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毒本身没有什么,80%的成年病毒携带者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症状,20%的成年患者也只能感受到轻微的症状比如感冒发烧之类不影响人类身体机能的小病。但在孕期患有zika病毒的母亲所产下的孩子可影响婴儿的大脑发育,从而引发一种叫做Microcephaly症状,有这种症状的婴儿的头围变小,更直接的说就是婴儿的脑子变小。“小头症”是一种脑神经失调病症,患者脑部发育不全,终身不能自理生活。
2016年2月3日,我们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诊疗方案指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寨卡病毒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据资料显示为3至12天。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黏膜溃疡、皮肤瘙痒等。症状持续2至7天缓解,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
寨卡病毒“克星”来了, 日常该避免蚊虫叮咬。
一直以来,寨卡病毒“爆发式传播”都是“受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全球并无可有效防治寨卡病毒感染的疫苗或药物。中国专家团队经两年艰辛攻关,近日在抗寨卡病毒药物研究中获重要进展。
寨卡病毒研究成果示意图(来源中新网)
据悉,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陆路、姜世勃研究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团队,合作设计的“多肽类病毒灭活剂”可有效杀灭寨卡病毒,阻止其感染孕鼠及其胎儿,对研发防治寨卡病毒感染的药物有重大意义,引世界关注。
那么,寨卡病毒究竟是什么?它通过什么途径传播?我们日常生活中又有什么防微杜渐的途径?
什么是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
图:37℃情况下,电镜中观察到ZIKV的形态(Kostyuchenko et al. 2016)
如上图,在37摄氏度情况下,寨卡病毒呈球形,直径40-70 nm,有囊膜,其囊膜包裹着由一条正链RNA构成的基因组,其大小约10.8 Kb。
寨卡病毒还有几位近亲,如登革病毒、黄热病毒以及西尼罗河病毒,他们都属于黄病毒科的黄病毒属。
寨卡病毒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那么,这种病毒又是如何传播的呢?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不会因为接触患者而感染。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媒(伊蚊)传播,伊蚊叮咬了寨卡病毒感染者后被感染,通过再次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上文提到的寨卡病毒的几位近亲也是通过蚊媒传播的。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媒(伊蚊)传播(图片来源网络)
伊蚊有很多种类,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
埃及伊蚊在全球热带地区广泛分布,我国的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边境区域和台湾南部都有其分布。
除了伊蚊传播,寨卡病毒也可经其它方式传播,但都比较少见,如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也曾有报道证实寨卡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播给婴儿。虽然乳汁中能够检测到寨卡病毒RNA,但尚没有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
感染寨卡病毒后有什么症状?
虽然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但是80%的人是隐性感染,即不产生症状,20%的人会有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和结膜炎等,一般持续不到7天,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格林-巴氏综合征等神经和自身免疫性并发症,但较为罕见。
感染寨卡病毒的症状
但是,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会引起胎儿发生小头畸形。
2015年上半年,巴西暴发寨卡病毒疫情以来,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发生率增长了近20倍,而且小鼠实验也表明寨卡病毒可导致胚胎“脑部”神经元大量死亡,造成脑腔变大、脑皮层变薄,表现为典型的小头畸形。
图: 新生儿小头畸形示意图(www.cdc.gov)
尽管如此,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孕妇比其他人群对该病毒更易感。而且,在寨卡病毒疫情地区,大多数妇女仍然可以正常分娩。
因此,备孕或怀孕中的妇女无需恐慌,而且小头畸形可以在妊娠期通过B超进行筛查,所以,建议曾经前往或生活在寨卡病毒病疫区的孕妇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并向医务人员咨询,按照医生的建议加强胎儿检测。
日常如何防范寨卡病毒?
由于寨卡病毒通过蚊媒传播,因此在预防方面控制伊蚊叮咬是重中之重!
