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便便是什么样的?
1、颜色
婴儿正常大便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但大便颜色可以受很多因素影响。婴儿摄入的食物不同,大便颜色可以不一样。
吃母乳的婴儿大便一般都是金黄色的,而吃奶粉的婴儿的大便往往呈现深褐色。
吃奶粉的婴儿有时大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配方奶中铁的含量比较高,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就会使大便带绿色。
等到宝宝添加辅食以后,随着宝宝添加辅食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的大便开始变得颜色较暗。有时大便的颜色会与食物颜色有关,比如宝宝吃了许多火龙果,便便会带红色,如果多吃了绿色蔬菜,便便也会是偏绿的颜色。
有的宝宝做了钡餐造影后出现灰白色粪便,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大便的颜色还跟胆汁有关系。肠道中含有的胆汁会让大便呈现黄绿色或黄色,而大便在肠道里时间越长,大便的颜色就越深。
还有一种特殊的大便,就是新生儿胎便:刚生下来的宝宝,出生后6~12小时会拉出墨绿色胎便。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主要由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分泌物等组成。
2、形状
正常婴儿大便的性状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母乳喂养的宝宝,因为母乳中含有母乳所特有的丰富的母乳低聚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调节胃肠功能。所以,一般母乳喂养的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形,一般为软糊糊状。
而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有的呈软条条状。 宝宝添加辅食后,大便的性状逐渐跟成人大便靠近,为稍硬的成形便。
3、次数
每个婴儿大便的次数也不一样。一般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较多,一天2~5次,新生儿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但只要婴儿精神状态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这都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地减少。
母乳喂养的宝宝还可以出现大便次数少的情况,因为宝宝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好,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射,有的宝宝2~3天或4~5天不排大便,还有的宝宝甚至于15天不排大便,但宝宝并无痛苦的表现,肚子摸着也不硬,排出的大便仍为黄色软便,没有硬结。这也是正常的,不属于便秘。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一般大便次数较少,每天约1~2次。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随着辅食量的增加,大便逐渐接近成人,大便次数可以每天1-2次。另外,大便次数也受婴儿食物摄入量的影响,比如吃得太多,可能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吃得少,大便次数减少。这并不是疾病所致。
4、气味
正常婴儿的大便略有酸臭味,一般鱼、肉、奶、蛋类等蛋白质吃得较多的孩子,大便比较臭。消化不良的宝宝大便比较酸臭。
坏便便有哪些呢?
我们可以从大便的颜色、性状、气味、次数等来进行初步的判断,如果孩子有以下的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大便褐色, 呈球状,较硬,周边可能带少许鲜血丝,提示便秘,鲜血是硬便损伤肛门所致。
大便黑色, 可能是胃或肠道上部出血或服用贫血的铁剂药物所致。
大便果酱样, 同时宝宝哭闹,呕吐,要注意肠套迭的发生,尽快就医。
大便黄褐色, 稀水样、带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鸡蛋味,一般为蛋白质消化不良。
大便淡黄色、 呈糊状、外观油润、内含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数都比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大便水样, 有泡沫,酸味刺鼻且如馊食般,这可能是糖类不消化所致。也可能是肠道感染炎症。
大便白色或灰白色, 说明胆汁的排泄受到障碍,有可能为胆道梗阻或胆汁粘稠或肝炎等。
大便白色淘米水样 ,即粪便呈米泔水样无粪质的白色混浊液体,量多,常见于霍乱。
大便白色油脂状, 量多,并有恶臭,常见于胰源性腹泻或吸收不良。
大便赤豆汤样, 可能为出血性小肠炎,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早产儿。
大便次数多、量少、绿色或黄绿色、 含有胆汁、带有透明丝状粘液、孩子有饥饿表现,为奶量不足,饥饿所致腹泻。
大便脓血样, 多见于痢疾,患儿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不愿进食、全身无力、阵发性腹痛等症状。
豆腐渣样便, 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
