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感知的发育
新生儿的眼睛对光反射敏感,出生时已有闪眼及瞳孔对光反应,眼外肌的协调调节差,3-4个月时开始部分调节,12个月时才完善。同时,出生时为远视,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到六周岁左右;另外,出生时视网膜的椎体细胞未发育,只有周围视觉,因此,对近距离的视觉不及远距离。
(二)听感知的发展
胎儿在妊娠后期,听觉已相当灵敏,并可以与母亲互动,这已经被广泛的证实。新生儿对刺激的声音反应敏感,刚出生的婴儿,就可以分辨声音的高低、2个月的宝宝可以分辨不同人的声音和同一人的不同的语调,六个月时可以做应答回应,8个月时可以确定声音的来源、12个月时可以控制对声音的反应、18-24个月,可以区别不同高度的声音和更加精细的区别能力。
(三)嗅觉和味觉的发展
出生时嗅觉中枢已经发育成熟,哺乳时,新生儿会因为闻到乳汁的香味积极寻找乳头,会对乳母的依恋更强烈、3-4个月时,可以分别愉快和不愉快的气味,4-5个月的婴儿对事物的任何改变都会出现非常敏感的反应、7-8个月开始分辨芳香的刺激。
(四)皮肤感觉的发展
神经对皮肤的感觉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深感觉。新生儿对痛感虽已经存在,但并不敏感,尤其是在躯干、眼、腋下部位,痛疼刺激后会出现泛化的现象。尤其是在眼、前额、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而大腿、前臂、躯干等处则比较迟钝。相对触觉却非常敏感,如能够区别牛奶和饮水温度过高和低、对冷的刺激会比热的刺激更能引明显反应,3个多月的宝宝可以正确的区别31.5——33.0℃的水温。
(五)知觉的发展
直觉是人体对各种物质的综合反应,它与视、听、触等的感觉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在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以及冷热、薄厚、大小、黑白、方圆、左右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产生时间的感觉,如今天、明天、昨天和早晨、中午、晚上的概念,4-6岁的宝宝会先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6岁以后会认识客体的整体,但尚不够确切,7=8岁即可以看到整体,也会看到部分,在对颜色的认知过程中,产生图形和空间概念
在以上的培育过程中,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比较持久的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观察力从无目的观察逐渐转为有目的的观察,观察的时间逐渐的延长、观察的内容逐渐精细、逐渐的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对儿童认识客观世界有重要意义。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依据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依据。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其实有着一定的依据。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依据的相关内容。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依据1老话常说,3岁看大,7岁看老。大概意思就是说,从3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性格特点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
这句古话,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我们先来举几个栗子↓
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发明了灯泡等多项发明,然而其幼年时却是个非常调皮捣蛋、不折不扣的"熊孩子"。他表现出各种与众不同的性格,后来他却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
司马光砸缸":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年幼的司马光就能利用逆向思维,砸缸救出落水儿童。长大后的司马光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可能大家会说,这些只是个例啊。额,也没错啦!但是,接下来编编就要给大家科普啦,为这句古话找到了一些科学小证据↓
研究显示:3岁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
你造吗?新生儿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到了1周岁时,宝宝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2周岁时,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周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
实验表明: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与能力培养的关键期
据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给1000名3岁幼儿做的实验观察表明: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可见,3岁以内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长大后就容易形成相应的性格。
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三岁时自控能力差的孩子,长到32岁时更有可能出现健康和财务问题,甚至会有犯罪记录。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孩子7岁时的数学和阅读技能会影响到他们今后是否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3岁-7岁关键期,这样培养孩子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确实有其科学依据。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3-7岁这个阶段称为学前期。父母要如何抓住学前期这个教育关键期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呢?
