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及腺病毒;传染途径大致均以飞沫传染为主。流感及副流感的症状相仿,但有少许差异,经常流行于秋冬至初春之际。而呼吸道融合病毒及腺病毒,在台湾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因此新手爸妈绝不可轻忽病毒对小宝贝的种种侵袭!
**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台安医院新生儿科加护病房主任王和顺表示,流感病毒是国人最耳熟能详的病毒株之一,且无论何人,包括婴幼儿及孕妇,均可受其病毒侵犯的强大威胁。针对感染症状最棘手的族群来说,流感最易爆发重症威胁的,亦即两岁以下的小朋友及老人,尤其在寒冬来袭连续低温的气候下,病毒的活性亦会更活跃。
过了春夏,就不怕流感病毒吗?王医师说,过去也曾遇过夏季依然感染B型流感的年幼患者,虽然这类型个案不多,但对四季不分明的台湾来说,病毒的感染力仍不可小觑。尤其,初春至夏季前气候不稳,时而温暖,时而冷冽,加上室内及户外温差较大时,人体的免疫力也会趋弱,此时就必须多加留意。
流感病毒的主要症状有:发烧、咳嗽、喉咙痛、流鼻涕;至于罹患B型流感的患者,兼有全身肌肉酸痛症状。副流感症状与流感雷同,但儿科医师在鉴别诊断时均发现,副流感发病后两天常有明显哮吼症状,喉头声带位置且有肿大特征。流感病毒发病期通常约为5~7天,但部份较严重的患者甚至延续10~12天病情才逐渐好转。
流感虽名为流行性感冒,但实际上却并非一般感冒。由于流感发病后,高烧期最长达10多天,若不幸还会并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及神经症状。而一般感冒之病原体,亦包括本篇述及的:呼吸道融合病毒及腺病毒,新手爸妈不妨先参照下表来初步作简易鉴别。
项目
流感
一般感冒
病原体
流感病毒
约有200多种病毒,如:鼻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
影响范围
全身性
呼吸道局部症状
发病速度
突发性
突发/渐进性
临床症状
喉痛、倦态、肌肉酸痛(B型流感)
喉痛、喷嚏、鼻塞
* 发烧
39~40℃;高烧3-4天
轻度发烧,体温略比平常升高些
病程
至少1-2周
约2-5天
治疗
医师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自愈及支持性疗法为主
* 并发症
可能并发重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神经症状
较少见
传染途径
飞沫、口沫、接触传染
飞沫、口沫、接触传染
传染性
高传染性
传染性不一
预防之道
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注意呼吸道卫生及咳嗽礼节
一次搞懂!儿科10大常见病毒Q&A :急性期,家长怎么做? 如何缓解急性期宝宝的病情呢?王医师表示,以症状缓解为主。若宝宝咳嗽、喷嚏、流鼻水,应多补充水分;若发烧,则可减少衣物覆盖,保持空气流通,多喝温水促进新陈代谢,或以「温水擦拭」宝宝全身。但千万不要用酒精擦宝宝身体,以免导致皮肤吸收酒精而引起中毒。再者睡冰枕一定要包覆毛巾,避免久睡导致冻伤。
观察宝宝高烧延续时间太长时,比如说已经烧了3~5天,这时就可带去给医生判定是否需要用退烧药。然而,一般要用到退烧药时,都是宝宝有明显高烧、不舒服时才需要。至于是否自行选购,则要事先咨询过儿科医师,若医师有指示处方则可以。而有热痉挛病史的宝宝,宜提早使用退烧药(BT>38℃),以免因高烧引起抽筋。另外,含阿斯匹灵的退烧药,绝对禁止给宝宝使用。
哪些情况下必须紧急就医呢?王医师说,如:活动力下降、持续高烧48~72小时、抽搐、不明原因的呕吐、呼吸喘促、嗜睡、意识不清、四肢无力等,(可参考肠病毒重症前四兆:嗜睡、肌跃性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持续呕吐),就是必须带宝宝赶紧就医的关键罗!