足月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都没有排出胎便,就要引起重视。 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排除消化道先天畸形。早产儿因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宝宝进食延迟,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
婴幼儿大便异常可诊断的疾病还有很多,以上几点供宝爸宝妈们在观察婴儿大便时参考。以上所列的坏便便是比较严重的异常,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观察孩子排便时的状态,吃奶情况及精神状态,以及体重增长情况,如果大便的改变不影响婴儿吃奶,婴儿精神状态如常,体重增长理想,排大便时没有痛苦状,就没关系,不需要干预。
特别提示: 如果需要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应该在家提前留取大便样,以便到医院时能够及时进行化验,尽早得到诊治。留取大便时要注意,不要取尿不湿上的大便,可以用小盆接大便,进行取样。
一岁半宝宝营养提示 一岁半的宝宝正处于智力发育时期,通常家长们会给宝宝添加鱼油,其实宝宝一岁以后可摄入各种自然食物,宝宝的菜式多样化,让宝宝经常吃些深海鱼,如马哈鱼、三文鱼、鲑鱼等,合理搭配,营养均衡,自然就不会缺少益智因子。
一岁半宝宝不能吃的食物
1、蛋白
蛋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只是宝宝一岁前的消化能力还无法负担这丰富的营养成分,加上蛋白中的成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开始吃副食品的婴儿必须先吃蛋黄。
蛋白中的蛋白分子较小,有时能通过肠壁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中,使婴儿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湿疹、荨麻疹等。
禁:宝宝满一岁以后才能吃。
2、含汞量较高的鱼类
鱼肉是非常好的婴儿辅食食材,鱼肉质地绵软容易消化、而且都是优质的完全蛋白,还是有助于大脑发育的DHA的优质来源。但是有些鱼类尤其是海鱼,含有较高含量的汞,汞以甲基汞的形式积聚与鱼类体内,甲基汞会影响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
禁:选择鱼肉作为辅食时,避免选择体型较大的或含汞量特别高的鱼类,如鲨鱼、剑鱼、罗非鱼、鲶鱼,特别是吞拿鱼。
3、海鲜
螃蟹、虾等带壳类海鲜最容易引发婴儿的过敏症。
禁:不要给1岁以下宝宝吃。
草酸含量高的蔬菜:菠菜、苋菜等含有大量的草酸,在人体不易吸收,而且容易和钙结合成大分子碳酸钙,影响宝宝的钙吸收,容易导致宝宝的骨骼、牙齿发育不良。
禁:最好在宝宝1岁以后适量添加,且不要和含钙量高的食物或钙制剂一同食入。
4、豆类
有些豆类含有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更易受损害。而且豆类难煮熟,本身难以被消化,同时容易引起过敏和中毒反映。
5、水果类
水果是维生素C的巨大资源库,而且补水开胃,容易消化,适合作为婴儿的辅食或零食。但有些水果含有致敏因子,容易引起过敏,3岁以前的宝宝最好都不要吃。
常见的易致过敏水果:芒果、菠萝、有毛的水果(如水蜜桃、奇异果)
6、花生酱
危险点:成分易引起过敏反应保存易受黄曲毒素污染
花生本身含有花生油酸,这是一种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人体细胞会利用此酸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人体内显著的天然发炎性物质,易引起过敏而有发炎反应。如果家族有食物过敏的遗传史,一岁前最好避免喂食花生制品。
7、鲜奶
危险点:成分不易吸收
鲜奶富含营养,但一岁前的宝宝却不适用,主要是鲜奶中的酪蛋白质分子结构大,不易分解,无法被一岁以下的宝宝吸收。而且有些宝宝的肠道若没有足够的乳糖酵素分解乳糖,会造成肠道的刺激,影响排便功能加上某些矿物质则可能加重婴儿的肾脏负担,使小孩出现慢性脱水、大便干燥等症状。
8、蜂蜜
危险点:成分或含肉毒杆菌孢子
虽然喝蜂蜜水有其好处,但是蜂蜜的制造过程中不会经过高温杀菌,以免破坏成分,因此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孢子,若食用可能会导致一岁以下婴儿肉毒杆菌中毒,因此,建议一岁以下的婴儿最好不要食用蜂蜜。
9、矿泉水、纯净水
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滤过功能差,矿泉水中矿物质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渗透压增高,增加肾脏负担。长期饮用纯净水,还会使得孩子缺乏某种矿物质,而且纯净水在净化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工业原料,可能对婴幼儿肝功能有不良影响。饮水机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也不宜使用。
10、功能饮料
功能饮料中大都富含电解质,可以适当补充人体在出汗中丢失的钠、钾等微量元素。不过,由于婴儿的身体发育还不完全,代谢和排泄功能还不健全,过多的电解质,会导致婴儿的肝、肾还有心脏承受不了,加大 儿童 患高血压、心律不齐的几率,或者是肝、肾功能受到损害。
11、刺激性的饮料
可乐、咖啡、浓茶等含太多糖分或咖啡因且没有营养,容易引起蛀牙并且影响宝宝的味觉,并且使人兴奋,会使小儿不安,甚至影响宝宝的生物钟。
12、调味类
沙茶酱、西红柿酱、辣椒酱、芥末、味精,或者过多的糖等口味较重的调味料,容易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干扰身体对 其它 营养的吸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