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病时间,新生儿败血症又被分为EOS及晚发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EOS一般发病时间≤3日龄,LOS一般>3日龄。由于EOS与LOS在高危因素、致病菌乃至治疗上都有差别,故本共识将分别阐述。
EOS在国内则以肠杆菌属为主(如大肠埃希菌),但近年来B 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李斯特菌虽不多但致死。
LOS以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CONS)特别是 表皮葡萄球菌 为最多,多见于早产儿,尤其长期动脉或静脉置管者。国内的 LOS 除CONS 外,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主要见于皮肤化脓性感染。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以 革兰阴性 (gram negative,G-)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雷菌等多见。
部分EOS 患儿 临床表现不典型 (尤其是早产儿),刚出生时无明显症状,但很快出现 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死亡 ,此时临床诊断将更多依靠产前高危因素及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多样:
1. 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然而出结果时间慢,一般至少需要 2 d;敏感度低,EOS 患儿尤其低,生长速度慢以及培养条件苛刻的细菌检出率更低。由于新生儿尤其低、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取血量的限制,导致血培养敏感度更差,故要求 每次抽血量不少于1 mL 。
2. 尿培养:需采用清洁导尿或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取的尿液标本,仅用于LOS的病原学诊断。
3. 核酸检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检测病原体核酸,如检测细菌 16 S rRNA 基因的PCR 试剂盒用于临床。
1. 白细胞计数:采血时间一般应等到 6 小时龄以后(EOS)或起病 6 h 以后(LOS),白细胞计数为6 小时龄~3 日龄≥30×10^9/L,≥3 日龄为≥20×10^9/L,或 任何日龄<5×10^9 /L,均提示异常(减少的意义更大) 。该项指标在EOS 中诊断价值不大,白细胞计数减少比增高更有价值。
2. 不成熟中性粒细胞(包括早、中、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细胞)/总中性粒细胞(immature / total neutrophil,I/T):出生至 3 日龄 I/T ≥0.16 为异常 ,≥3 日龄≥0.12 为异常。I/T 可能在 25%~50% 无感染患儿中升高,故只是该项升高,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证据不足,但其 阴性预测值高 达99%。
3. 血小板计数:在诊断败血症中特异度及灵敏度均不高,且反应较慢,不能用于抗菌药物效果及时评判,但血小板减低与 预后不良 有关。
4.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临床上常用的急相反应蛋白包括 CRP以及降钙素原。CRP 在 感染后6~8 h 升高,24h达到顶峰,当发生炎症时,首先募集 白细胞介素6,随后刺激释放 CRP 。因此,如产时感染发生的EOS,患儿刚出生时CRP值可能不高,6 小时龄内 CRP≥3mg/L,6~24 小时龄≥5 mg/L 提示异常,>24 小时龄 ≥10 mg/L 提示异常。在生后或者怀疑感染后6~24 h 以及再延24 h后 连续 2 次测定 ,如均正常,对败血症(包括 EOS 以及LOS)的 阴性预测值 达到99.7%,可以作为 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20+元/次检查【湘雅二医院】
5. 降钙素原: ≥0.5 mg/L ug/L或ng/ml 提示异常(>2ug/L提示败血症) ,通常在感染后4~6 h 开始升高,12 h 达到峰值, 比CRP更快 地诊断或排除感染。3 日龄内降钙素原有生理性升高,参考范围应该考虑生后日龄。降钙素原在 EOS和 LOS 中的指导价值不完全一样,在 EOS 疑似病例,降钙素原更多作为 抗菌药物停药 的指征,一般连续 2 次(间隔 24 h)降钙素原值正常可考虑停用抗菌药物;而在LOS 中降钙素原在 诊断以及停药 方面都有一定指导价值。200+元/次检查【湘雅二医院】