王和顺医师指出,在常见呼吸道感染病毒中,唯一有口服药物供患者治疗的即是流感,亦即投予克流感、瑞乐沙(Relenza)等。然而,防御流感的最佳利器,仍是每年10月开始注射的流感疫苗,注射后约2~3周即可产生效力,以便防范每年12月至隔年2月的流感高峰期。
不慎罹患流感,发病前三天至发病后一周是危险期,有些孩子甚至不怎么烧,因此活动力是重要指标。宝宝病况好转时,仍需留意孩子有否慢性咳,若一旦有久病未愈的症状,仍应随时回儿科检查,以防继发性感染引起严重并发症。其次,满六个月以上的宝宝,每年都有流感疫苗可供注射;而孕妇若注射流感疫苗,也可因疫苗产生的抗体,提供刚出生未满六个月的婴儿达九成保护力喔!
** 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 儿科常见的「细支气管炎」,有60%~80%就是受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RSV)所致,通常自费筛检亦可得知是否确实遭受RSV感染。王医师指出,最常见的就是两岁以下婴幼儿,乃为此症的好发族群。
感染RSV后,婴幼儿的细支气管会遭到病毒攻击而引起严重发炎,症状有:呼吸喘急、久咳多痰、鼻水直流、鼻息有咻咻的喘鸣音,尤其肺部严重附着大量痰液是特征;当宝宝痰太多,应尽可能替宝宝分次拍痰并吸出,但不必抽痰(抽痰只是抽喉咙的痰),而此症的痰液是黏附在细支气管上,故抽痰无多大功用。
RSV无季节性感染,部份婴幼儿则会引起轻度发烧。较严重的,则是由细支气管炎转为肺炎,就必须住院加护病房观察。尤其心肺功能较弱的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幼童,一旦罹患RSV若情况不佳,则恐引起严重呼吸衰竭或有并发其它重症的危险。
一次搞懂!儿科10大常见病毒** 腺病毒 王和顺医师指出,腺病毒型别众多,除呼吸道、肠胃道、中枢神经、泌尿道等症状其实也都可能发生。腺病毒顾名思义,即是对人类腺体、淋巴组织等具强大威胁而得名,该病症潜伏期约5~7天,多侵犯6个月至5岁的宝宝,主要引起扁桃腺化脓、颈部淋巴结肿大及咳嗽、高烧平均1~2周之久、双眼泛红结膜炎,此症约占儿童呼吸道感染5%~20%的感染机率。
其次,采集患者咽部做病毒培养,通常必须2星期以上才有确诊报告,另外可做自费筛检检查。关于腺病毒感染的治疗,目前无特效药,仅能以症状治疗的支持性疗法,并补充足够的水分及适当休息。王医师以临床经验为例说明,如:三~五岁小朋友有无菌性血尿症状,第一个可疑的感染原即是腺病毒。若有血尿亦须尿液培养以排除细菌性感染,并补充足够水分,这样病症才能逐渐改善。
感染腺病毒,通常白血球及发炎指数会偏高,也因此,经常容易被儿科医师错解为细菌性感染;偏偏腺病毒发病后数天,亦容易感染细菌性的病毒,就像流感也可能引起肺炎链球菌入侵,而腺病毒也恐遭受细菌性肺炎的感染。细菌性的感染,通常以抗生素治疗,然而病毒却不是,故婴幼儿一旦感染腺病毒,也是儿科门诊医师极为艰钜的鉴别诊断与治疗任务。
