始,每年检查...儿童早期高血压往往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当血压明显升高时,会出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婴幼儿因不会说话,常表现烦躁不安,哭闹,过于兴奋,易怒,夜间尖声哭叫等。有的患者体重不增,发育停滞。如孩子血压过高,还会发生头痛头晕加剧,心慌气急,视力模糊,惊厥,失语,偏瘫等高血压危象。脑、心、肾等脏器损害严重时,会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尿毒症等,危及生命。
继发性高血压儿童除有上述表现外,还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儿,在血压升高的同时,有发烧,浮肿,血尿,少尿,蛋白尿等。嗜铬细胞瘤的病儿除血压升高外,还有心悸,心律失常,多汗,手足厥冷等症状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成人收缩压≥140mmHg(18.4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0kPa)]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分为两类,少部分高血压是其它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肾上腺和垂体腺瘤等)的一种症状,称为症状性高血压(symptomatic hypertension)或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绝大部分高血压是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的一种独立性疾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或特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通称为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病程漫长,常因不易坚持治疗而发展至晚期。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比较明确的致病因素有如下几种:
l.遗传因素 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集聚性,约75%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素质。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受多基因遗传影响,在多种后天因素作用下,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调而致的疾病。
2.膳食因素 摄钠过多可引起高血压。日均摄盐量高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日均摄盐量少的人群,减少摄入或用药物增加Na+的排泄可降低血压。WHO建议每人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5g以下,可起到预防高血压作用。钾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且具有独立的作用,K+摄入减少,可使Na+/K+比例升高,促进高血压发生。膳食钙对血压的作用还存在争议,多数认为膳食低钙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Ca2+摄人不足也易导致高血压,高钙饮食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3.职业和社会心理应激因素 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的职业,能引起严重心理障碍的社会应激因素,高血压病患病率比对照组高。据认为,社会心理应激可改变体内激素平衡,从而影响所有代谢过程,导致血压升高。
4.其它因素 超重或肥胖、吸烟、年龄增长和缺乏体力活动等,也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3倍,高血压患者中,约1/3有不同程度肥胖。
(二)发病机制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由彼此相互影响的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结果。
1.长期精神不良刺激,导致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失调,皮层下血管收缩中枢冲动占优势,通过交感神经收缩血管节后纤维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细小动脉平滑肌a受体,引起细小动脉收缩,致血压升高。
2.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肾缺血,刺激球旁装置的e 细胞分泌肾素。肾素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在血管紧张素活化酶(ACE)的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Ⅱ。一般认为血管紧张素Ⅱ可引起细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血压升高,但现在认为血管紧张素Ⅱ也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中心,控制交感神经兴奋和刺激肾上腺释放醛固酮。醛固酮作用于肾小管增加钠离子的重吸收。因此,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升高血压的三种主要机制包括:①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②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③引起血管收缩。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以被心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拮抗,ANP是一种心房特殊细胞分泌的激素。ANF结合在肾的特殊受体上,增加尿钠离子的排泄,因此,对抗血管紧张素Ⅱ血管收缩因子的效应。心房的扩张可控制ANP的分泌,这可能是血容量增加的结果或尚不清楚的内分泌机制的相互作用。应用交感神经拮抗剂(β-肾上腺素阻断剂)、利尿剂和ACE阻断剂治疗高血压的成功,证明这些调节血压轴的重要性。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高血压的头号原因。高血压分为两类。
1、原发性或原发性高血压:
95%的高血压患者病因不明。这可能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但也有数据表明,胰岛素过多(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胰岛素过多,人也会有胰岛素抵抗。
2、继发性高血压:
通常来自肾脏疾病、肿瘤等。
高胰岛素可能导致高血压,因为高胰岛素刺激自主神经系统(主要是交感神经系统)。这种情况会使人的血压升高,也会导致动脉变得非常僵硬。这可能导致高血压。
高血压的几种病因:
1、高胰岛素血症
2、低钾
3、低维生素D水平
4、低镁
5、低维生素K2
(1)酒精:酒精是中国高血压病主要致病因素。如在中国男性中,每周消耗酒精饮品超过30杯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比不饮酒者高1倍。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说,红葡萄酒虽然被视为对整体健康有益,但它使血压升高的作用却基本和啤酒相同。他们经过4个月的测试发现,喝啤酒的人收缩压平均比正常情况下高29毫米汞柱,喝红葡萄酒的人收缩压平均比正常情况下高19毫米汞柱。美国布法罗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经常喝酒时不吃饭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比不喝酒和喝酒后吃饭的人高得多,哪怕他们每次只喝很少或者适量的酒,也是一样。
(2)味精:多吃味精会使血压升高。因味精中含钠,这与多吃食盐的弊端近似。正常成人每天摄入钠1~2克便可满足生理需要,再过食便可导致血管变细,血管阻力升高,同时血容量升高,加重心、肾负担,进一步使血压升高。60岁以上的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病的人更是如此。
(3)铅: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血铅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即使研究对象的血铅水平低于儿童中毒标准(美国标准为10毫克/分升)时,其对血压的有害影响依然存在。如血铅为64毫克/分升的人,比1毫克/分升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高40%。血铅水平越高,这种危险越大。
(4)止痛药: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女性长期服止痛药“泰诺”(Tylenol),其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比常人高1倍。平均每天服500毫克以上“泰诺”者,其在3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两倍于常人。
健康的酮症和间歇性禁食可能有助于高胰岛素血症患者,也有助于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间歇性禁食可能对降低胰岛素有更大的影响,但健康的酮和间歇性禁食的结合似乎效果最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