有报道称 23% 的新生儿败血症 患儿可能合并脑膜炎,腰椎穿刺检查在诊断中极为重要。新生儿脑膜炎中血培养阴性率高达38%,所以血培养阴性不能作为排除新生儿脑膜炎和败血症的指标
腰椎穿刺指征(下列 3 项任意 1 项):(1)血培养阳性;(2)有临床表现且 非特异性感染指标≥2 项阳性 ;(3)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值得注意的是,足月儿只有实验室检查异常(指不包括血培养阳性的实验室检查)而无临床表现的 EOS,不需常规做脑脊液检查。
取脑脊液后 2 h 内完成检验 ,否则糖浓度和白细胞计数会下降。
通常多数足月正常新生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20×10^6 个/L,正常新生儿脑脊液蛋白<1.7 g/L 及糖>400 mg/L(或>当时血糖的40%),与年长儿童类似。
(1) 疑似诊断 为3 日龄内有下列 任何一项 ,①异常临床表现,②母亲有绒毛膜羊膜炎,③早产 PROM(胎膜早破)≥18 h。如无异常临床表现,血培养阴性,间隔24 h 的连续2 次血非特异性检查<2 项阳性,则可排除败血症。
(2) 临床诊断 为有 临床异常表现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中任何一项,①血液非特异性检查≥2 项阳性,②脑脊液检查为化脓性脑膜炎改变,③血中检出致病菌 DNA。
(3)确定诊断为有临床表现,血培养或脑脊液(或其他无菌腔液)培养阳性。
临床诊断和确定诊断均为>3 日龄,其余条件分别同新生儿EOS。
EOS:在血培养和其他非特异性检查结果出来前,经验性选用广谱抗菌药物组合,尽早针对革兰阳性(gram positive,G+)菌、G-菌,用 氨苄西林(或青霉素)【GBS】+第三代头孢菌素【大肠埃希菌】 作为一线抗菌药物组合。【常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和GBS即B 族链球菌】西方国家最常使用氨苄西林+氨基糖苷类(主要是庆大霉素)【尽管第三代头孢菌素较氨基糖苷类药物抗菌谱更广,但是患儿的病死率、引起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率较高、诱导耐药菌产生以及继发真菌感染可能性也较高;对GBS和李斯特菌有很好的协同杀菌作用,但用氨基糖苷类需要进行血药谷浓度监测,对于体重1500g以下患儿还需完善耳聋相关基因检测,因 有发生耳毒性和肾毒性的可能性 ,我国有关部门已明确规定在 <6 岁小儿禁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若药物敏感试验提示病原菌仅对该类药物敏感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但不作为首选和常规使用。】
LOS:在得到血培养结果前,考虑到 CONS 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多,经验性选用 苯唑西林、萘夫西林(针对表皮葡萄球菌)或者万古霉素 代替氨苄西林联用第三代头孢。如 怀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则用头孢他啶(如使用呼吸机) 。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或者出生胎龄<28 周早产儿预防性使用氟康唑等抗真菌药尚有争议。
原则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抗菌药物调整,能单用不联用,如果经验性选用的抗菌药物不在药物敏感试验所选的范围内,临床效果好则继续用,否则改为药物敏感试验中敏感的抗菌药物种类。
确认GBS感染后 :如果患儿已经进行经验性两联抗菌药物治疗,确认 GBS 感染后,因其对青霉素敏感(尽管 GBS 对青霉素耐药有增加的报道),可以考虑停用另一种,仅用氨苄西林或青霉素即可,合并脑膜炎者可考虑联合三代头孢。
李斯特菌感染 :一般选氨苄西林,或必要时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在查血药浓度、体重1500g以下患儿查耳聋基因以及家长知情同意条件下)。
厌氧菌 :克林霉素或者是甲硝唑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 CONS :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可考虑联用萘夫西林。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应当作为整个新生儿败血症抗菌药物疗法选用的二、三线药物,应谨慎使用以防止产生耐药,使用万古霉素时还应监测血药浓度。
多重耐药的 MRSA 且万古霉素效果欠佳 时,若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支持,可在临床药师会诊同意后选用氟喹诺酮、磺胺甲恶唑联合甲氧苄氨嘧啶等药物。
若为产β内酰胺酶的病原菌(如肺克、大肠埃希菌)应采用 碳青霉烯类 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怀疑或确诊合并脑膜炎, 应避免用亚胺培南,因有引起惊厥的不良反应 ,可采用美罗培南代替。