对抗病毒小叮咛 呼吸道四大病毒均以飞沫传染为主要途径。但所谓口沫传染,是指颗粒较大的口沫,而飞沫传染则是指可飞溅较远的悬浮微粒,有时甚至约一公尺远的距离也能因此诱发感染。王和顺医师举例说,当口沫喷到手上再去触摸宝宝,即可能构成很高的传染机率,也因此为何经常宣导小儿防御感染的重要关键是勤洗手。
在公共场合人多拥挤的地方,若空气密闭不流通,如:电影院、公车内、人多的卖场等,往往也是流感及副流感最容易传染的群聚空间。因此,王和顺医师建议,月龄较小的婴幼儿通常是感染症状最难控制的族群,最怕的就是病毒入侵体内引发重症,因此尽可能不在病毒流行期带孩子至上述场所逗留;如非不得已必须至户外走动,至少也应等宝贝六个月至一岁大较妥。
病毒防御小秘诀 勤洗手、戴口罩,小手不揉眼口鼻;
咳嗽喷嚏要掩口,说话保持好距离;
出现症状多休息,不去人多密闭地;
如有疫苗应接种,按时预防注射去。
一次搞懂!儿科10大常见病毒 二、胃肠道篇国泰综合医院儿童感染科主治医师罗巧微表示,病毒性肠胃炎中,轮状病毒与诺罗病毒最为常见,两者又常被称为冬季肠胃炎,以呕吐及腹泻为主要症状。通常在冬季至初春前后,感染案例容易激增。两者虽然都以粪口传染为主要途径,但轮状病毒经飞沫感染引起的案例也不少,且两者在临床症状上多有类似,故想一次弄懂两种病毒的特性,不妨仔细阅读以下罗医师的详解。
** 轮状病毒 & 诺罗病毒 罗巧微医师指出,轮状病毒及诺罗病毒,其临床症状表现均很类似。但轮状病毒的好发年龄,以五岁以下婴幼儿发生机率最高而且症状比较严重,因此对宝宝的健康威胁较大。而大小孩及成人就算感染轮状病毒,症状也相对轻微。轮状病毒感染通常先呕吐后腹泻或水泻,有时也会伴随高烧症状。而且,轮状病毒的病程时间一般都拖延较久,在小小孩有时甚至高达一周以上。
诺罗病毒则不分年龄层,对大人及小孩都可以造成感染,而且通常呕吐症状比较厉害,有时在一天内呕吐10几次也很常见,所幸当后期腹泻症状转趋轻微,则发烧情况通常较低。其次,诺罗发病时程很快,有时两~三天就会好转很多。诺罗病毒以粪口传染为主,可经由人与人直接接触,或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及饮水而得到感染。因此准备食物的人员若本身正处于诺罗病毒感染中,也可以经由带有病毒的食物传染给食用者。病人的呕吐物及排泄物中,皆可发现具有传染力的病毒,因此在帮病人清理时也须特别小心。
罗巧微医师说,诺罗病毒的感染威力,也经常在学校、邮轮、军营、医院、老人养护机构等人口密集区域易发生群聚感染。再者,诺罗病毒的潜伏期很短,从潜伏到发病的时程,有时仅仅12小时~48小时,因此诺罗病毒发病时,往往短时间内就可引起多数人同时发病,所以也必须与食物中毒的情况仔细分辨。
对小小孩而言,细菌性胃肠道感染所引起的腹泻,通常夏季较普遍;而冬季至初春,则以病毒型的感染威胁则较多。另外,上吐下泻虽然是肠胃炎的普遍症状,但是临床上还是要仔细鉴别诊断。细菌性的肠胃炎较常见含有血丝及粘液的粪便,而且腹痛的情况通常比较剧烈,也比较容易造成败血症、肠出血及穿孔的并发症。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到抗生素的治疗。
