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描述骶神经的走向,骶管是骶骨中间的通道,上面是椎管。骶神经在骶管内分为前支及后支,前支从骶前孔穿出,后支从骶后孔穿出。
骶神经前支位于盆腔,参与骶丛神经组成,骶丛神经由腰骶干(腰4神经下部腰5神经合成)、骶1、2、3、4、5骶神经及尾神经前支组成。
骶神经后支上四对相对应的骶后孔穿出,第五骶神经后支自骶管裂孔穿出,或终于多裂肌,或形成臀中皮神经,支配臀部内侧皮肤。
扩展资料
骶骨底前缘突出,称骶骨岬骶骨底上面的卵圆形骨面即第1骶椎体的上面,与第5腰椎椎体的下面形成腰骶关节。底的两侧平滑,名骶翼。
骶骨的两侧上部粗糙,为上3个骶椎横突相愈合所致,该部呈耳郭状,又称耳状面,与髂骨相应的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耳状面下缘的位置多位于第3骶椎中部及下部,但可高至第2骶椎或低至第4骶椎上部。
骶髂关节的高度并不直接与骶骨高度相关,高而长的骶骨,骶髂关节可以短,而低而短的骶骨,骶髂关节可以长。骶骨的侧缘在骶髂关节以下窄薄部分为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附着处。
人体直立时骶骨向前倾斜约45°。骶骨盆面的弯曲度大致均匀一致,但可增大或减小,有的于骶尾骨交界处形成角度或曲度不均匀,盆面的弯曲度与骨盆腔各部的直径大小有关。
(一) 颅骨的区别1. 颅缝:动物的颅骨碎片上的颅缝较平直,常为直线状或小锯齿状。人类颅骨碎片上的颅缝曲折明显,常为波浪状或由不规则的波折曲线构成,在颅缝的附近常见滋养孔。
2. 颅骨断面:动物颅骨的断面,可见内外骨板较厚,板障结构不发达,内外骨板间没有窦状结构,多为骨密质结构或觐见很小的不规则结构骨腔。人类颅骨碎片,内外骨板较薄,内外骨板之间窦状结构发达,可见典型的颅骨板障结构。
3. 颅骨内板:动物颅骨碎片上的骨内板内面光滑致密,很少见到血管即神经的压迹。人类颅骨碎片上常可见到凹陷的条索状的压迹。
有的颅骨残片体积尽管很小,但颅骨残片上保留有人类特有的解剖学结构如鼻骨、上下颌体、齿槽、颏结节、乳突等结构,即可确定颅骨残片属于人类。
(二) 骨盆的区别
1. 耻骨:动物的耻骨结合部大而长,呈片状,起到承担腹腔脏器的作用,相对来说耻骨上下支及闭孔较小。人类的耻骨结合部为骨盆的前壁,体积较小,相对来说耻骨上下支及闭孔较大。
2. 髂骨:动物的髂骨构成了骨盆的上部,是一狭长、粗壮的不规则形的棒状结构,主要起到固定下肢的作用。人类的髂骨构成了骨盆的大部,髂骨的髂翼相对较薄,呈扇形向两侧张开,起到承托腹腔脏器的作用。较薄的片状髂翼是人类特有的骨性特征。
3. 坐骨:动物的坐骨不发达,为后突性骨块,构成了骨盆下部的一部分,无坐骨结节,坐骨大切迹呈平直或弧形。人类的坐骨发达,为一类三角形的骨性结构,可见坐骨下端粗壮的坐骨结节及呈三角形的坐骨大切迹。
4. 骶骨:动物的骶骨上面,腰骶关节面呈横椭圆形,骶椎孔呈扁三角形,骶骨岬前突不明显。骶骨翼相对平直,上下关节突呈钩形,关节面在关节突的内侧。骶骨前面的椎体向盆腔内隆起。骶椎椎体呈长柱状,骶前孔呈椭圆形,椭圆的长轴与椎体平行,耳状面结构不明显。人类的骶骨呈等边三角形,盆腔内骨面较平,下端稍向内弯曲。耳状面结构明显。骶前孔呈横椭圆形。骶骨翼发达外突明显。