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学习榜样。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家长平时在家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到孩子,一切以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为原则,别因为你的负面情绪影响了孩子。
注重陪伴
亲子陪伴对孩子的意义重大,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只要条件允许,都要把孩子带在身边,不要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孩子带在身边,也要经常陪伴孩子,不要因为工作忙忽视对孩子的陪伴。
快乐教育
快乐能给孩子带来勇气,使孩子更加乐观;快乐还能激发孩子的潜能,使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家长平时要向孩子传播快乐的情绪,让孩子在欢声笑语的环境中成长。
社交培养
学前期的孩子对外界的很多东西都会感到好奇,此时家长可以对孩子的社交能力进行培养,多带孩子到外面走走看看,结交新的朋友。
专注力培养
孩子到了3岁以后往往容易分心不专注,表现在容易走神、不能专心学习。家长要查明原因,比如玩具不要买太多,这样孩子的专注力也会下降。此外,可以陪孩子玩提高专注力的游戏或者看绘本。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依据2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真的吗
研究者选取了1.7万多人为对象,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如果孩子在7岁左右时数学和阅读技能方面非常出众,那么他们在成年后拥有较高的收入、较好的住房条件和较好的工作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如果儿童在7岁时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一个档次,那么他们在42岁时的收入就会增加5000英镑。即使将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因素考虑进来,这样的关联依然存在。
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杂志上的最新研究也发现,三岁时自控能力差的孩子,长到32岁时更有可能出现健康和财务问题,甚至会有犯罪记录。而上述推论并不考虑背景和情商情况。
据悉,来自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了两个大型研究项目的数据后得出上述结论。参与这些研究的孩子们需要完成一系列身体检查并接受采访,以供研究者评估可能影响其生活的基因和环境因素。
研究者发现,自控力较差的孩子在长大以后更有可能出现健康问题,如高血压、超重、呼吸问题等。而这些人也更有可能出现对烟草、酒精和毒品的依赖,成为单亲家长的可能性更高,不会管理金钱,有犯罪记录等等。
研究负责人、英国国王学院和杜克大学的教授莫菲特说:“我们的研究第一次证明,孩童时期的意志力的确对成年之后的健康和财富状况有影响。”
此外,还有不少研究可以证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确有其存在的道理:
对比4项特征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俄勒冈大学和俄勒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展这项研究。
他们首先找来上世纪60年代对夏威夷州约2400名不同种族的一至六年级小学生的一份调查。调查中,这些孩子的老师依照学生日常表现,以打分方式作出性格方面的评价。
40年后,研究人员找到其中144人进行深入调查,并给研究对象接受调查时的情况录像。
研究人员主要对比4项性格特征:是否健谈,又称语言流利度;适应性,即能否很好适应新情况;是否易冲动、感情用事;自我贬低程度,主要看是否弱化自身的重要特质。
性格行为延伸
通过对比,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当年被认为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善于动脑,讲话流利,总是试图控制局面并表现出高度智慧;而当年被老师认为不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多表现为缺少主见,遇挫折容易放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当年被认为适应性强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出乐观开朗,善于动脑,讲话流利;适应性打分低的孩子,成年后态度消极,缺少主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当年被认为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大声说话,兴趣广泛,健谈;不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得胆小害羞,与人保持一定距离,缺乏安全感。
当年被认为自我贬低度高的孩子,成年后易内疚,喜欢寻求安慰,爱讲自己的消极面,爱表达不安全感;自我贬低程度低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爱大声说话,善于动脑,表现出优越感
难以改变性格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加州大学里弗赛德分校博士生克里斯托弗?内夫说,研究结论令人吃惊。
“我们仍可辨认为同一个人,”他说,“这正好说明了了解性格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环境,追随你一生。”
先前研究显示,虽然人的性格可以改变,但这并不容易。
内夫说:“我们认为,性格‘居住’在人身上,它是人的一部分,生物学层面的一个部分。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仍对人的行为构成影响,但我们必须承认未来行为中性格所起的作用。”
由此可见,3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称为婴幼儿期,这个阶段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另外,他们还发现了下面的成长规律:
1、性格: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变化不大;
2、智商: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经完成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3、学习:3岁之前是儿童的感觉、记忆和思维的'形成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3岁之前的学习活动将事半功倍;
4、身高:3岁之前是孩子身高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3岁之前对身高造成的损害将永远无法弥补。
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3~7岁这个阶段称为学前期。所谓“7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7岁之后,基本上就难以重新塑造了。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科学依据3三岁随着正之前应该怎么样教育孩子
一、纠正孩子的坏毛病
不要觉得孩子小就不去管他的坏毛病,毛病只会越来越根深蒂固,而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好。两岁时孩子各方面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且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此时就要给孩子立规矩了,告诉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
并且对于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家长也要及时纠正,比如脾气暴躁、自私、害羞等,要找到原因后帮助孩子去解决。
孩子出生后,全家人都围着他转,什么事情都要优先考虑孩子。孩子小时候还好,如果超过两岁仍处处惯着孩子,哪怕他做错了事情都用一句“他还小”给袒护过去,就会养出孩子自私、骄纵、蛮不讲理的性格,且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自己毫无责任心。
二、给孩子充足的爱
三岁前孩子最需要从父母身上获得的就是安全感,而安全感来自于重组的陪伴和关怀。如果孩子在幼年时缺乏关爱,导致安全感丧失,就容易出现敏感、自卑、胆小的负面性格,且难以接近和信任他人,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人生的幸福感也大大降低。
怎么样正确缺教育孩子
所以说,教育孩子不是一项脱离生活的独立的工作,而是需要渗透到生活里的全部,起坐立行,吃饭,睡觉,待人接物。养育孩子并不是要刻意去说教,而是我们整个的人生样式摆在儿女面前,儿女会模仿我们的说话做事。比如你开车出门,后面的车一个招呼都不打就突然超到你的前面去,害得你急刹车,差点撞上去,你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呢?生气是肯定的,圣经里有一句话说的很好:生气不可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可以生气,不可以骂人,不可以犯罪。可以把这个事情当成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时机:“孩子啊,要宽厚待人,要原谅别人的错,他今天的超车,有可能是他有着急的事情,但是他今天也是错了,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别人的处境”。这样正好可以一语双的。如果你采取了相反的措施:“这个人找死啊。。。”那么孩子以后就学会了抱怨,他可不只是抱怨别人妨碍了他,还会抱怨语文老师拖堂,数学老师作业多,同学太吵影响他……真的,万事互相效力,种什么收什么。关键是种的一颗粟,收了万颗子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