抗菌药物疗程在 10~14d , 血培养在用药2~3d后应该转阴 ,持续阳性需要考虑换用抗菌药物。置管者导管相关感染如血培养出G-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或者真菌,则应 拔出导管(一般3-4周拔) ,如果是CONS 可应用抗菌药物后复查( 可不拔 )。
一般用 头孢噻肟+氨苄西林(早期黄疸太高时不太适合使用头孢曲松) ,如果脑脊液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用 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 。GBS 引发的脑膜炎通常疗程需要14~21d。G-菌则需要21d或者脑脊液正常后再用14d,少数有并发症(室管膜炎、脑炎、硬膜下积液等)者需要更长时间,铜绿假单胞菌需要使用 头孢他啶 或根据药物敏感试验调整, 脆弱类拟杆菌需要甲硝唑 。【疗程要够,防止复发】
1. EOS:已经证实,母亲产前静脉点滴抗菌药物( 青霉素、氨苄西林或头孢唑林等 )能够预防GBS引起的EOS,使用指征如下。(1)在孕晚期经 培养 或者细菌 16 S rRNA 基因证实的 GBS 感染或定植。(2)GBS 感染状况未知但存在 1项或多项产时危险因素如胎龄<37 周、PROM≥18 h 或者产前体温超过38 ℃。 (3) 孕期尿检 GBS 阳性 。(4) 前次分娩有明确 GBS 感染 。以上是母亲 GBS 定植或感染的证据或依据,均为产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的指征,母亲应在 产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至少4h ,如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恰当,婴儿出生后无异常表现,则根据胎龄决定进一步处理,① ≥37 周,胎膜早破<18 h,密切观察不用抗菌药物;胎膜早破≥18 h,则做全套实验室检查(必要时相隔 24 h 的 2 次检查),并院内观察48 h ,未达到前述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时不使用抗菌药物;② 胎龄<37 周,无论有无胎膜早破,完善全套实验室检查(同样必要时相隔24h的2次检查),院内观察 48 h ,未达到前述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时不使用抗菌药物。
2. LOS:控制院内感染是控制 LOS 的关键。动静脉置管的护理是重中之重,其基本原则包括以下 3 点。(1)置管,尽量建立专职的团队, 掌握置管的指征及时机 ,选取合适的置管血管,在专门的隔离间内穿戴好 无菌 外衣、帽子、口罩及手套置管;(2)置管后护理,穿刺点周围酒精或碘伏消毒, 每日观察穿刺周围皮肤 情况;(3) 拔管,尽量减少置管时间(尽量不要超过21 d) ,血培养阳性( CONS 除外 )立即拔管。除此之外, 手卫生及母乳喂养 也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措施。
HCMV是人类先天性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导致 先天性耳聋 及 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的常见病因。
常见临床表现:黄疸,肝脾大,肝功能损伤,呼吸窘迫,间质性肺炎,心肌炎,瘀斑,血小板减少,脑膜脑炎,小头畸形,脑室周围钙化,脑室扩大。
常见后遗症:感觉神经性耳聋,智力/运动发育障碍脑瘫,癫痫,视力障碍,BPD(肺发育不良)。
更昔洛韦使用指征:有中枢神经系统累及的先天性CMV感染;有明显活动期症状的CMV感染,如肺炎/肝炎/脑炎。
输出:5 35"123\010\032"里面包含2个转义符,\010表示8进制,相当于10进制的8,\032表示8进制,相当于10进制的26,因此strlen(a)得值为5,也就是循环之后i的值
sizeof(a)表示计算数组a的大小,等于7,循环5次,所以j=7*5=35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新生儿溶血症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即妈妈与胎儿之间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造成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的同族被动免疫性疾病。
在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据研究,新生儿溶血症概率为:ABO溶血病占新生儿溶血病的85.3%,Rh溶血病占14.6%,MN(少见血型)溶血病占0.1%。ABO溶血除引起黄疸外,其他改变不明显,Rh溶血可造成胎儿重度贫血,甚至心力衰竭。
新生儿溶血症发病原因