一次搞懂!儿科10大常见病毒Q&A :急性期,家长怎么做? 感染诺罗病毒时,宝宝可能会呕吐得很厉害。因此,要特别当心宝宝在呕吐时,应避免被呕吐物呛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的情形。尤其当宝宝刚吐完时,可以帮宝宝清洁嘴巴或漱口,但不要立刻喝水。因为这时喝水或进食,反而会让宝宝再将这些东西给吐出来。故通常年纪较小的宝宝若吐得厉害,可先禁食3~4小时观察看看,如果宝宝都没有再吐,就可以喝一点水或吃药。若难以止吐,有时也会考虑使用止吐塞剂(塞 *** )或点滴输液治疗。
其次,若宝宝的呕吐物发现为黄绿色胆汁,腹泻为血便,活力很差不理人,尿量骤减或有抽筋现象时,则务必尽快带宝宝就医,或进一步至医院做影像学方面的检查及紧急治疗。年纪越小的孩子,越要谨慎避免发生脱水,当宝宝更换尿布的次数骤减,哭泣没有眼泪,口唇干燥等,家长最好不要轻忽。
罗巧微医师指出,全球因为轮状病毒死亡的小孩,年平均约为50万人次。大多分布在医疗落后国家,台湾虽几乎无致死病例,但是脱水症状若控制不良,也可能引起急性肾衰竭、昏迷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在预防脱水方面,亦可考虑补充口服电解质液,但若没有脱水情况,则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如:稀饭、吐司、馒头、苹果),等肠胃逐渐康复,方可开始吃一些蛋白质及油质类的食物。
若使用止吐剂,剂量不宜过重;其次,不要使用抑制肠胃蠕动的止泻药,因为病毒在肠胃中,最好仍尽可能排泄干净较妥。由于肠胃道因感染发炎,肠黏膜也必须经由短暂休息才能逐渐修复,故太甜、太油腻、及奶蛋类容易引起胀气的饮食,也会延缓肠胃复原时间。因此,小小孩在这一段时间若必须喝奶,不妨也可改用无乳糖配方的奶粉,让宝宝肠胃道的 *** 减缓,坊间这类奶粉有时名称虽然为止泻奶粉,然实际上并无止泻成份,故家长可放心运用。
诺罗病毒并不能用酒精杀死。因此,家长在帮宝宝换尿布后,一定要彻底的使用肥皂清洗双手,至少搓洗30~40秒以上,避免病株透过不洁的手部令全家人感染,处理宝宝排泄物也要小心包好丢弃,并且尽可能帮孩子利用水洗清洁,溼纸巾则可能容易残留病株。若有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环境,须以含氯漂白水,稀释成5000ppm之后做环境消毒。由于外出至人多拥挤的观光区,会增加宝宝罹病机率,故出门在外也应避免生食、生饮,或与他人共用餐具或食器。
一次搞懂!儿科10大常见病毒 三、中枢神经篇引起宝宝中枢神经感染的常见病毒,包含单纯性疱疹病毒(HSV)、EB病毒、肠病毒及日本脑炎等。在台湾,上述病毒中除日本脑炎病毒外,比较无明显的季节性。顾名思义中枢神经感染,最坏的就是引起脑膜炎、脑炎或留下后遗症。因此,当小宝贝不慎有以下感染情况,妈咪千万别大意!
