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植方法:
(1)种子繁殖:五味子种子皮坚硬,有油层,不易透水,出苗困难,应于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先将五味子果实用温水浸3~5天,搓去果肉,洗出种子,漂去秕粒,然后进行催芽。用种子的3倍量湿沙充分拌匀,以种子互不接触为度。再挖深、宽各50~60cm土坑,将种子放于坑内,上盖一层草,再盖土20cm。四周挖好排水沟,以防雨水灌人。在催芽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防止发霉。一般沙埋处理70~90天,见胚根稍露,即可播种。
(2)播种:以春播为宜。于畦面横向开沟,行距15cm,沟深5cm左右,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2~2.5cm,适当镇压,覆盖一层薄草,用绳子固定,以保土壤湿润。一般每667㎡播种量5kg左右。
(3)移栽:一般选2年生苗移栽,1年生壮苗也可。栽后易成活,新生根较多,植株生长旺盛,成活率达80%以上。采挖野生苗移栽,因无主根、侧根,只是根茎且不定根又是从根茎上再生,而移栽后缓苗期较长,原须根多枯死,成活率低,生长不旺,生产上采用不多。
移栽于春、夏、秋三季均可,以春、秋两季为好,成活率高。春季应在芽未萌动之前,秋季应在落叶后,夏季移栽于雨季挖苗带土坨。于畦面开穴,穴距、穴深各30cm。穴底施适量厩肥,覆一层土,然后栽苗。栽时将根舒展开,填一部分土,随之轻轻提苗,再填土踏实,然后灌足水,待水沉下再填土封穴。
【栽培管理】
1、搭架:以搭设立架为好,有利通风透光,产量较高,因五味子为多年生植物,生产多用三角铁或水泥柱作立柱。立柱长2.6m,埋入地下30cm,最好用水泥固定。可用8号或10号铁丝,于立柱中部及上部,横拉两道。再按每株插4根竹竿,竿距12~15cm,要求排列整齐,用细铁丝将竹竿固定在铁丝上。待五味子新枝伸长35~40cm时,即引蔓上架。每株要培养4条基生枝,将每条主蔓顺时针方向缠绕竹竿上,并用绳固定。
2、育苗期管理:
(1)遮阴:播种后20~30天,即陆续出苗。应经常检查出苗情况,以防覆草压苗。当出苗达60%~70%时,去掉覆盖率,用树枝搭起简易棚遮阴,保证幼苗正常生长。
(2)灌水:幼苗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怕干旱,当表土层干达2cm时,及时灌水,灌水后畦面出现板结时,结合除草适时松土,破除板结层,防止水分蒸发。
(3)间苗:幼苗抽出3~4片真叶时,及时间苗,按株距6~10cm定苗后可将阴棚撤去。
(4)追肥:第1次追肥,可在撤去阴棚后进行,每667㎡追施尿素10kg;第2次在株高10cm左右进行,每667㎡施过磷酸钾15~20kg。
3、定植期管理:
(1)除草松土:除草结合松土进行,每年生育期要进行多次,做到表土层疏松,田间无杂草。
(2)灌溉、施腮:五味子为浅根系植物,不耐干旱,生育期间应保持土壤水分、养分充足,促其根系发达,生长旺盛,结果率高。生长期肥、水不足,枝条细弱,越冬芽小,特别是每年的生育前期肥水不足,影响花芽分化,多形成枝芽,花芽也多出雄花;开花坐果期肥、水不足,会引起落花、落果,影响产量,应视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进行灌水,并要追肥,一般于5月上旬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施尿素20kg,促其生长发育;于6月末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施过磷酸钾40kg,促其果实生长和成熟。
(2)剪枝:剪枝是调整植株营养合理分布,决定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因此,人工栽培必须及时进行剪枝。
据调查一棵8年生植株,有主蔓一条,支蔓两条。主蔓总长403cm,两条支蔓分别长达60cm、260cm。其主蔓1~4年共生长伸长186cm,此段已老化,无枝、无叶;5~7年伸长151cm,枝叶由少到多,并有少量果穗,占全株25%;8年伸长的上部主蔓长60cm,两条蔓120cm,枝、叶茂盛,大量结果。结果穗数占75%,说明了植株的上端具有“尖端优势”。这为如何修剪提供了依据。
修剪方法:剪枝应剪去短果枝,控制茎生枝,保留中、长果枝。剪枝时期应于每年冬季或早春芽未萌动前进行。具体操作是控制基生枝,只选留3~4个使壮条培养结果,其余基生枝全部剪掉或从根部刨除。剪去果枝,因多年生短果枝开雄花多,结果性能差,要全部剪去;疏去过密的中、长枝条,以利通风,并促进开花结果。同时在剪枝时要注意将病虫株、徒长株、瘦弱枝、老龄枝和不结果枝条剪去,以集中养分供给结果需要,确保丰产丰收。
