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胰腺炎的方剂较多。其中,最常用的是清胰汤合剂,其成分是柴胡、黄连、黄芩、广木香、白芍、大黄粉(后下)、芒硝(冲服)。
对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腹胀如鼓、拒按,黄疸,频繁呕吐,高热,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相当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者,治以疏肝健脾,清利湿热。其方剂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白芍、木香、茵陈、栀子、龙胆草、延胡索、生大黄(后下)、枳实、黄芩、制半夏、芒硝(冲服)。
腹痛拒按,阵发性绞痛,呕吐蛔虫,相当于胆道蛔虫症并发胰腺炎,属蛔虫上扰型。治以疏肝清热、安蛔驱虫法。药用柴胡、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川椒、槟榔、苦楝皮、乌梅、枳实,水煎服。
腹痛范围广泛,肌紧张,腹痛如刀割,出冷汗,面色苍白,皮肤青紫,四肢厥冷,血压下降,体温不升,脉象细弱数,舌质紫暗,属重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为正虚邪陷型。治则回阳救逆、化瘀止痛。
方药:人参、附子、当归、桃仁、赤芍、延胡索、香附、川芎、红花、干姜、甘草、五灵脂,水煎服。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概述4 慢性胰腺炎的病因5 慢性胰腺炎的病理变化6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6.1 腹痛6.2 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表现6.3 胰腺内分泌不足的表现6.4 体征 7 并发症 7.1 假性囊肿7.2 脾静脉血栓形成7.3 胰原性腹腔、心包腔、胸腔积液7.4 消化性溃疡7.5 胰腺癌 8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 8.1 有引起慢性胰腺炎的相关致病因素8.2 典型临床表现8.3 实验室检查8.4 影像学检查8.5 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9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 9.1 法莫替丁9.2 营养支持和补充治疗 10 参考资料附:1 慢性胰腺炎相关药物2 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穴位3 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中成药 1 拼音màn xìng yí xiàn yán
2 英文参考chronic pancreatitis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CP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的慢性进展性炎症,导致胰腺组织和(或)胰腺功能不可逆的损害[1]。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腹痛、腹泻或脂肪泻、消瘦、黄疸、腹部包块和糖尿病等[1]。
慢性胰腺炎常伴有钙化及假性囊肿形成。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或脂肪泻,消瘦及营养不良等胰腺功能不全的症候。典型慢性胰腺炎在我国较为少见,确诊较难。
4 慢性胰腺炎的病因
我国以胆道疾病(结石、炎症、蛔虫)为主要病因,西方国家与慢性酒精中毒有关。上述致病因素的长期存在,使胰腺炎症反复发作而呈慢性经过,最终导致慢性胰腺炎。其次,肠道炎性病变、肝硬化、营养不良、噻唑类药等也可诱发本病。尚有不少患者病因未明。
5 慢性胰腺炎的病理变化病变的范围和程度轻重不一,以胰头部为多见。肉眼见胰腺呈结节状,硬度增加,有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切面可见胰腺间质增生,胰管扩张,管内可含有结石,有时可见实质坏死,坏死组织液化后,被纤维组织包围形成假性囊肿。镜下可见胰腺小叶周围和腺泡间纤维增生或广泛纤维化,腺泡和胰岛组织萎缩、消失、胰管柱状上皮有鳞状化生;间质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少数慢性胰腺炎的胰腺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有癌变的可能性。
6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多于女。病程长,数年或数十年不等。初期为相对无症状期与发作期交替出现;晚期主要为胰腺功能不全之表现。
6.1 腹痛腹痛常见,占90%左右,多呈间歇性发作,少数呈持续性,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背部、双侧季肋部、前胸、肩胛等处放散,饭后或饱餐后可诱发,仰卧位时加重,前倾、坐位减轻。发作时可伴有发热或黄疸 。间歇期可无症状,或仅有消化不良表现。少数患者以隐袭慢性炎症方式进行,临床上可不发生腹痛。
6.2 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表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不耐油腻食物等,大便次数频繁、量多,色淡,有恶臭,此系蛋白酶、脂肪酶分泌减少或缺乏所致。长期腹泻致患者消瘦、营养不良及维生素A、D、E、K缺乏等症状。
6.3 胰腺内分泌不足的表现10-20%患者有显著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约50%患者发生隐性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异常。