** 单纯性疱疹病毒( HSV ) 长庚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台北儿童内科主治医师颜盟修医师表示,单纯性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简称HSV),包含EB病毒及肠病毒,均由分泌物(如口水或排泄物)经口沫或皮肤等小范围接触致生感染。
颜医师指出,单纯性疱疹病毒,一年四季均在儿科常见。不过在免疫力正常的小宝宝身上绝大多数的症状都是以口腔及表皮感染,如齿龈炎 (gingivostomatitis) 及蹄冠炎 (whitlow) 为主。HSV病毒又可分为两种类型:HSV-I是口腔型的唇疱疹,HSV-II则为生殖器外的疱疹。假使病毒经由嗅神经或三叉神经跑到脑部,则可以导致脑炎及脑膜炎等中枢神经感染的严重急症。
所幸引起脑炎及脑膜炎的机率不高。但是齿龈炎急性期的症状,却可能导致小宝宝极不舒服。以HSV-I第一型病毒为例,临床上最典型的即是齿龈炎,症状如:发烧长达一周,牙龈红肿疼痛发炎出血,吃不下东西。至于最严重的脑膜脑炎,虽然说机率很低,但如果不慎感染,即便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仍有机会引发致死的风险,而且治愈后也恐留有后遗症。
多数成人均曾感染过至少一次的HSV病毒,感染后病毒会长期潜伏体内,通常复发时仅会在口唇有轻微症状 (口唇疱疹),但当父母逗弄或亲吻孩子,乃至长辈嚼过的食物再喂给宝宝吃,学龄幼儿在同伴与老师玩耍时,均可导致近距离的接触感染,使宝宝发生齿龈炎的感染。
孩子初次感染时,HSV潜伏期约为1~2周,发病的一周内陆续会有发烧、嘴破、牙龈红肿,甚至出血,嘴巴痛到吃不下等症状。一般医师均以支持性的症状治疗为主,症状持续约一周左右通常就会好转,嘴巴疼痛的情况也会逐渐改善,这时宝宝就比较能够吃得下一点东西,复原的情形也会渐有起色。
在中枢神经感染的病毒中,HSV是唯一有抗病毒药物可使用的,然而绝大多数口腔及表皮感染的症状虽持续较久,但最终待病情稳定后仍可自行好转,也不至留有后遗症。然若患者本身具有先天免疫缺损、白血病、化疗患者等,则恐中枢神经感染引起脑炎,则需及早投予抗病毒药物,以减少中枢感染的风险。
一次搞懂!儿科10大常见病毒Q&A:急性期,家长怎么做? 当小宝宝嘴巴很痛,无法进食,怎么办呢?颜医师表示,有一种不含类固醇的口腔消炎喷剂,当宝宝嘴巴破或流血的时候,其实就可以拿来缓解。只要宝宝准备进食前稍微喷一下口腔,待10分钟等药效发挥,宝宝嘴巴不那么地痛,就可以如常进食。至于需要涂抹类固醇的药膏擦在宝宝口角患处吗?医师答说,这类药膏虽有消炎止痛疗效,但若是经常使用,也较容易降低皮肤本身的免疫能力。
若宝宝持续性高烧不退,该怎样缓解症状呢?物理治疗如:温水拭浴(约36℃~40℃之间不会过热为宜),帮宝宝泡温水解热;药物治疗。如:医师开立的退烧糖浆、塞剂,均为良性的缓解方式。四个月以上吃副食品的宝宝,若无法顺利吞咽或进食,则食物应处理得软烂些,并且避免过烫,如:宝宝粥要等凉一些再吃,并谨慎留意宝宝水分及营养摄取是否充足。
若并发严重脑炎,宝宝则恐有高烧不退(39℃以上)、嗜睡、活动力不佳、意识不清、呕吐、脱水等症状发生,这时家长就不能仅依赖一般物理性疗法来缓解这些症状,必须尽快就医或住院治疗。尤其,当宝宝什么都吃不下,也不肯喝水,最容易引起严重脱水,所以当宝宝明显精神变差、尿量骤减,则恐需输液治疗,以免因脱水导致可怕的并发症。
平时家长务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习惯性的去亲吻宝宝或将口中咀嚼过的食物再喂给宝宝吃,尽可能避免大人与小孩共用食器,且养成勤劳洗手的好习惯。另外,当小朋友至幼儿园上学时,也应该尽量叮咛宝宝,时时记得洗手等良好的卫生好习惯,就能够尽量减少HSV病毒的接触感染。