由于妈妈的血型与胎儿(或婴儿)的血型不合,如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病,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常较ABO血型不合为严重。当存在ABO血型不合时,Rh血型不合的溶血常不易发生其机制可能为ABO血型不符所产生的抗体已破坏了进入母体的胎儿红细胞,使Rh抗原不能被母体免疫系统发现。
1、ABO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为A型或B型。如母亲AB型或婴儿“O”型,则不发生ABO溶血病。
(1)40%-50%的ABO溶血病发生在第一胎,分娩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其原因是:O型母亲在第一胎妊娠前,已受到自然界A型或B型物质(某些植物、寄生虫、伤寒疫苗等)的刺激,产生抗A或抗B抗体(IgG)。
(2)在母子ABO血型不合中,仅1/5发生ABO溶血病,其原因为:①胎儿红细胞抗原性强弱不同,导致抗体产生量的多少各异②除红细胞外,A或B抗原存在于许多其他组织,只有少量通过胎盘的抗体和胎儿红细胞结合,其余的被组织或血浆中的可溶性的A或B物质吸收。
2、Rh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通常是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
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这是因为自然界没有Rh血型物质,Rh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Rh抗原刺激产生。既往输过Rh阳性血的Rh阴性母亲,其第一胎可发病。极少数Rh阴性母亲虽未接触过Rh阳性血,但其第一胎也发生Rh溶血病,这可能是由于Rh阴性孕妇的母亲为阳性,其母怀孕时已使孕妇致敏,故其第一胎发病。
新生儿溶血症症状
患新生儿溶血症的宝宝会出现各种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轻重与溶血程度基本一致。多数ABO溶血病患者除引起黄疸外,其他改变不明显。Rh溶血病症状较重,可造成胎儿重度贫血,甚至心力衰竭、严重者死亡等后果。
1、黄疸: 大多数Rh溶血病患者患儿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而多数ABO溶血病在第2-3天出现。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型为主,但如溶血严重、造成胆汁淤积,结合胆红素也可升高。
2、贫血: 程度不一。重症Rh溶血,生后即可有严重贫血或伴有心力衰竭,部分患儿因其抗体持续存在,也可于生后3-6周发生晚期贫血。
3、肝脾肿大: Rh溶血病患儿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ABO溶血病患儿则不明显。
4、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损伤脑细胞,引起胆红素脑病,这是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发生在分娩后4-7天,表现为黄疸加重,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喂养困难、双眼凝视、惊厥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或有运动功能障碍、智能落后等后遗症。
ABO和Rh等不合的溶血症状基本相同只是轻重程度有所不同,前者轻,病情进展较慢后者重,病情进展快。
轻型者:出生时与正常新生儿无异,1-2天后逐渐出现黄疸和贫血程度日益加深或稍有嗜睡拒食,这种病例甚易误诊为主生理性黄疸。
重型者:因胎儿红细胞大量破坏出现贫血、全身水肿、胸腹腔积液肝脾肿大致成死胎、流产或早产。有的出生时因贫血水肿、心力衰竭而死亡。
新生儿溶血症能治好吗
如正确、及时诊断,则新生儿溶血症可以治好。提早分娩,可防止宫内严重贫血造成的死胎;有重症贫血、水肿、黄疸迅速加重者,需换血。换血的目的是移出抗体及胆红素,防止核黄疸。纠正贫血重症贫血病,换血前可作光疗;一般无换血指征的宝宝均可用光疗,此法简单有效。
新生儿治疗
1、光照疗法
(1)指征: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增高时,根据胎龄、患儿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及生后日龄,对照日龄胆红素与光疗干预列线图,当达到光疗标准即可进行。
(2)原理:光疗作用下使未结合胆红素光异构化,可不经肝脏处理,直接胆汁和尿液排出。光疗主要作用于皮肤浅层组织,光疗后皮肤黄疸消退并不表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已达到了正常。
