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绞痛发作者,常有情绪激动、劳动等因素诱发。发作时表现为胸骨中段、心前区的疼痛,呈压迫感、发闷感,持续时间3-5分钟,舌下硝酸甘油可以缓解。
二、心电图表现: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发作过后可逐渐恢复。心电图检查为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方法。
三、放射性核素检查。
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五、心脏超声检查。
急性心绞痛发作,要与急性心肌梗死、肋间神经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相区别,有助于及时诊断,抢救生命。
如果想要确诊一个患者是不是心绞痛以及心绞痛的严重程度,那么我们除了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之外,还要结合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才可以最终确定诊断,以及更好的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首先应当行心电图的检查,尤其是在心绞痛症状发作时,更是应当及时做一份心电图,有助于评估在疾病发作时是否有st段的改变。除了普通的标测,必要时还可以行心电图负荷实验,但是这项检查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者是有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急性期,心力衰竭的患者是不能进行检查的。
如患者心前区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是心电图存在明显的动态演变,那么还应当行心肌酶学的化验检查,心肌酶学主要的检查项目是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
必要时还应当行冠脉ct的检查,它有助于评判冠脉血管管腔狭窄的程度以及管腔壁钙化的情况。但是此检查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如果患者管腔钙化的过于显著,那么就有可能会影响对于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
冠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可施行此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冠脉血管狭窄程度,还可以及时的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在临床当中一般认为如果管腔狭窄的直径在70%到75%或以上,将会严重的影响血供。
根据心绞痛严重的不同程度,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而心绞痛的这些相关检查,将更加有助于对于心绞痛严重程度做出评估。
1.心电图检查
(1)静息心电图:约有60%的心绞痛患者静息心电图在正常范围,可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改变或非特异性ST-T变化,有时可伴有房性、室性期前收缩,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2)发作时心电图:绝大部分患者可出现一过性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或ST段急性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原为T波倒置者发作时变为直立(假性改善)。
(3)心电图负荷试验:是早期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方法简便、易于接受。目前常用的心电图负荷试验有运动和非运动负荷试验两类。最常用的是运动负荷试验,运动方式主要为分级活动平板或踏车。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主要以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mm持续2min为运动试验阳性。
(4)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电图):可从中监测24h内心电图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并与患者的活动情况进行对照和分析,如出现以下情况可供诊断时参考:
①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mm,持续时同≥1min,且2次缺血发作间隔时间≥1min。
②ST段压低≥2mm。
③缺血发作总时间≥60min/24h。
④缺血发作≥24h 6次。心电图显示缺血性ST—T改变而当时患者并无心绞痛时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
2.放射性核素检查心肌灌注显像:随冠状动脉血流放射核素很快被正常心肌摄取,缺血心肌可显示灌注缺损,而在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后复查则出现缺血区再灌注现象。心腔造影:可测定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射血分数,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及显示局限性室壁运动异常。
有下列情况提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
①心脏低作功负荷即出现新的灌注缺损;
②多处或大面积缺损;
③心腔增大,肺摄取增加;
④射血分数≤40%,运动致射血分数下降>5%。
3.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造影的主要指征为:
①胸痛似心绞痛不能确诊者;如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可谨慎地做激发试验。
②内科治疗无效的心绞痛,须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而考虑冠脉旁路移植手术者。一般认为,冠脉管腔狭窄70%~75%以上可以确诊,狭窄在50%~70%者也有一定意义。
4.其他检查X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亦可见心影增大。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检测到心室壁阶段性运动不协调。心肌超声造影可了解心肌血流灌注。此外,多排螺旋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MDCT)冠状动脉三维重建,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镜检查等,也已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可显示血管壁粥样硬化病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