(三) 躯干骨的区别
1. 椎骨
(1) 寰椎:动物寰椎前结节较大、较平,呈蝴蝶形,前结节两侧边缘可见横突孔。上关节面向下深深地凹陷呈铲形,侧块不发达呈薄片状,侧块的后面可见横突孔,孔内可见两个开口,分别向前及向椎孔内。前后结节都十分粗壮,下关节面较大,两侧的下关节面彼此相连,与齿突关节面在前结节处相交。椎孔前端呈扁椭圆形,后端呈圆形。人类寰椎为一扁环形,齿突关节面小,椎体相对较小,椎孔相对较大。
(2) 枢椎:动物的枢椎上面管齿突呈铲形,上关节面为不规则形,左右、上下彼此相连,并与前关节面、齿突关节面融为一体。横突孔位于上关节面下侧,开口于椎管内。下关节呈三角形,横突不发达,下关节较垂直,棘突不发达呈扁平状。人类的枢椎齿突呈指状,突出于髁关节面之上,椎体相对较小,椎孔相对较大。
(3) 颈椎:动物的颈椎上面观椎体较小,类圆形,位于中央。颈椎横突前结节十分发达、呈片状,位于椎体前方。横突位于椎体后方外侧横突根部,横突不发达。上关节面位于椎弓后于椎体平行,棘突相对较小,椎孔形态大小与椎体相似,与椎体呈镜像排列。人类颈椎椎体相对较大,椎孔相对较小,横突发达,横突上可见横突孔。棘突较动物颈椎发达。
(4) 胸椎:动物的胸椎上面呈三角形,肋凹位于椎体外侧,横突向前朝向两侧展开,不发达。椎孔为类圆形,上关节突位于椎弓后部外侧紧贴骨面。棘突十分发达,平直向上。人类的胸椎椎体为类三角形,椎孔相对较小,肋凹位于椎体上下缘的外侧面,横突斜向外侧,棘突不发达。
(5) 腰椎:动物腰椎上面观,椎体呈扁蚕豆形,横突较长、平直,起于椎体1/2处。椎孔为扁椭圆形。横突关节面呈长方形,棘突较短。椎体上关节面呈柱状,下关节面呈钩突状翻卷,关节面位于翻卷的内侧面。椎体的上切迹较深,下切迹较浅平。横突扁,高度与椎体后缘平行。人类腰椎体较大,椎体相对较小,横突较短,棘突较长,并向下倾斜。椎骨上下切迹均呈半圆形。
2. 胸骨:动物胸骨位于胸腔下部,起到承托胸腔脏器的作用,因此动物的胸骨提及较大,呈长板片状,胸骨柄呈梭形,胸骨体呈条状、较长,剑突发达呈剑柄状。人类胸骨相对较小,胸骨柄呈类梯形,可见颈静脉切迹及位于颈静脉下切迹两侧的类椭圆形胸锁关节面,胸骨体相对较小,剑突不发达。
3. 肋骨:动物的肋骨较平直,在脊柱端肋小头结构不明显,肋骨体的上下缘肋沟结构不明显。人类肋骨第1、第2、第3肋骨由特别的解剖结构,第4到第8肋骨曲度相对较大,肋小头结构明显,肋骨体有明显的肋沟结构,下位肋骨的肋沟呈片状。
(四) 四肢骨的区别
1. 肩胛骨:动物的肩胛骨为类梯形的片状结构,梯形的顶端为关节孟,关节孟为类圆形,关节面较深,关节缘较厚。肩胛冈为直线形,隆起,下端近脊柱缘处有三角形的片状翻卷。人类的肩胛骨呈三角形,关节孟呈半月形,关节面较小而浅,肩胛冈肩峰端突出于关节孟关节面,并由喙突结构。肩胛骨上缘可见肩胛上切迹。
2. 四肢长骨:动物的四肢长骨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关节面相对较小,关节缘隆起明显,主要功能是使关节的稳定形增加。动物长骨的滋养孔多位于长骨的两端,因此动物的长骨常见有两个滋养孔,长骨的断端可见骨髓腔较小,骨壁相对较厚,而且厚薄不均匀。人类四肢长骨两端的关节面较大,球星关节面的曲度较小,关节面平滑,无隆起及凹陷,滋养孔位于骨干的中部。长骨断端骨干骨壁相对较薄,且厚薄均匀,骨髓腔相对较大,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较规则。