**EB 病毒 颜盟修医师指出,EB(Epstein-Barr virus, 简称EBV)病毒与HSV病毒,同样都属于人类疱疹病毒家族。因此初次感染后,也会潜伏在体内,发病期约达一周,在儿科门诊中也是非常普遍的病毒感染症。其传染的途径也与HSV病毒相仿,均是经由口水、尿液等分泌物近距离接触传染所致,而且其感染力也非常强大。
EB病毒的感染症状,除了高烧可能延续时间较久(1~2周不等)外,还会引起扁桃腺发炎化脓(类似腺病毒也会),并常有严重的鼻塞、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皮浮肿等明显症状。患者如经抽血检查,还会发现血液中带有异型淋巴球(非典型的淋巴球),或是单核球的白血球的类型比例增多,所以又称为传染性单核球症。
同样的,EB病毒引起的高烧症状,多半也在1~2周后高烧的情况才会逐渐缓解,经由个别的症状治疗下,身体也会慢慢的恢复健康。然而,有少部份的患者,则可能发展为重症方式来表现。若严重感染,肝功能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包括: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同时也有可能出现HLH(嗜血症候群)的并发症。
倘若发生嗜血症候群的并发症,除发烧以外,也会出现黄疸、贫血,自体免疫细胞攻击自己体内的血球,并引起血小板低下的困扰。若出现此种并发症,就必须使用化疗药物的介入。所幸,这种机率也非常的低微。
除此之外,在中枢神经方面也可能出现影响,如爱丽丝梦游仙境症候群,亦即产生视物幻觉的现象,也就是宝宝会有看东西忽大忽小的情形,例如:明明是一个小蚂蚁,宝宝却会认为蚂蚁很大、很恐惧或很威胁,此乃为EB病毒所导致轻微脑炎而引起的,不过,只要健康恢复后,这些现象通常会完全恢复。
EB病毒与HSV病毒,其传染途径虽然雷同,但是其发病症状却可以明显区别。像EB病毒感染后,除共同的高烧症状外,EB病毒则有明显扁桃腺发炎化脓及鼻塞等呼吸道的临床症状;然而,HSV病毒则没有呼吸道的相关症状,而是单纯以齿龈炎症状为主。不过,爸妈共同要留意的就是,要谨慎帮宝宝处理高烧、避免脱水,那么病情也就能慢慢稳定并好转的。
其次EB病毒感染后,宝宝也容易有肝脾肿大的症状及危险,这时候脾脏若不慎受到撞击,很容易就会破裂出血。假设脾脏不慎出血,甚至可能有紧急手术治疗的需要。所以,如果不幸受 EB病毒感染,家长在照顾方面,则务必要尽量小心谨慎,避免宝宝的腹部受到挤压与碰撞。
一次搞懂!儿科10大常见病毒** 肠病毒 肠病毒,是由一群性质相似且微小的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所组成的统称,约有60几种型别。肠病毒易有季节性的感染时期,就西方国家来说,典型的肠病毒高峰期约出现在夏秋两季,而台湾因四季较不明显,所以全年都有感染的机会。颜医师表示,去年从10月份起,仍有肠病毒感染陆续出现并延续至冬季。每年约4月至5月份,肠病毒案例即会陆续增加直至8、9月才减少。
肠病毒最初于1920年被发现,最主要的症状并非腹泻;真正会引起腹泻的患者,仅约三成。肠病毒的传染途径,也是透过口水、尿液、粪便将病毒带入体内,而以两大类型表现:1.咽峡炎2.手口足病,亦即口腔及皮肤黏膜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然而肠病毒型别很多,最危险可引起致死的重症,则以肠病毒71型及常见于新生儿重症的克沙奇B型及依科病毒(Echovirus) 最令人害怕。
颜盟修医师指出,克沙奇B型病毒及ECHO病毒,若新生儿受感染,可导致宝宝肝脏坏死,并引起弥漫性凝血,引发败血症致死。至于肠病毒71型,则会经由感染脑干而引发脑炎致死。而且,肠病毒目前并无任何的特效药,虽然目前也有口服治疗药物(pleconaril)的研究,发现用于治疗肠病毒感染可缩短发病期,降低肠病毒并发症机率,但目前终究仍属研究阶段。
