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林是一位美国的哲学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他为了反驳“黑人先天智力低下”的种族主义观点,开始深入研究智商测试。结果,他发现了一个趋势,那就是从20世纪初、智商测试出现以来,平均每过十年,人们的智商测试分数会提高3个百分点。分数提高主要表现在两类测试题上,那就是考察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题目。
怎么解释这种趋势?费林认为,这是工业革命和科学发展带来的。现代社会和教育课程越来越注重抽象思维方式,接受科学思维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正常情况下,年轻人总是比老一辈人有更多机会训练和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现在,就连普通人也变得更倾向于假设、抽象、和逻辑推理了,而20世纪初期,这类教育还远远没有普及,那时的普通人很难理解这种思维方式。
作者举了一个的例子。话说在20世纪初,有一位来自前偏远地区的农民,接受了一次智商测试。
测试官出了一道逻辑推理题,是这么说的:在终年积雪的地区,所有的熊都是白色的;新地岛是一个终年积雪的地方;那么,新地岛的熊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这道题是最简单的三段论推理,现在连小学生都可以立即回答出来。但这位农民却无法理解这个问题。他回答说:我只见过黑熊,没见过的我就不知道了。
测试官一看,这位的思路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就提示说:“我的意思是,从我刚才说的话里,你可以推测出什么?”
农民回答说:“刚才那些话,要是一个没去过那地方的人说的,我可不相信。如果有个阅历丰富的老人见过白熊而且把这事告诉了我,我才相信。”
你看,这位农民依然不在逻辑推理的频道上,他的思维方式在当时是很普遍的,是一种根据实际经验的思维方式。用俗话说,就是眼见为实。要么他自己亲眼见过,要么是一个可靠的人亲眼见过,他才能判断是一件事情是真的。
我们不能说这位农民的智力比不上一个现代中国的小学生,他只是没接受过逻辑思维的训练。
费林效应说明智力是动态发展的,一个人的在某个方面的智力水平,是他之前所学知识和所受训练的结果。如果在更宽泛的环境和更长的时间跨度中,给人以机会来提高他们的认知技能,任何人都能够表现出很复杂的推理能力。
什么是森林效应
一棵树如果孤零零地生长于荒郊,即使成活也多半是枯矮畸形;如果生长于森林丛中,则枝枝争抢水露,棵棵竞取阳光,以致参天耸立郁郁葱葱。管理专家们将此现象称之为“森林效应”。
走近森林,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森林里的树木绝大多数是直的,而且高度也相差不多。这是因为树木为了争夺可贵的生命资源:阳光,她会把自己的生长状态,进行不断地调整,尽量不分叉,尽量不弯曲,尽量不长在其它树的阴影下。而那些长叉过多的,弯曲的长在其它树下的树,有可能因为能量供应不上长得虚弱而被虫、藤等绞杀掉,成为其它树的肥料。正是这种的竞争规则使我们看到的森林,总是又高又直,长地都差不多。
也就是为了争夺必要的生命资源,保持与周围环境一种和谐的竞争状态,就必须克服自身的弱点。这也可以看作是群体优势。
森林效应告诉我们:
1、个人的成长是在集体中通过与人交往、与人竞争而成长的,集体的要求、活动与评价和成员素质等都对个人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集体往往可以造就心智健康的人。
2、效应说明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经历竞争、淘汰、相互的比较和相互之间的评价才能有助于个人的自我奋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反之亦然。
法国工程师林格曼在拔河实验中注意到,当拔河的单边人数从1个人逐渐增加到一群人时,集体的力量并不等于个体力量的总和。例如当单边增加到3个人时,力量仅仅相当于两个半人的总和;当增加到8个人时,集体的力量竟然已经仅仅相当于大约4个人的总和(1×8=4)。这个实验的结果显然违背了数学的基本规则,个体的力量在集合的过程中流失,而且人数越多流失量越大!虽然从表面看,仍然是“人多力量大”,但实际上却存在着巨大的浪费和损失。林格曼由此得出结论:当人们参加社会集体活动时,他们的个体贡献会因人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并将其称之为“社会性偷懒”。这一效应后来又被不同的科学家反复验证,实验结果被称为“林格曼效应”。
产生这种现象,其实就是一个责任感的问题。当一个人在拔河时,他没有旁人可依赖,必定是竭尽全力的。当人数逐渐增加时,人的心理就发生变化:如果有别人在偷懒,自己偷点懒也就未尝不可,因为责任由大家共同分担;如果没有人偷懒,那这么多人在努力,自己稍稍松懈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不会影响到全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