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续延烧,除了进出医院需要量体温之外,在展览场馆、或是一些大型百货门前也设置了「体温检测站」,甚至连台北捷运都开始试行「红外线体温测量」,只要发现超过38℃就拒载。
不过,虽然很多人知道38℃代表发烧,却不知道其实测量不同地方的体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甚至还会差异很大;再加上新冠的症状不明显,很可能成为防疫的漏洞。但其实只要了解3个关于量测体温的小知识,就可以正确观察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
发烧代表身体免疫系统在启动!虽然听到「发烧」,下意识会紧张「是不是感染了病毒」,但其实适度发烧、提高体温,也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用大量退烧药来压抑发烧,反而会增加败血症或是感染的死亡率,所以发烧算是一种保护性的本能反应。
但发烧的时候需要很多能量,所以会消耗氧气、制造二氧化碳、增加心脏负担,所以对于本来就有慢性病、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来说,负担会特别重,要特别注意身体症状的变化, 即使体温没有特别高,但出现晕眩、喘不过气等症状,还是要赶快送医。
一、这5个地方量体温,结果都会不一样!如果问人,几度以上的体温算发烧,很多人一定会回答「38℃」。但这个答案可以说「对又不对」,因为38℃指的是身体内部的中心温度,像是直肠内、耳道内等温度,而不是体表温度,所以测量的工具、身体的部位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根据国民健康署资料, 发烧的「定义」虽然是身体内部的中心体温≥38℃,但介于37.5℃与38℃之间的体温,也可能是「低度发烧」 ,所以除了看绝对数字之外,也必须参考平常的体温、加上与其他症状来判断是不是发烧。
有5种量体温的方式,超过这个温度就可能是发烧!
肛温:38℃ 耳温:38℃ 额温:37.5℃(准确度较差) 口温:37.5℃ 腋温:37℃平常常用的量体温方式有5种,其中以肛温最接近身体内部真正的温度,而耳温与肛温的相关性很高,所以可以用38℃作为判断标准。
而常用的额温、口温、腋温,虽然有些机器已经有红外线测温,但还是容易受到皮肤黏膜血管收缩等因素的影响而偏低, 通常额温、口温会比肛温、耳温低0.5℃;腋温平均比肛温低0.8~1℃ ,所以在测量的时候,要记得必须扣掉这些误差值。
二、量体温的时候要「等一下」,减少误差值不过现在耳温枪大缺货,不少人都只能买到额温枪、或是腋温计,而这些器材在使用时,误差值比较高,加上身体的体表温度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所以建议在量体温之前,要注意这几个地方。
喝热水、运动、泡三温暖、长时间晒太阳、穿太多衣服都会增加体温,建议 在量体温之前,静坐休息15~30 分钟,会更准确。 使用电子体温计,需要定期校正,避免误差。 在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的时候,要夹紧温度计,至少要等待1分钟的时间,测得的温度才会比较准确。 三、每天记录自己的体温,才能抓出「异常」上述有提到,其实每个人的核心温度不一样, 有些人可能体温本来就偏低、只有35~36℃,所以只要37℃,其实就可能是低度发烧的状态;有些人平常体温就比较高,达到37℃,所以应该要到38℃才算是发烧。
所以量体温的时候,最好可以早晚测量、并记录自己的体温,才能看出自己的体温是不是有异常的变化、突然增加或是降低。
耳温枪测得的体温是相对比较准确的,不会比实际高。耳温枪是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对鼓膜附设的红外能量进行测量,能准确测定出表面温度。鼓膜位于外耳道的最深处,不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所以更能准确反映体内的真实体温,因此温度对于额头、颈部、腋窝以及手腕等体表温度会更高,甚至高于口腔温度,让人产生耳温枪测出的体温较高的错觉。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