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以下儿童不适合吃以下几种食物。
一:盐、糖以及各种调味品
1岁以内宝宝辅食应保持原味,不加盐、糖以及各种调味品,淡口味食物有利于提高婴幼儿对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较少偏食挑食的风险。淡口味食物也可以减少婴幼儿盐和糖的摄入量,降低儿童期和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牛奶
宝宝肠胃娇嫩,对牛奶还没有办法完全消化,很容易出现过敏或是腹泻情况。
三:蜂蜜
蜂蜜虽然是天然食品,但由于没有经过消毒杀菌的过程,其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孢子,1岁以下的宝宝,免疫和肠胃功能都还没有发育完善,如果食用可能会受到感染,引起肉毒杆菌性食物中毒。
四:茶
茶叶中含有咖啡碱、鞣酸,会影响宝宝对营养元素(铁)的吸收,引发宝宝贫血,同时还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影响睡眠。
五:蛋清
鸡蛋是常见的辅食,但宝宝肠壁很薄,有很强的通透性,蛋清分子可以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引发宝宝过敏反应。所以家长如果想给宝宝吃鸡蛋,那么最好将蛋黄和蛋清分开。
六:汤圆
汤圆一般以糯米粉为食材,1岁以内的宝宝咀嚼能力、吞咽能力发育的都还不是很好,汤圆不容易被消化,如果宝宝吃了,很容易出现汤圆阻塞呼吸道,就算宝宝再大,也还是有可能会被噎住。因此,1岁以内的宝宝最好别吃汤圆,3岁前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大一点的宝宝如果要吃,也应该选择那种形状小的汤圆。
七: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里面含有亚硝胺,这很容易造成宝宝出现中毒情况。所以腌制食物最好少给给孩子吃。
八:功能饮料
功能饮料里面大多富含电解质,可以补充人体在出汗时丢失的钠、钾等微量元素,但是小宝宝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发育还不健全,过多的电解质会加重宝宝的肝肾负担。
铁。铁存在于人体所有的细胞内,各组织、器官包括各内分泌腺都含有铁。肝脏、脾脏和肺组织内含量较为丰富。成人体内含铁3~5克,大部分都以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存在,极少部分以离子的形态存在。 大约65%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血红蛋白在人体内主要执行输送氧和携带排出二氧化碳的任务。此外,血红蛋白还有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人体中大约35%的铁为储存铁,储存铁的主要形式是铁蛋白,主要分布在肝脏、脾脏、骨髓等网状内皮系统。整个铁蛋白分子呈球形,具有相当大的结合和贮存铁的能力,这种能力足以维持体内铁的供应。铁蛋白具有调节肠道铁吸收的功能,还可防止原子铁对组织和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另外,铁蛋白有调节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在感染时参加营养免疫。有人发现与白血病相关的抑制物也是一种铁蛋白。在临床上,血清铁蛋白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其值低为缺铁,值高为铁过多,这与肝细胞坏死。炎症、肿瘤有关。 其他的含铁蛋白质,如含铁酶类,虽然它们的含铁量仅占人体总铁量的0.1%左右,但所起的作用至关重大。它们参与了体内的重要生物化学过程,特别是在生物氧化中起重要作用。营养物质通过生物氧化而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含铁酶类中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单胺氧化酶在组织内起着分解代谢废物的解毒作用;过氧化物酶还具有杀菌的机能。 铁是组织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缺铁可引起多种组织改变和功能失调,如影响淋巴组织的发育和对感染的抵抗力。所以,人们应多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和瘦肉,以增强抵抗力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微量元素铁对人类健康,尤其是对婴幼儿和儿童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身体里缺乏铁,不但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而且还会影响智力发育;如果过量补充铁,对人体就是有害的。铁和其他微量元素一样,在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如果滥给孩子补充铁,就会造成不良后果,如影响锌的吸收,造成缺锌症;铁过量吸收以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肝、肺等重要器官,并沉积于这些器官中,引起一种严重的疾病,即会造成血色素沉症等。可见,既不要滥给孩子服含铁制剂,也不要滥给孩子添加含铁强化食品,经常给孩子吃木耳、海带、猪肝、肉类、豆类、蛋类等任何一种含铁较多的食品,就不会缺铁。对于经过头发和血液化验证实缺铁的孩子,也应当在医生的具体指导下服含铁药物。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营养知识,各种营养相关疾病患病率大幅上升。据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2%、21.5%和20.6%[1]。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铁缺乏,尤其以发展中国家多见,发生率大约是发达国家的4倍。由此可见缺铁性贫血已成为仅次于结核病的全球患病率最高、耗资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因此帮助人们掌握相关营养知识,了解铁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生理功能,对于改善人们铁缺乏状况,提高其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 铁在人体内的含量及分布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占人体体重的0.006%,即成人含铁约4.0g左右,其中70%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素酶类、辅助因子及运载铁中,又叫功能性铁;其余30%的铁作为体内贮存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铁在人体的分布极为普遍,几乎所有组织中都有,其中以肝、脾含量最高,其次为肾、心、骨骼肌和脑[3]。铁在体内的含量随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而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此外,在传染病、恶性病变时,肝脏铁含量可极大地增加[4]。