(3)设备:主要有光疗箱、光疗灯和光疗毯等。光照时,婴儿双眼用黑色艳照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除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外,其余均裸露;可以连续照射,也可间隔12小时进行。
(4)副作用:可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但多不严重,可继续光疗;蓝光可分解体内核黄素,光疗超过24小时可引起核黄素减少,故光疗时应补充核黄素。此外,光疗时应适当补充水分及钙剂。
2、药物治疗
(1)供给白蛋白:数学奖每次10-20ml/kg或白蛋白1g/kg,以增加其与未结合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2)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应用5%碳酸氢钠提高血液pH值,以利于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
(3)肝酶诱导剂:能诱导UDPGT酶活性、增加肝脏结合和分泌胆红素的能力。常用口服苯巴比妥钠,可诱导肝酶活性,有利于未结合胆红素经肝酶作用变为结合胆红素,而不透过脑膜。
(4)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可阻断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抑制吞噬细胞破坏已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
3、换血疗法
(1)作用: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治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
(2)指征:大部分Rh溶血病和个别严重的ABO溶血病需换血治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应换血:
①产前已明确诊断,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68μmol/L(4mg/dl),血红蛋白低于120g/L,伴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
②生后12小时内胆红素>;12μmol/L(0.7mg/dl)者。
③光疗失败,指高胆红素血症经光疗4-6h后血清总胆红素仍上升8.6μmol/L.H[0.5mg/(dl·H)]。
④已有胆红素脑病的早起表现者。
(3)方法:
①血源:Rh溶血病应选用Rh系统与母亲同型、ABO系统与患儿同型的血液,紧急或找不到血源时也可选用O型血。母O型、子A或B型的ABO型溶血病,最好用AB型血浆和O型红细胞的混合血。有明显贫血和心理衰竭者,可用血浆减半的浓缩血。
②换血量:一般为患儿血量的2倍(约150-180ml/kg),大约可换出85%的致敏红细胞和60%的胆红素及抗体。
③途径:一般选用脐静脉或其他较大静脉进行换血,也可选用脐动、静脉进行同步换血。
必要提示
①换血操作较复杂,易发生感染、血容量改变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所以必须谨慎从事。
②药物方面,主要目的是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预防胆红素脑病。中西药可联合应用。
③生后2个月内,重症溶血常发生严重贫血,应注意复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若血红蛋白<;70g/L,可小量输血。轻度贫血可口服铁剂治疗。
4、其他治疗
防治低血糖、低血钙、低体温、纠正缺氧、贫血、水肿、电解质紊乱和心力衰竭等。
上述方法中,重症溶血主要靠输血。轻症可用光疗药物等综合治疗,应用光疗后目前ABO溶血的患儿很少需要换血。
新生儿溶血症的护理
1、执行新生儿常规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针对病因的护理,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1)采用保守疗法时应严格按医嘱给予液体及药物,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师。
(2).随时做好换血疗法的准备,并协助进行。
(3)严格观察体温、脉搏、呼吸、黄疸、水肿、嗜睡、拒乳等情况,有心衰、呼吸衰竭或惊厥时,分别按有关护理常规护理。
3、合理喂养: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4、病情观察:注意皮肤粘膜、巩膜的色泽,监测胆红素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宝宝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出现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粪便及胆红素排出。
