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大人如此,小孩也一样。当父母对孩子发出指令时,如果孩子认为大人的指令不正确,或不一定正确,或不明确时,便有可能不执行,这也就出现了孩子不听话的现象。四种原因引起的:
1、大人的话本身就不对或不完全对。
2、大人本身言行不一致,只要求别人做,自己却不能身体力行,因此说的话毫无威信。
3、大人的话虽然对,但孩子无法做到。
4、大人的话是对的,但孩子误认为不对,所以不听从。
第1、2种情况下,要求孩子听话是毫无道理的。3、4种情况,虽然大人的话有道理,但还要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
例如,想让孩子把玩具让给别人玩,不要简单地指使孩子让某人玩,因为不管谁,让出自己喜爱的东西,总是心疼的。父母可以用鼓励性的话说:“洋洋的玩具真漂亮,洋洋非常懂事,再借给婷婷玩一会好吗?”孩子得到了肯定和称赞,便会按您的意愿去做了。
当孩子不听话时,大人应从孩子的立场出发,想想孩子为什么要听你的话?若确实需要孩子听,也要选择一种能够让孩子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如果事事让孩子逆来顺受,这种“听话”教育会限制孩子的性、自主性的发展,使孩子不敢想,不敢做,没有自己的见解,这样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
不听话宝宝应对指南
·指令清楚、实际。当宝宝把照顾者的指令当作“耳边风”时,爸妈在提出要求时就要做到指令清楚、实际,内容宝宝可以理解,更重要的是宝宝能“做得到”。
例如,“把间清理干净”就太过模糊,宝宝不知道是清理玩具呢,还是清理衣服,还是把间扫一扫。“把间地板上的玩具收到玩具箱里”,这就明白得多,同时也是宝宝能力可以做到的。
·选择法。当有些事情必须做但孩子不肯做时,可以采用选择法。所谓选择是要孩子选择“先做”还是“后做”,是“立即做”还是“等会儿做”,而不是要孩子选择“做”还是“不做”。
比如,头发长了,但孩子不肯理发,父母可以用商量的口气说:“是你先理,还是我先理?”孩子往往回答“你先理”。等父母理好发后,孩子就不得不理了。
·转移法。孩子不听话,有时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比如,看见一件玩具,孩子闹着要,怎么办?这时,父母可采用“转移法”,即不与孩子谈这件玩具该不该,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他要玩具的想法。
·接纳孩子的情绪。爸妈虽不接纳孩子的负面行为,但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听听孩子的心声,否则,孩子也听不进父母说的话。
·防患于未然。事前模拟可能发生的状况并设想解决方案,。
例如,父母带孩子去逛百货,孩子会认为要去玩具,没的话,就会在百货哭闹,赖着不走。其实父母在事先就应想到孩子可能有的反应,应先告知出门的目的是逛一逛,不会玩具。
·慎用处罚。在没有安全顾虑的前提下,适度处罚五六岁的孩子,让孩子尝到不遵守规则的后果,可教导孩子学会责任。
·善于奖励。若孩子总是动来动去、安定不下来,父母可与孩子约定,
若他坐20分钟都没有跑来跑去(同时须为他安排一些活动),就可以得到一个“小星星”,累积7个“小星星”以后,可以换取一样他一直想要的东西。如此孩子不但可平稳下来,也有了努力的目标。使用奖励时应尽量避免物质奖励,也不要让孩子太快获得奖励。
现代社会除了孩子的学习问题,家长们会非常注重孩子的性格、行为教育,都会想要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孩子。
但是,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让爸妈省心,总有那么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让家长们不省心。
前几天朋友圈看到了有位家长发了这样一组图:
"说话温柔、做事文气、不吃垃圾食品、不玩游戏、自己的事自己做"好像成了这位妈妈评判孩子乖巧的标准。
确实,我们很多家长也想要这样的孩子,乖巧、不闯祸、让家长省心在不经意间好像成了家长们希望在孩子身上看到的东西。
可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发展的独特性,要是每个孩子都一样乖巧、懂事、那么我们还自己生孩子干嘛!还不如去买个机器人当儿子呢!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期盼了好久的礼物,我们本身不应该用乖与不乖来评判孩子。可是在生活中一个个"熊孩子"让父母心力憔悴,每每看到别家乖巧的宝宝就会形成强烈的对比。"为什么我的娃这么调皮"成为了每一个被"折磨"父母的心声。
在养成孩子的过程中在大众眼里根据孩子平时的表现,孩子们被分成了两种,一种是乖孩子,她们听父母话、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从来不让父母操心;另外一种就是坏孩子,他们整天惹是生非,日常好动、调皮、经常让家长感到头疼。
本着每一个家长都有着让孩子成龙成风的心理,他们会经常地希望孩子是乖孩子,少让自己操点心。
那么,乖孩子不一定是好的
乖孩子给我们的感觉就好像是从生下来就是乖巧的,她好像从小就不会哭闹、自己的事会自己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都不用家长催,小时候乖乖学习上课,长大后从不旷课、打架,也没有别的孩子让家长烦心的青春期问题。
这样乖的孩子就像一个外表十分光滑、色彩艳丽的水果,切开后有可能是好的,她确实长得很好,也有可能切开后内芯已经腐烂了,他们只会把想让父母看到的那面展示给父母,其实内心存在着很多问题。
这类孩子可能和父母有着良好的关系,他们谁也离不开谁,但是一旦离开父母的保护,他们会不堪一击,对父母十分依赖,容易被问题打败。
我个人认为这类孩子不能被称作"乖孩子"
乖孩子他们会是把自己伤疤暴露在表面的水果,他们会随时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让自己憋出"内伤"。
只有把问题暴露出来父母才会找到更适合孩子走的路,也会更加容易教导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才会成为父母的"乖孩子"。
生活中乖孩子只会占少部分,大多数孩子还是我们定义的"坏孩子",每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她会变成坏孩子还是乖孩子都是父母在给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指导。
同样的,调皮的孩子也不能轻易地被定义为坏孩子,调皮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的是他们的调皮程度会有不同。
孩子的调皮代表什么
1.探索未知
好奇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但由于性格的不同,孩子对自己好奇心的处理方式会有不同,你眼里孩子的调皮可能是他们在探索未知的世界。
例如;孩子想要了解声音就会用手或者其他东西划出在我们听来刺耳的声音;孩子想要模拟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会在洗澡的时候弄的满地都是水。
2.家长不可能一整天时间里都在围着孩子转,但是孩子的世界却是在围着父母转。他们就会故意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引起家长的注意。而这种方式在父母眼里看来就是调皮、犯错误。
3.天性使然
就像前面说的一样,调皮是每个孩子都有的,但是由于孩子性格的不同,会体现出不同的行为来。
一般来说,外向的孩子会比内向的孩子调皮好几倍,男孩也会比女孩子更加调皮,但是也有例外。
面对孩子的调皮,家长应该怎么办
1.适当的关心与陪伴
家长会因为日常琐事的繁忙,来不及陪伴孩子,这样不仅会错过孩子的成长瞬间,造成遗憾,还会在孩子产生问题的时候得不到纾解,父母孩子之间缺少沟通,孩子的一些行为也得不到家长的谅解与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