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黏腻多提示胃肠功能紊乱,此外,与生活及饮食习惯都有直接关系。
正常的大便为质软成形,不黏腻,形状以香蕉状最佳。肠道能分泌黏液,以帮助润滑通便,但如若食物中缺乏足够纤维素或者肠道功能紊乱,大便就不容易成形,导致黏性大,容易粘在便池上,难以冲净。
(1)胃肠功能紊乱: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不能及时排便、多坐少动、不能按时吃饭、暴饮暴食等等因素,容易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蠕动减少、菌群失调,妨碍大便顺利排出。
(2)喜食辛辣及油腻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或高蛋白、高脂食物比例过高,不易消化。在肠道滞留的时间比正常的大便要长,不能及时排出去,各种细菌生长和繁殖,分解大便里残留的蛋白质,大便会有恶臭味。同时,在细菌的作用下,会腐败、发酵,不断产生各种毒素和气体,引起腹胀、排便不爽、大便黏腻、黏马桶、不好冲。
1.饮食摄入高蛋白我们每天摄入的鱼、肉、蛋、奶、大豆等高蛋白食物,其中所含蛋白质总有一少部分无法被小肠消化吸收,于是进入大肠,并在大肠中被细菌分解利用(生理学称之为“腐败作用”),并产生胺类、吲哚、硫化氢等臭味成分。如果你摄入高蛋白饮食,将会有大量未吸收的蛋白质进入大肠,腐败作用“旺盛”,臭味开花。
要强调的是,来源于肉类、蛋类等食物的蛋白质含有更多的硫元素(含硫氨基酸),其含量远远超过大豆制品,而硫元素在大肠细菌腐败作用中会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其臭无比,所以如果摄入较多肉类或蛋类的话,便便更臭。
值得注意的是,大蒜、洋葱、萝卜等蔬菜虽然不是高蛋白食物,但也含有较多硫元素(硫化物),在大肠菌群作用下也会转化成硫化氢,让粪便臭上加臭。因此,素食有时并不能避免粪便过臭。
2.消化吸收不好
老年人、消化不良、胃酸缺乏等情况下,消化吸收能力减退,正常饮食摄入的蛋白质也有很多未能吸收,进入大肠在细菌腐败作用下让粪便更臭。
乳糖不耐受是另外一个常见原因,一部分人小肠缺乏乳糖酶,摄入奶类后无法消化其中的乳糖。一方面,乳糖进入大肠后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屁很多)和臭味(不是恶臭)另一方面,也缩短奶类蛋白质在小肠内停留时间,使一些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来不及完全吸收,进入大肠在细菌腐败作用下让粪便更臭。
3.肠道疾病
细菌性肠炎(多伴有明显腹泻)时粪便往往有腥臭味肠道克罗恩病(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也会让便便更臭,这一方面与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吸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因为粪便中的臭味物质大多数是在肠道菌群作用下产生的,所以肠道菌群的种类如何,是腐败作用(很臭或恶臭)强,还是发酵作用(不臭或酸臭)强,都与便便的气味直接相关。
不论如何,从肠道菌群平衡的角度,便便还是不要太臭才好。
1、拉屎特别臭,与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进食的食物类型有关。吃了较多高蛋白的食物和肉类食品的时候,如果肠道功能不好、肠道菌群失调,肠道的益生菌减少,有害的细菌增多,高蛋白的食物在有害细菌的分解下会产生一些难闻的气体,或者因为产生特别的臭味使拉出的屎会特别臭。2、胆道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的病人因为分泌胆汁和胰液不足,对食物的消化不充分,拉的屎也会特别的臭。
3、便秘的病人,因为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比较长,食物残渣在益生菌很少而有害细菌增多的情况下,食物残渣的消化不充分,也会使拉的大便特别的臭。
大便特别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饮食的因素,如长期食入辛辣、刺激、高脂、高糖、高蛋白类的食物,由于食物类在肠道分解时可产生较多的氨性的物质,从而使排出的大便具有较强的臭味。
二、便秘,主要由于肠道的神经节传导阻滞以及肠道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肠道内的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吸收过多产生大便干结的表现,由于大便储存时间较长,也可导致细菌的滋养繁殖,从而使排出的大便有较强的粪臭味。
三、直肠或结肠的肿瘤,由于直肠或结肠的肿瘤会导致肠道梗阻,从而使大便在肠道内蓄积时间过长以及消化不良,从而产生粪便较臭的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