4、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为叶枯病。于6~7月发生,先由叶尖或叶缘开始浸染,逐渐扩大,直至枯黄脱落。防治方法:可用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叶面,或退菌特喷布,每隔10~15天喷1次。
(2)虫害:育苗期多发生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用毒饵防治。定植期主要害虫为卷叶虫,可用50%倍晴松乳剂1500倍液喷杀。
【收获与加工】移栽3年有一定产量,4~5年大量结果。正常年景一般每667㎡产干货150kg左右。采收期以果实呈紫红色、皮肉厚、有油性为宜。一般北方产区于10月中旬采收。若抢青采收,晒干后颜色暗,多为干焦粒,无油性,质量差。采回后,置阳光下晒干即成。遇雨天可炕干,有条件的也可采用干燥室干燥。温度不宜过高,以免挥发油散失,变成焦粒。干燥过程中,要勤翻动,防止发霉变质。干后,拣去果枝及杂质。
在安徽宿州适合种植以下中草药:
白芨:野生或栽培,华东各省产,品质优良,夏秋采收。
白蔹:多野生,主产六安、滁州,春秋采收。
白茅根:全国各地均有野生,以春秋采收为主。
白前:分布长江以南各地,10月采收。
白药子:我省长江流域,9月采收。
白术:我省、浙江有野生资源且质量上乘,立冬采收。
白薇:多为野生,滁州为主产区,早春晚秋采收。
半夏:主要来源于野生,宁国、宣城、泾县所产称为“宁国子”;舒城所产称为“舒半夏”;以阜南产“焦半夏”、颍上产“颖半夏”质量上乘,多供出口,被誉为“圆珠半夏”。6-7月份采收。
萆解:长江以南各地,歙县为主产区之一,全年均可采收。
地榆:江南山区广泛分布,春初秋末采收。
防己:主要来源野生,其中粉防己(又称汉防己)以安徽产体重粉足,质量上乘,主产芜湖、安庆、徽州,全年均可采收,以春秋质佳。
蒿本:全省均有分布,10-11月份采收。
葛根:野生或栽培,全省山区广泛分布,春秋采收。
虎杖:安徽各山区出产,春秋采收。
黄精:芜湖为主产区,秋末冬初采收质量最佳,春季亦可采收。
桔梗:野生或栽培,全省广泛种植,南部野生资源分布较广(怀宁、岳西、桐城)。
南沙参:滁州、全椒、黄山、定远、来安、青阳质量为佳,秋天、春初采收。
茜草:主产安徽、江苏等地,秋季采收质佳,春初亦可。
青木香:主产岳西、枞阳、滁州等地,10-11月采收。
三棱:滁州、巢湖为主产区,秋冬采收。
商陆:芜湖、六安为主产区,春秋采收。
射干:野生或栽培,怀宁产量较大,春秋采收。
太子参:野生或栽培,分布于全省各地,6-7月采收。
天麻:野生或家种,安徽岳西、霍山有野生天麻质量优良,春季、初冬采收。
土茯苓:皖南分布野生资源,歙县为主产区,全年均可采收,春秋质佳。
乌药:主产宣州、池州、铜陵等地,冬春采收。
香附:全国广泛分布野生资源,安庆、宁国为主产区之一,春秋采收。
玉竹:野生资源分布较广,我省部分地区野生资源称为“关玉竹”,秋春采收。
紫菀:栽培或野生,亳州为主产区,质量上乘,现多为栽培品,秋季采收。
荜澄茄:分布歙县、绩溪等地,秋季采收。覆盆子:六安、阜阳、芜湖为主产区,果实成熟时采收。
金樱子:主产芜湖、安庆,花托变红采收。
决明子:蚌埠、芜湖、安庆、合肥均有野生资源,9-11月采收。
蔓荆子:野生或栽培,怀宁、太湖产量较大,8-10月采收。
木瓜:宣州、歙县产质量最佳,秋季采收。
桑椹:芜湖、阜阳、蚌埠、亳州,7-8月采收。
山楂:宁国、宣州、广德有大量野生资源,10月采收。
山茱萸:野生或栽培,歙县、石台、贵池、枞阳、铜陵、祁门为主要产地,霜降至冬至采收。
葶苈子:主产歙县、明光,果实成熟时采收。
紫苏子:全国均有野生分布,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合欢皮:宣州为主产区,春秋采收。
桑白皮:亳州、阜阳质量上好,春秋采收。
淡竹叶:产霍山、歙县,小暑花开前采收。
枸骨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全年均可采收。
金银花: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初夏花期上午九时采收。
莲须:巢湖为主要产地,6-8月花初放时采收。
夏枯草(球):芜湖、安庆、滁州主产,立夏后采收。
辛夷:怀宁、枞阳为主产区,称“安春花”,为野生名品,12月至来年2月采收。
野菊花:主产沿江各地,秋季采收,花全开前。
半边莲:安庆地区主产,夏季采收。
大蓟:全省广泛分布,夏秋采收。
翻白草:亳州、滁州,夏秋采收。
鹿衔草:六安、安庆,全年均可采收。
石韦: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全年均可采收。
华细辛:安庆为主产区,全年均可采收。
淫羊藿:我省为箭叶淫羊藿主产区之一,秋夏采收。
鱼腥草:各地均有分布,皖南量大。8-10月采收。
龟甲:沿江各地为主产区,全年均可采收,秋分后质佳。
红娘子:蚌埠、阜阳、六安为传统产区,6-9月,露水未干时采收。
蜈蚣:滁州、巢湖、六安为主产区,4-6月采收。
珍珠:野生或养殖,芜湖、巢湖人工养殖较多,全年均可采收,以12月份为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