人类长骨两端的关节构造与动物完全不同,尤其是肘、腕、膝、踝等关节的关节面形态,与动物差异极大,如果发现人类特有的关节面,如桡骨小头、尺骨鹰嘴、腓骨小头等关节面,即可确定为人类骨骼。
3. 肢端不规则骨:肢端不规则骨主要包括掌、指骨及足趾骨等。动物的肢端不规则骨的关节面为柱状,关节面上常见平行的隆起或凹陷。人类的关节面为球柱状,关节面相对较大,而且光滑。指、趾的末节骨,奇蹄类动物为圆柱形,偶蹄类动物,如猪等,为立体三角形。人类的指、趾末节骨呈等腰三角形,甲床面相对光滑,指、趾腹面有粗糙的骨性突起。
由于人类腕、踝关节结构及功能的特殊性,构成腕、踝关节的骨都是人类特有的骨骼。
骶尾骨在人体脊柱末端的两块臀大肌的中间,用手可以摸到。
骶骨(sacrum)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分骶骨底、侧部、骶骨尖、盆面和背侧面,呈倒三角形,构成盆腔的后上壁,其下端为骶骨尖,与尾骨相关节,上端宽阔的底与第5腰椎联合形成腰骶角。骶骨盆面凹陷,背侧面后凸,以增加骨盆容量。骶骨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长而窄,女性短而宽,以适应女性分娩的需要。
骶骨底前缘突出,称骶骨岬骶骨底上面的卵圆形骨面即第1骶椎体的上面,与第5腰椎椎体的下面形成腰骶关节。底的两侧平滑,名骶翼。骶骨的两侧上部粗糙,为上3个骶椎横突相愈合所致,该部呈耳郭状,又称耳状面,与髂骨相应的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
耳状面下缘的位置多位于第3骶椎中部及下部,但可高至第2骶椎或低至第4骶椎上部。骶髂关节的高度并不直接与骶骨高度相关,高而长的骶骨,骶髂关节可以短,而低而短的骶骨,骶髂关节可以长。骶骨的侧缘在骶髂关节以下窄薄部分为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附着处。
扩展资料骶骨的高度与骶椎数目有关,由于腰椎或尾椎的移行,骶椎的数目可能增加。如骶骨含有第5腰椎时称腰椎骶化,腰椎骶化可能完全,也可能不完全,通常一侧发育不全,或仅横突融合而腰椎体与棘突仍分离。第1骶椎一般与第5腰椎形成单岬,但可同时与第2骶椎又形成一岬,构成重岬。
骶骨后面上下部,各有一缺损,名腰骶间隙和骶尾间隙,蛛网膜下腔麻醉和骶管阻滞可分别由此两间隙进入。骶尾间隙成“八”形,也称骶管裂孔或骶管裂隙,系由于第5骶椎两侧椎弓未愈合、椎板和棘突未发育所致;
其位置可存在变异,有的在裂孔的尖端有向下伸延的骨片,将裂孔分为左、右两半,或有些小骨片凸向腹侧,裂孔被分隔,或骶管裂孔两侧缘向腹侧生出一些小骨片,互相相连成两个小孔,或骶角不显而几乎无裂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骶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