6.4 体征上腹可有轻微压痛。少数患者因胰头显著纤维化或假性囊肿压迫胆总管,可出现持续或缓慢加深的梗阻性黄疸。
7 并发症7.1 假性囊肿胰腺炎引起大腺管阻塞后,可致小腺管及腺泡腔扩张,胰液积聚,上皮细胞萎缩,形成假性囊肿,或由于腺管破坏,胰液分泌受阻,胰液同炎性渗出物被周围之浆膜、腹膜或肠系膜等包裹。假性囊肿可在胰腺实质内或胰腺表面,主要表现为腹痛、低热上腹部包块、少数有黄疸。B超检查可诊断直径2-3厘米以上的囊肿。
7.2 脾静脉血栓形成因胰腺纤维化或假性囊肿压迫血管形成脾静脉血栓、脾肿大等。血栓可延伸至门静脉,引起静脉曲张及消化道出血。
7.3 胰原性腹腔、心包腔、胸腔积液以腹腔积液较多见,呈渗出性,淀粉酶浓度增高。此乃液体从假性囊肿或扩张的胰管漏入腹腔所致。
7.4 消化性溃疡可高达10-15%,由于胰腺分泌碳酸氢钠减少所致。
7.5 胰腺癌极少数慢性胰腺炎可有癌变。
8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8.1 有引起慢性胰腺炎的相关致病因素如胆石症等胆道疾病、慢性酒精中毒、高钙血症、高脂血症、风湿免疫性疾病、遗传等。约20%胰腺炎的原因不明,称为特发性慢性胰腺炎[1]。
8.2 典型临床表现常为慢性反复病程,典型的病例可出现五联征,即腹痛、胰腺钙化、胰腺假性囊肿、脂肪泻和糖尿病[1]。典型的慢性胰腺炎腹痛特点为程度较剧烈、持续性、主要位于中上腹,可伴有腰背部带状放射疼痛,弯腰和蜷曲 *** 常可好转,进食后易加剧,尤其为油食,夜间较明显[1]。体征方面:多数仅有轻度压痛,与腹痛程度不一致,当发生假性囊肿时,可扪及表面光滑的包块,胆总管受到压迫时可出现黄疸[1]。
8.3 实验室检查血清和尿中的淀粉酶和脂肪酶可有一过性升高,常不像急性胰腺炎那样明显,粪便脂肪含量升高,血钙、叶酸、维生素B12等可能降低,凝血功能降低[1]。
8.4 影像学检查腹部平片可能发现胰腺区钙化影。腹部B超和增强CT常可显示胰腺体积改变,边缘不清,密度改变,钙化和结石,囊肿等[1]。
8.5 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可以通过收集胰液和穿刺活检方法鉴别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两者的鉴别常常较困难[1]。
9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药物治疗应建立在病因治疗和基本治疗基础之上,包括戒酒、积极治疗胆道疾病、低脂肪和高蛋白饮食,避免饱食等[1]。
部分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患者的病情常常复杂危重,应加强观察和积极救治,必要时需要转三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治疗诊治[1]。
9.1 法莫替丁法莫替丁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胰液分泌,还可以预防应激性胃黏膜损害。疗程不定,多用于急性发作期,随着病情好转而停用。一般为20mg,一日2次,静脉注射;或口服一次20mg,一日2次,早、晚餐后或睡前服[1]。法莫替丁的不良反应较少,偶见消化道不适症状、白细胞减少、头痛等精神神经不良反应,肾功能减退患者应酌情减量[1]。
9.2 营养支持和补充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营养不良者应注意补充营养,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K1)以及维生素B12、叶酸等,严重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要素饮食或全胃肠外营养[1]。
慢性胰腺炎是由于胆道疾病或酒精中毒等因素导致的胰腺实质进行性损害和纤维化,常伴钙化,假性囊肿及胰岛细胞减少或萎缩.主要表现为腹痛,消瘦,营养不良,腹泻或脂肪痢,后期可出现腹部包块,黄疸和糖尿病等.1.非手术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初期,轻型胰腺炎及尚无感染者均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1)禁食,鼻胃管减压:持续胃肠减压,防止呕吐和误吸.给全胃肠动力药可减轻腹胀.
(2)补充体液,防治休克:全部病人均应经静脉补充液体,电解质和热量,以维持循环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出现低血压,改善微循环,保证胰腺血流灌注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有益.
(3)解痉止痛:诊断明确者.发病早期可对症给予止痛药{哌替啶).但宜同时给解痉药(山莨菪碱,阿托品).禁用吗啡,以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
(4)抑制胰腺外分泌及胰酶抑制剂:胃管减压,H2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丁),抗胆碱能药(如山莨菪碱,阿托品),生长抑素等,但后者价格昂贵,一般用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胰蛋白酶抑制剂如抑肽酶,加贝酯等具有—定的抑制胰蛋白酶的作用.
(5)营养支持:早期禁食.主要靠完全肠外营养(TPN).当腹痛,压痛和肠梗阻症状减轻后可恢复饮食.除高脂血症病人外,可应用脂肪乳剂作为热源.
(6)抗生素的应用:早期给予抗生素治疗,在重症胰腺炎合并胰腺或胰周坏死时,经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或选择性经肠道应用抗生素可预防因肠道菌群移位造成的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
慢性胰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还是建议用中药,像苗岭胰腺汤。纯中药调理,更安全有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