2 铁的吸收和排泄
2.1 铁的吸收
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Fe2+吸收后在铜蓝蛋白的作用下氧化成Fe3+,之后与转铁蛋白结合被转运到各组织,在组织细胞内Fe3+与转铁蛋白分离并被还原成Fe2+,血浆转铁蛋白将大部分铁转运到骨髓,用于合成Hb,小部分运到组织细胞用于合成含铁蛋白或储存[5]。
食物中的铁一般分为2大类: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中,可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的原卟啉结合,不受植酸盐和草酸盐等的影响,直接被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因此,血红素铁的吸收率高且不受肠腔内影响铁吸收因素的干扰。非血红素铁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中,在吸收前必须与结合的有机物分离,并转为可溶性二价离子状态,才易被吸收。因此,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在很大程度上受膳食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摄入铁的量。在一般情况下,机体摄入铁量增加,吸收量也增加,虽然大量摄入时吸收的百分率很低,但吸收的绝对量仍然增加。其中,二价铁比三价铁更易吸收。
二是机体状况对铁吸收的影响:①胃肠因素。酸性胃液对保持铁的可溶性和还原性是有利的,因此体内缺乏胃酸或服用抗酸药可影响铁的吸收。②造血和铁贮存状况。许多研究证明,铁的吸收与体内铁的需要量和贮存量有关。一般贮存量多时其吸收较低,反之,贮存量低或需要量增加时则吸收率增高。③生长发育和年龄。铁吸收率随婴儿体内铁贮存减少而明显增加,但进入中老年阶段后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对铁的吸收率则逐渐降低。
三是膳食因素。食物的搭配是影响铁吸收的重要因素之一。膳食中的非血红素铁必须转变为亚铁才能被吸收。植物性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多酚类化合物、植酸盐、草酸盐等影响其吸收。另外,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2、β-胡萝卜素、有机酸、动物性食物及某些单糖、脂类可促进铁的吸收。
2.2 铁的排泄
机体对铁的排泄能力有限,主要以3种形式排出体外:一是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脱落而排出,如由胆汁、脱落的粘膜细胞和少量的血液通过粪便排出;二是由汗液和皮肤脱落细胞排出;三由是尿排出。成人每天约排出铁0.90~1.05mg,其中90%从肠道排出,尿中排出量极少,另外,月经、出血等也是铁的排出途径。
3 铁的生理功能
铁具有高度的生物学活性,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触酶等的合成,并与乙酰辅酶A、琥珀酸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细胞色素还原酶的活性相关。三羧酸循环中有1/2以上的酶和因素含铁或铁存在时才能发挥生化作用,完成生理功能[6]。
3.1 参与体内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
一是合成血红蛋白。红细胞是氧的截体,血红蛋白是它的重要组成成份,血红蛋白由2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是含铁的物质,叫血红素,它是一种Fe2+的络合物,在其分子中四个卟啉环把铁原子包围在中间,2价铁原子好像处于蜘蛛网中心的“蜘蛛”[7]。因此可与氧进行可逆性结合,使血红蛋白具有携带氧的功能,参与体内CO2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
二是合成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是一种含血红素的蛋白质,它由一个血红素和一个球蛋白组成,肌红蛋白的基本功能是在肌肉组织中起转运和储存氧的功能。铁元素在肌红蛋白合成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是构成细胞色素及某些呼吸酶。细胞色素也是含血红素的化合物,其在线粒体内具有电子传递作用,同时也是各种呼吸酶的组成成分。铁元素是构成细胞色素的重要组成成分。
3.2 维持正常造血功能
铁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血红蛋白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在造血过程中是必需的元素之一。红细胞生成除要求骨髓造血功能正常外,还要有足够的造血原料,制造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为蛋白质和二价铁,红细胞中含铁约占机体总铁的2/3,铁在骨髓造血细胞中与卟啉结合形成高铁血红素,再与珠蛋白合成血红蛋白。
3.3 增强免疫功能
铁可使人体内T淋巴细胞、血清补体活性、吞噬细胞功能、中性白细胞的杀菌能力保持正常。研究发现缺铁可引起淋巴细胞减少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另外,铁还有催化促进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嘌呤与胶原的合成、抗体的产生、脂类从血液中转运以及药物在肝脏的解毒等功能。
如果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乳铁蛋白含量过高,长期饮用会导致宝宝摄入过量的铁,容易对宝宝身体造成损害,另外体内乳铁蛋白含量过高时,有可能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乳铁蛋白是母乳中的核心免疫蛋白,能帮助宝宝抵抗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还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增强造血功能,但是很多家长以为乳铁蛋白的含量越高越好,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并不是越高越好,同时乳铁蛋白的含量不能超过1.0g/kg。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乳铁蛋白含量接近母乳中乳铁蛋白含量,才是比较好的,适合宝宝的。
如果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乳铁蛋白含量过高,长期饮用会导致宝宝摄入过量的铁,容易对宝宝身体造成损害,另外体内乳铁蛋白含量过高时,有可能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建议每100克产品中乳铁蛋白不能超过100毫克,以便适应宝宝的肠胃吸收能力。宝宝摄入适当乳铁蛋白有利于促进铁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贫血,还能增强体质等作用。
家长可以给宝宝选择一款乳铁蛋白含量适宜的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