5、健康教育: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配合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溶血症的预防
抵御新生儿溶血症的威胁,防大于治,做好以下3点,能够很好的预防新生儿溶血症:
1、产前检查:产妇抗体测定妊娠周作第一次测定,作为基础值以后,定期测定。如效价上升,提示胎儿可能受累羊水胆红素测定B超声,检查胎儿有没有水肿腹水等。
2、产前治疗
(1)提前分娩:既往有输血、死胎、流产和分娩史的Rh阴性孕妇,本次妊娠Rh抗体效价逐渐升至1:32或1:64以上,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羊水胆红素增高,且羊水L/S>2者,提示胎肺已成熟,可提前分娩。
(2)血浆置换:对血Rh抗体效价明显增高,但又不宜提前分娩的孕妇,可对孕妇进行血浆置换,以换出抗体,减少胎儿溶血,但该资料临床极少应用。
(3)宫内输血:对胎儿水肿或胎儿Hb<80g/L,而肺尚未成熟者,可直接将与孕妇血清不凝集的浓缩红细胞在B超下注下脐血管或胎儿腹腔内,以纠正贫血。
(4)苯巴比妥:孕妇于预产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可诱导胎儿UDPGT活性增加,已减轻新生儿黄疸。
3、出生后
Rh阴性妇女在娩出Rh阳性婴儿72h内,应尽早肌注抗RhDIgG300g,以避免被致敏下次妊娠29周时再肌注300g效果更好。
新生儿溶血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1、母子血型检查
检查母子ABO和Rh血型,证实有血型不合存在。ABO溶血病者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或B型。Rh溶血病者母亲为Rh阴性(D抗原阴性),新生儿为Rh阳性。如母亲为Rh阳性(但C或E抗原阴性,胎儿C或E抗原阳性),婴儿Rh阳性,也可发生抗E、抗C、抗e、抗C引起的溶血病。
2、检查有无溶血——血清胆红素
溶血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细胞减少,早期新生儿血红蛋白<145g l="">6%);血涂片有核红细胞增多(>10/100个白细胞)。血清总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溶血病患儿生后黄疸逐渐加深,胆红素水平呈动态变化,需每天随访2-3次。
3、致敏红细胞和血型抗体测定
(1)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即改良Coombs试验,是用“最适稀释度”的抗体人球蛋白血清与重复洗涤后的受检红细胞盐水悬液混合,如有红细胞凝聚为阳性,表明红细胞已致敏。该项检查是确诊实验。Rh溶血病其阳性率高而ABO溶血病阳性率低。
(2)抗体释放试验:听过加热使患儿血肿致敏红细胞血型抗体释放与释放液中,将与患儿相同血型的成人红细胞(ABO系统)或O型标准红细胞(Rh血型)加入释放液中致敏,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如有红细胞凝聚为阳性。是监测致敏红细胞的敏感试验,也为确诊实验。Rh和ABO溶血病一般均为阳性。
(3)游离抗体试验:在患儿血清中加入与其他相同血型的成人红细胞(ABO系统)或O型标准红细胞(Rh系统)致敏,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如有红细胞凝聚为阳性。表明血清中存在游离的ABO或Rh血型抗体,并可能与红细胞结合引起溶血。此项实验有助于估计是否继续溶血、换血后的效果,但不是确诊实验。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见胎头颅骨外软组织晕轮形成透明带,体形变胖,手足不能屈曲或有胎盘阴影增大。
2、超声检查 对诊断胎儿重度水肿并发腹水有帮助。用超声波检查如胎儿皮肤厚度超过5mm者即示胎儿水肿。超声监测可探及肝脾肿大和周围水肿,并可用经腹壁羊水穿刺检测胆红素在羊水中的存在。羊水中胆红素的增加,特别是结合超声证实肝脾肿大或水肿,提示预后危重,需要在超声引导下经腹壁输注红细胞,如果胎儿接近足月应尽快结束妊娠。
新生儿溶血症的诊断
1、产前诊断
既往有不明原因死胎、流产、新生儿中毒黄疸史的孕妇及其丈夫均应进行ABO、Rh血型检查,不合者进行孕妇血清华中抗体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或抗B>1:64,提示有可能发生ABO溶血病。Rh阴性孕妇在妊娠16周时应检测血中Rh血型抗体做为基础值,以后每2-4周检测一次,当抗体效价上市时,提示可能发生Rh溶血病。
2、生后诊断
新生儿娩出后黄疸出现早。且进行性加重,有母子血型不合,改良Coombs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中有一项阳性者即可确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