肠病毒若以手口足症状表现时,患者手足,包括:手掌、手肘、臀部、膝盖等处皮肤,可能有淡红斑疹的小水泡发生,而口内黏膜、舌头、嘴唇或咽峡深处则有溃疡症状;若单纯以疱疹性咽峡炎表现,则仅在口内溃疡方面有症状。这时宝宝吞咽往往较痛,有不想吃东西、流口水的情况。至于71型的肠病毒,除了口腔及皮肤的表现外,也容易产生中枢神经上的并发症。
颜盟修医师表示,除肠病毒会引起口内溃疡外,单纯性疱疹病毒(HSV)也会引起口内症状。肠病毒一般会引起在口腔内部前后部位均可能发现溃疡;而HSV则主要分布在舌尖至前齿牙龈周边,因此两者发病症状仍有些许不同。此外,小婴儿常见的玫瑰疹,除了会高烧三至四天外,少数宝宝也会在口腔咽部出现小溃疡及破洞(Nagayama spot),故而被误判为肠病毒,通常经发病期各项表征判断,才发现原来是玫瑰疹。
肠病毒的急性期,目前也以症状支持疗法为主。家长最重要的照护,就是要细心避免小宝宝发生脱水现象;由于宝宝口腔咽部有溃疡,食不下咽,连水分亦可能摄取不足,故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样可运用前述所提及的:不含类固醇的口腔消炎喷剂,缓解宝宝喉部不适。此外,饮食除尽可能软烂或流质外,温度也不可太烫,好让宝宝在发病期间,一样可顺利补充水分及营养。
其次,肠病毒的高烧,通常2~3天就会慢慢消褪,并不像HSV或EB病毒高烧那么久;但口内咽部的溃疡及疼痛感,其症状一般会延迟较久,甚至也需要5~6天的时间,喉部疼痛感才会逐渐缓解。颜医师并且提醒,肠病毒发病前一周症状开始出现时,传染性通常较高,因为酒精无法杀死病毒,故家长替宝宝换尿布,或将排泄物处理妥当后,都应勤加洗手,做好约一周左右的隔离防护。
一次搞懂!儿科10大常见病毒** 日本脑炎病毒 日本脑炎病毒是由于三斑家蚊等昆虫叮咬宿主后,病毒随血液输送至人体及脑部而引起脑炎,此种导致脑炎的途径与疱疹性脑炎不太相同。虽然日本脑炎已有疫苗可提供预防,但每年多少都还是会有感染案例。依疾病管制局统计资料,2014年全台仍有18名确定病例。流行的季节则为每年的5~10月。日本脑炎病毒本身在传播过程中,是需要透过动物当宿主来传递的(猪、鸟),因此通常是猪只或鸟感染日本脑炎病毒后,再经由三斑家蚊叮咬传播给人类,也因此就造成人体受到病毒的感染了。
日本脑炎病毒发病之初,通常并没有呼吸道的症状,前趋期反而是以全身型的症状表现,像是发烧、头痛、全身酸痛;当进展到急性期时,会发生典型症状,如:意识昏迷、呕吐,并有肢体无力、抽筋、颈部僵硬等局部性神经学症状,这时也必须紧急送医诊治。因为一旦感染日本脑炎,痊愈时也容易形成宝宝的脑部伤害,或造成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由于台湾地区约有50年的日本脑炎疫苗注射预防历史,所以并不常见。疫苗约从宝宝一岁三个月起便可开始连续注射两剂,一年后再注射第三剂,直到宝宝上小学以前再注射第四剂。也因此,日本脑炎对本国婴幼儿的威胁率可说已是非常低微。
不过以全球性而言,亚洲地区部分国家仍是日本脑炎的盛行地区。因此,国人如果赴日本、东南亚及大陆旅游,威胁性相对就会提高。所以,出国或至乡下地区走动,通常有猪舍、鸡舍等地,病媒蚊比例亦高,故宝宝睡眠时务必加装蚊帐,或外出时防蚊、灭蚊等设备不可轻忽,方能彻底防范日本脑炎的感染威胁。
日本脑炎,顾名思义就是会引起脑炎的疾病。因此,会引发脑炎的类似急症,也包含HSV单纯性疱疹病毒及EB病毒,而日本脑炎病毒也与流感、登革热相似,像是发烧、倦态、全身酸痛等,但紧接着就是引起脑炎,并不会有皮肤黏膜组织的疱疹型态,且被病媒蚊叮咬感染后,病毒的潜伏期最长甚至可至20天左右,才开始陆续发生症状,治疗期间也以症状治疗的方式为主。
小儿电解质液的补充时机 颜盟修医师指出,通常宝宝有电解质不平衡状态时,方才需要给宝宝补充小儿电解质液。若宝宝没有脱水现象,补充小儿电解质液过多,也可能造成宝宝体内的小小负担喔!在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高烧期间,务必也要留意宝宝是否有抽搐或痉挛现象,一旦顺利过了高烧期,也就逐渐远离感染转为重症的威胁罗!
