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新华,女,医学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帕金森及运动
障碍病学组委员;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神经病学专业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学组委员。
1986年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系, 留校任新疆医科大学院一附院神经科医师。1993-1998年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硕、博士研究生,主要进行神经电生理、运动障碍病领域的研究工作。2002-2003年在美国Baylor医学院神经科、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中心进修学习。
长期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参加过多种旨在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痴呆、头痛等国内外多中心的临床观察实验,专长于运动障碍病(锥体外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对以运动异常为突出表现的少见、疑难杂症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已建立北京协和医院运动障碍病患者数据库,积累了丰富的专病资源。
在国内率先采用美国 BNT 先进微创技术治疗神经系统多种运动障碍病,包括痉挛性斜颈、眼睑痉挛、面肌痉挛、震颤、抽动症、痉挛状态等。 结合临床进行了局部 BNT 微创技术在远隔部位单纤维肌电图的系列研究,全面分析、总结了BNT 微创技术治疗在神经科临床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包括适应征的掌握、治疗剂量的选择、治疗部位的监视定位、重复治疗间隔的控制、并发症的预防等。对 BNT 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在国内处领先水平,专科门诊的病人多自北京及全国各地医院转诊而来,已成为北京北京运动障碍性疾病诊疗中心的特色治疗。
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运动障碍病及 BNT 微创技术治疗学习班的项目负责人,已成功地举办九届运动障碍病及 BNT 微创技术治疗学习班,培训相关领域医师800余名,对该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一直承担神经科的临床教学工作,曾获北京协和医院优秀教师奖励。主持完成《BNT 先进微创技术在神经科的治疗应用》的课题,获得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医疗成果奖。参与完成的《单纤维肌电图技术在运动神经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病和肌肉病中的应用和规范化诊断方法的建立》获得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参与编写学术专著10余部。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最早的创始人许英奎教授1934年到协和医院工作。他不仅是一位神经病学家也是一位精神病学家和神经病理学家。30年代他到德国和美国著名大学学习,将先进的西方医学引进国内,不愧称之为神经科奠基人。著名已故神经病学和脑电图学专家冯应昆教授、国内多发性硬化研究方面的学术带头人赵葆询教授、从事帕金森病研究的谭铭勋教授、著名神经病学家和神经病理学家郭玉镤教授、著名神经病学家和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家汤晓芙教授等在许英奎教授之后为神经科的学科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现任神经科主任兼癫痫中心主任刘秀琴教授、李舜伟教授、杨荫昌教授、张振馨教授和吴立文教授等在临床、教学和科研方面各有所长发挥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培养的一批像崔丽英,陈琳,黄一宁,魏镜,高山,万新华等中、轻年正副教授也已经在神经科的医、教、研等方面发挥着骨干和支柱作用。 目前神经科有正教授8人、副教授6人、主治医生10人和住院医生17人,在45岁以下的医生中有博士学位者占50%以上。普通病床60张。实验室7个(脑电图室、肌电图诱发电位室、神经病理实验室、神经生化实验室、神经免疫实验室、经颅血管超声实验室、神经心理实验室等)。 我科已有博士生招生点,博士生导师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生导师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9人。 我科长期以来医疗工作的定位以疑难重症病人为主,常见病有急慢性脑血管病、头痛、癫痫、神经肌肉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神经症等。我们有一个癫痫中心,还有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病、痴呆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病等专病门诊。 我科实验室的检测项目有血丙酮酸、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铜氧化酶吸光度;Hu抗体、Yu抗体和Ri抗体;血和脑脊液GM1抗体和MBP(髓鞘碱基蛋白)测定;血和脑脊液IgG合成率;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测和细胞学检查;尿三氯化铁试验等,以及TPA、PAI、PLG、LP(a)、D-D和OXLDL的测定等。 自7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承担和参与国家公关课题(七五、八五和九五),“十五”脑血管病的研究为牵头单位。年课题项目明显增加,国家级项目6项、部级6项、世界卫生组织4项、医院和医科院项目7项,其它来源的资助项目5项。近10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文章百余篇。参加编写和著书40余本。 1992年以来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GBHH"去北京找著名专家用最新技术诊断治疗吧,这样复发率低。因为2012年北京刚出台了医疗惠民政策,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协和 的一些著名专家,平常在协和根本挂不上号,现在也可以约上了例如 通过 北!@运#动$障碍R疾病g诊疗h.中心 就可以很快约上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万新华教授 她老人家啦!!
痉挛型斜颈是锥体外系系统的疾病。疾病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不同的临床表现,肌肉本身并没有病变,肌电图显示为正常,病变在大脑,其根本病因是大脑锥体外系电信号异常导致颈部肌肉痉挛性收缩。
药物治疗包括卡马西平、安定、苯妥英钠等,以及生物反馈法,手术治疗包括肌肉切除术。选择性面神经切除术。但可产生听力丧失、中耳炎、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另外BNT微创技术是本病的比较有效的方法。
目前最新疗法是美国BNT微创技术,由协和医科大学留美学者汤晓夫教授指导,留美博士万新华教授亲自主持,万新华教授在国内成功治愈的病人已突破万例,90%以上病人有效,并且此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创伤小,无全身性毒副作用,可谓治疗上的一次革命。受益患者对此手术赞不绝口。
BNT微创技术技术成熟,在美国已经成为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首选方法。"$FTGBYH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