伊蚊喜欢在清洁的小积水中产卵滋生,定期对室内室外的滋生地如水桶、花盆、轮胎等进行清理可以从源头上消灭病毒的载体。
雌蚊吸食人血,一般在白天叮咬人,黎明和黄昏为活动高峰,所以应尽量避免在这些时段在室外绿地等伊蚊较多的地方停留。家庭可使用蚊帐、安装纱窗、蚊香等手段防蚊,从而切断伊蚊叮咬的传播途径。
以下内容引自Wikipedia:
寨卡病毒(英语:Zika virus, ZIKV,马新译作兹卡病毒,香港译作寨卡病毒,台湾译作兹卡病毒),是黄病毒科中之黄病毒属,经由埃及斑蚊传播,而使受斑蚊叮咬的人罹患寨卡病毒感染症(亦称寨卡热)[1]。该病毒最早在1947年于乌干达的寨卡森林中的猕猴体内分离出来,因而得名。依据基因型别分为亚洲型和非洲型两种型别,在中非、东南亚和印度等都有发现的纪录。过去只有少数人类病例的报导,直到2007年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雅蒲岛爆发群聚疫情,才对此疾病有较多的认识。
2015年起寨卡病毒疫情于中南美洲快速扩散,其中巴西甚至出现超过4,100例新生儿小头畸形,新生儿小头畸形被怀疑与寨卡病毒相关,世界卫生组织与美国政府都提出紧急因应措施[2]。
概述:
寨卡病毒与登革热,黄热病,日本脑炎和西尼罗河病毒有亲属关系。它会引发类似温和的形式的登革热的症状,由休息与症状治疗,目前还无法通过药物或疫苗来预防。寨卡病毒经由母亲传染给孩子,新生婴儿感染此病毒可能导致小头畸形,而成人感染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包括格林-巴利综合征亦可能有所关联。
在2016年1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了受影响的国家名单,包括强化注意事项,建议孕妇考虑推迟旅行的旅行指南。其他国家的政府或健康部门也很快发出类似的旅行警告,而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牙买加建议女性推迟怀孕,直到更多的人知道其中的风险。
寨卡病毒有包膜呈二十面体,就像是与它有亲属关系的其他病毒,并且具有不分段,单股正链RNA基因组。这是与斯庞德温尼病毒(Spondweni virus)密切相关的病毒,是斯庞德温尼病毒病毒进化枝两种病毒之一。
该病毒最早在1947年4月由黄热病研究所的科学家从被放置在一个笼子中的猕猴分离出,地点在乌干达,维多利亚湖附近的兹卡森林[3]。随后在1948年1月在同一地点,从非州斑蚊第二次被分离出来。在1952年当猴子出现发烧症状,研究人员从它的血清中分离出传播病原体,这是第一次描述为寨卡病毒。在1968年它首次从尼日利亚人分离出来。从1951年到1981年人类感染的证据是从其他非洲国家如中非共和国,埃及,加蓬,塞拉利昂,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以及在亚洲的部分地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都有报导。
寨卡病毒有非洲裔和亚洲裔两个谱系。演化学研究显示,在美洲蔓延的病毒与法属波利尼西亚的菌株密切相关。寨卡病毒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已经公布。从最近序列调查初步结果,在公共领域发现了一个在非结构蛋白1密码子可能的变化,这可能会增加在人体中病毒复制的速度。
感染症状: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并不为人所知,但可能为几天。其病症与登革热等其它虫媒病毒感染相似,包括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眼窝痛以及头痛。这些症状往往较轻,持续2-7天[3]。
2013-2014年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了首起寨卡病毒病疫情,当时还同时出现了登革热疫情,国家卫生当局在此期间报告称,格林-巴利综合征出现非正常上升[3]。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身体免疫系统侵袭部分中枢神经系统而出现的病情。它可由多种病毒引起,并可影响任何年龄的人。尚不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该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肌肉无力,胳膊和腿酸麻。如呼吸肌受到影响,则可发生严重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受格林-巴利综合征影响的大多数人会痊愈,有些人可能会继续感到身体无力等[4]。
2015年在巴西出现的疫情中,当地卫生当局发现在普通民众中间发生的寨卡病毒感染有所上升,且在巴西东北部出生并患有小头症的婴儿数量出现增多情况。对寨卡疫情开展调查的机构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与小头症之间存有关联[3]。
传播方式:
主要是人被带有寨卡病毒的斑蚊叮咬后,经过约3-12天的潜伏期后,约五分之一感染者会发病出现症状。感染者在发病时期,血液中存在寨卡病毒,此时如再被病媒埃及斑蚊叮咬,病毒将在病媒埃及斑蚊体内增殖,约10天左右[5],病毒进入埃及斑蚊的唾液腺,就具有传播病毒的能力,而当埃及斑蚊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这个健康的人就会感染寨卡病毒。此外,也可能经由性行为[6]、垂直传染(在怀孕期间由母亲传染给胎儿)[7][8][3]而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该病毒有可能通过性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不过仍需更多研究以确认性传播是否为兹卡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 在2016年1月25号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Laura Rodrigues教授于2016年1月25号强调发展寨卡病毒疫苗的重要性,应该如同德国麻疹疫苗一样给予有生育计划的女性接种以防止怀孕时受到病毒感染而导致畸胎。在疫苗出现前,对于想要怀孕或已经怀孕的女性而言应该小心被蚊虫叮咬以及避免前往高风险的疫区[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