宝宝发烧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宝宝的体质是非常差的,而导致宝宝发烧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因此我们便来了解一下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哪些?宝宝发烧的症状有哪些症状?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哪些
婴儿发烧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病毒感染,还有一部分孩子积食,或者一过性不明原因发热,一般都是对症,高热时用上退热药,在根据具体原因,抗感染治疗。另外,发烧还可以见于细菌感染(脑膜炎、支气管炎和扁桃体发炎)、支原体感染和寄生虫感染(蛔虫病)等。发热的宝定一定要多喝水,找到了发热的原因后,用药针对具体原因用药,选择适合孩子的退热药。孩子发烧后,家长要尽快找出病因,然后对症治疗。在孩子发烧期间要做好精心的护理,时刻监测婴儿的体温变化,适当地给宝宝多喂水,科学的使用物理降温或者服用退烧药。
宝宝发烧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婴儿在发烧的时候,症状会表现为口渴,因为发烧会消耗体内大量的水分,这个时期通常会出现口干舌燥,同时,婴儿还会出现烦躁不安,长时间的发烧,还可导致哭泣的时候眼泪比较少,排尿时尿液比较少。婴儿发烧常见于各种细菌,各种病毒,以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所引起的。体温低于38.5度,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进行退烧。体温高于38.5度,可以服用布洛芬或者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烧。在发烧的时候,一定要多喝温开水,可以起到补充体液的作用,能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宝宝发烧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如果体温超过37.3℃,就说明处于发烧的状态。发烧期间会出现哭闹、烦躁、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嗜睡等不良表现,高热时还会出现抽搐、惊厥的表现。宝宝发烧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大多与感冒有关,如果体温超过38.5℃,可给予一些退热的药物,比如布洛芬。发烧期间要多喝水,促进排尿。
宝宝发烧的好处与坏处
发烧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体温升高时,体内的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机体抗体的产生增多,有利于炎症的恢复。发烧过程就是机体抵抗疾病,增加抗体,增加免疫力的过程,所以说对人体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发烧,会使体内消耗增多,感觉不适,影响休息,小孩容易导致高热惊厥,所以发烧期间一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电解质,注意休息,同时要正确地使用退烧药物,对症治疗。婴幼儿出现了发热的话,发热可以容易引起人体内的能量消耗增加,会出现其他并发症同时也可以起到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可以起到杀灭细菌的效果。一般是要采用抗生素来进行消炎,同时还要增加饮水量,补充人体内的水分,发热期间水分蒸发比较大。
宝宝发烧的时候可以开空调吗
宝宝发烧是可以吹空调的,儿童发热是一种感染症状,多为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在发烧时通过常规的退热处理,如物理降温包括多饮水,泡澡、贴退热贴等。如果室内温度比较高,也可以开风扇和开空调降低室内的温度,这样有利于通过体表进行散热,但是必须注意在使用以上电器时避免宝宝直接对着风吹,有可能会出现受凉感冒情况,特别是在患儿出汗比较多的时候,如果接受冷风吹拂有可能加重感冒发热的症状。因此在发烧时可以开空调,但是要注意避免直接对着风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