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很多厉害的中医,为什么到了现代却变少了呢?中医是什么?过去的标准,中医就等于看病,这是唯一的存在形式,所以自古看病采药的都是中医,到了近代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中医受到了外部影响和内部管理的约束,但从形式上看,中医依旧存在于看病单一模式,即使存在的教育也不是主体的,核心还是看病。但后来随着中国教育和科研体系的建立,中医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实看病转向教育兼职看病,而后看病与教育分割了,各自有了自己的体系。科研也如此,过去看病不搞科研,慢慢的看病做临床也要科研,教学看病的人群也需要科研,科研是为了教育和临床职称发展的需要,由此科研权重起来。
科研项目和成果与临床、教学比起来,更加容易量化,由此也就很容易评比,不仅是个人评比而且建立了以此为核心的医疗和教学评价体系,如此教学和临床的价值就明显的弱化了,或者忽略了,所以科研的价值也被无限的放大,而成为人才评价和大学评比排位的核心。这个局面在全国的铺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临床和教学成了相对于科研成果的附设,如此很多人对科研趋之若鹜而不会考虑临床还能不能看好病,教学能不能教出会看病的学生,由此临床会不会不影响科研水平,不决定着学校水平,这样评价模式导致很多人不以学医开展临床会不会看病为目的。
这样模式出现的中医人才包括博士、硕士以及本专科生临床水平下降最终成了中医发展的诟病而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由此要需要思考科研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激发社会对高学历人员医疗水平的教育。这个关注就是把中医科研、教学、临床最优化的结合作为培养的方向,从而也为人才发展提出目标,今后的中医人才必须是教学科研或临床科研全能的结合,这就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药方》中提到: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孙思邈认为,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而且还要在行医救药的过程中,注重品德,也就是医德。从唐朝的孙思邈之后,中医就一直都讲究医德。2018年时期,世界卫生组织第1次将中医列入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里面。
而中医也有很多经典代表典籍,比如说《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等。在公元前3000年时,中医就已经诞生,但那个时间段还是远古时期,甚至夏朝都还没有建立,中医也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具体落实到某一个社会职位或者文学记录当中。
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念,这才慢慢有了一个雏形。被记载了下来,而人们所能够找到最早的中医文学记录,是关于解剖和医学分科,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4诊的知识。慢慢的,人们就开始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了艾灸和汤药。
再到东汉期间(25年—220年),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学者。比如说张仲景研制了八法,也就是阴阳、表里、虚实和寒热。还有华佗(公元145年-公元208年),扩张了中医的研究领域,因为华佗是一位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术的中医学者,同时还研究出了五禽戏。
到了唐朝时期,政治思想等各方面已经成为了时代优势。在这一时代中诞生出来的中医学者们也数之不尽,而孙思邈其实也算是集大成者。孙思邈在继承了古往今来中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将医德发挥到了最高点。孙思邈之后人们一直都称:大夫不仅仅要行医救人,而且还要讲究医德,进一步的完善了中医的系统发展。
但是对于为什么古代中医学的成绩要比现代更显著一些。可能分为三个原因。第1个原因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变迁,很多传统的医学典籍已经慢慢消失了。所以现在中医学者很难继承古人们的智慧。就比如说在考古界虽然出土了很多竹简,但是这些竹简一旦被挖出来之后很容易就氧化。
慢慢的,人们也就失去了一些古人的医学典籍。这时候想学习、想传承都很难。而有一些家族可能会有这些典籍,也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但是传内不传外,所以也就出现了局限性。
第2个原因是因为社会地位的影响。因为在古代时期医学者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很高,并没有农民的社会地位高,所以愿意学医的人相对而言比较少,传承的可能性就不大。传到当代社会中,最正宗的中医学者可能都已经不纯了。
第3个原因就是没有人愿意承担重任。在时代的变迁过程中,大家会发现社会风气越来越复杂。民国时期很多人都想参军当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人们都想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又都想着当网红和当明星,慢慢的也就忘了传统的中医理念,导致了无人继承的状态。所以现在学中医的人要么就是学的不正宗,要么就是没有人去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